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探究一直都是教育领域所倡导和关注的教学话题。教学活动的有效构建,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智力发育都有着良好的教育效应。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以扩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习惯为学习的主导思路。在基于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的认知、扩展以及提升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有效性的学习与反思,是当前数学学科致力于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103-02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在关注学生主体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倡导师生互助合作的有效性学习。学生的能动发展和主动探究都是有效学习的产物。有效学习是高效课堂的活动目标,通过课堂活动的落实和进行,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能力,促进反思,推动发展,进而行成切实有效的数学高效课堂。针对小学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探究和思考,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高效自主地进行课堂学习。
  一、课堂激趣,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学习者最好的老师。课堂学习重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生是学习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动态思维的生成与发展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首要条件。学习兴趣是导致学习效果产生发展的直接因素,积极的情绪更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思维细胞,因此课堂的激趣环节是决定学生思维导向和学习质量的有利条件。
  课堂激趣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导课环节的激趣导入;问题探究时的情境再现;知识生成时的画面再现……无论何种形式的激趣都离不开教师的引领指导和学生的主观能动。课堂的激趣,是学生主动获得新知的主要途径,在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的基础上,学生更易于形成积极乐学的精神风貌。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大树有多高》的内容时,在学习新课之前,可以采取质疑问难的话题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数学知识是密不可分的。老师先来考查下你们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呢?学生纷纷交流各自的日常所见后,相机学习成语“立竿见影”的含义。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各抒己见,课堂学习氛围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这时借助教学实验,将教室的灯关闭,在讲台放一个手电筒,在手电筒前固定位置放置高低不同的物体,让同学们仔细观察物体的影子长度,看有什么不同。通过实验,学生们很快就发现,在光源相同位置角度相同的情况下,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高低有直接关系,物体越高其影子越长,从而得出在相同的光源和固定位置,物体的阴影长度和物体的高度成正比例。学生在这种实际的体验和日常的生活对比中,激发出浓厚的兴趣,再经过老师的讲解和对原理的总结,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就更加深刻。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会学
  学习切记盲目随从。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不可死搬硬套,教会学生掌握灵活多变的解题方法和举一反三的解题思路至关重要。知识的学习永无止境,而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才是长远之道。想取鱼,需先学钓鱼方法,这是最简单的学习捷径,也是最为通俗的学习原理。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观念,对其终身学习有着良好的奠基作用。随着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已被得到广泛的重视,只有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恰当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极大地调动学习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时,首先要熟记2π到9π的数值,π常取3.14。经过背记、默写等传统方式进行记忆强化训练,使学生铭记于心,为后面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打好坚实基础。同时要掌握运算的技巧,在竖式乘法计算中,无论π是第一个因数还是第二个因数,在计算式中,根据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原理,把π放在竖式的上面位置,也就是第一个因数位置,再进行列式计算,依据所背诵的2π到9π的数值,计算圆形面积以及周长时,看似此种方法简单、微不足道,却能事半功倍,提高效率。如此,计算速度不仅会大幅提升,而且保证了解题的正确率。
  三、构建体系,让学生善学
  数学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体系学科,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稳固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路径。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深层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只有掌握好扎实的基础,才能一环一环地建构起递进的知识链条,学生才能在系统把握教材和梳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平衡学习内容。善于学习是一种基本能力,更是一种成长智慧。善于学习的学生不仅才思敏捷,而且具有良好的思辨思维,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着自己特立独行的学习方法。
  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离不开习题的练习和巩固。数学知识的学习除了理论性的方法指导外,练习的强化和训练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例如,在六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的复习中,对小学阶段所学的图形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巩固和训练。复习的目的是整合知识,进一步夯实和优化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复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题中,经常需要借助辅助线,把复杂图形采用分解、割补、挖空等方法进行简化处理,变成由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组合而成的图形,运用以前所学面积公式,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大胆的创造性和多样尝试性,往往每个组合图形都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多尝试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去解题,会进一步夯实基础,优化知识结构,扩散思维,从而形成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
  总之,新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学习将开启学生能动发展,教师有力引导的高效课堂的建构模式。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的指导与实践,课堂构建需要师生的相互協作和共同成长才能持续并长远发展。有效的课堂学习模式不仅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为未来社会各个领域储备了所需的新型人才资源。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小学数学教学必备的一条探思之路,需要广大的数学教师为之努力并实践。
  参考文献
  [1]武友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2]胡利华,谢应兵.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新校园,2016,(06):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2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