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实践与措施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许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下缺乏感恩意识。小学阶段学生的三观初步形成,若不及时加强感恩意识的培养工作,会让学生难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校内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可采用情感投入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充分发挥榜样作用等策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关键词:感恩意识;培养;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1-016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1.145
   德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首要地位,而德育中感恩意识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但是我国部分小学生存在着一些思想品德问题,如以自我为中心、冷淡,缺少感恩意识等。因此,学校应当重视感恩教育的意义,相关领导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的方法和策略。
   一、我国小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主要因素
   (一)父母缺乏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现如今许多父母仍然是以分数去评论孩子的表现,只重视孩子在校内的文化成绩,不关心孩子思想道德行为的变化及养成。每当孩子将满意的分数呈现给家长时,家长都会非常高兴并给孩子买许多奖品,有的甚至会承诺若达到多少分数就会给予什么回报,家长不惜任何代价只为了提高孩子的分数,孩子其实是不知道家长的良苦用心。甚至有些孩子还会觉得自己父母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思想已经扎根于孩子的心里,那么在家庭内谈何感恩?
   (二)社会风气影响学生思想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产生影响,学生之间的盲目攀比,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等。
   (三)学校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学校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小学都非常重视智力教育,轻视思想品德教育,未能有效落实上级要求的“德育为先”,这样学生在校园内是很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
   二、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情感投入策略
   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最主要的就是要动之以情,知恩于心,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因此,应当重视情感的投入,若仅仅利用简单的说教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家庭、社会以及教师应当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适当满足他们的要求,尊重关心爱护他们,这样可以建立起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学生才会更加认可他人情感的付出,并且希望对他人对自己的关心作出回报,这样就逐渐产生了感恩的意识。同时长时间在这种环境氛围之下,当感恩意识更加具体之后,学生也会自觉地去做出相应的行为,进而产生感恩行为。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科中关于感恩的资源,通过这些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与情感。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来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活动
   感恩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论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学校中有很多可以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例如:“向国旗敬礼”“为父母洗一次脚”“红色春秋游”等等,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从小事做起,将感恩的培养逐渐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能够力所能及地去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人,让感恩的行为成为常态。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亲情观察,让学生能够发现父母对自己的爱,并将其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中。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角色互换。许多学生不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父母的艰辛,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多少。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与家长进行角色互换,让他们去体会父母在家的工作,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三)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应当有优秀的榜样。所以教师应当将感恩内化到自己的教育理念中去,为学生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体现出自己的感恩意识与行为,以身作则,学生们也会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被影响,进而加强感恩意识。除此之外,家长也应当树立榜样。学生除了在校内,外在时间接触最多的人就是家长,因此家长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事情,去逐渐告诉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感恩,如何去感恩等问题。这样学生在生活中的感恩意识就会逐渐得到增强。除了教师和家长,社会也可以树立感恩的榜样,教师可以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观看此类视频。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是校园德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必须要對此项工作加以重视,将感恩教育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同时,家长、社会与学校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去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参考文献:
  [1]张道明.警惕校本课题研究的“五种缺失”——基于某校“感恩教育实践研究”的观察与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8(4).
  [2]蒋平,阳德华.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缺失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吴林辉.谈在农村小学实施感恩教育的感悟[J].课程教育研究,2018(9).
  作者简介:魏晓霞(1975.10— ),女,汉族,甘肃会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责任编辑 谷会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4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