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战略下景区周边型文旅小镇规划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以秦皇岛市海港区天女小镇为例,在综合分析发展优势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景区周边型文旅小镇发展策略和规划方法,探索出“景区带动特色小镇,辐射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乡村振兴;景区周边型;文旅小镇;发展策略;规划方法
  1  引言
  新时期特色小镇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特色小镇的建设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转型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农村经济实力、促進农民思想意识转变、延续传统文化内涵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农村逐渐从被动接收城市的辐射带动转为主动激发自身的发展动力。
  但我国特色小镇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特色小镇过度房地产化”的现象,许多地方不具备产业基础,盲目“跟风”。如何识别资源特色,立足现状发展优势产业,规划真正的“特色小镇”?借助景区发展优势,文章主要聚焦景区周边型的文旅小镇建设,以秦皇岛市海港区天女小镇为例,探索文旅小镇的发展策略和规划方法,以期对全国景区周边型文旅小镇的发展规划提供经验和借鉴。
  2  景区周边型文旅小镇发展基础
  在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性较强,文旅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类型之一,已然成为了特色小镇的发展主流。景区周边型文旅小镇主要指位于景区内部或周边的特色小镇,这类小镇有天然的近邻景区优势,不仅可以深度挖掘利用本地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主导产业,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景区的资源和客源,同时也对景区功能的完善和环境品质提升有着重要影响。
  2.1  交通基础
  一个成熟的景区首先要具备便捷的交通条件,以确保景区的可达性,满足外来游客的旅游需求,这就为景区周边型文旅小镇提供了先天的交通基础,小镇可在景区提供的交通基础上进行统筹提升,完善交通条件,使小镇交通更加方便快捷顺畅。
  2.2  旅游基础
  景区具有丰富的旅游客源,可以充分带动周边特色小镇的发展,相比其它类型特色小镇,景区周边型文旅小镇可以大大缩短初期积攒人气的过程,利用天然的区位优势充分吸纳景区的过境游客。同时还可以承接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与景区形成互动和补充,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扩大小镇及景区的吸引力。
  3  景区周边型文旅小镇发展策略
  立足现状,在综合分析天女小镇发展优势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遵循上位规划要求,提出以下发展策略。
  3.1  立足现状,明晰产业
  首先,以资源定主题。立足现状优势交通、旅游资源,以村域为载体,结合区域旅游服务设施和美丽乡村建设,确定发展主题定位;其次,以主题定功能。基于主题定位,结合山村资源及旅游休闲业态的需求,进行主体功能策划;再次,以功能定项目。在主体功能的基础上,具体细化为子项目,包括旅游项目、生态保育项目、文化植入项目、休闲引领项目、美丽小镇项目等;最后,以项目定实施。在资金方面多口“筹钱”,一口“花钱”。借助政府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和村自筹资金,集中力量做实施工程。在用地指标方面通过留用地指标落地、预支指标、政府征收、公开出让等政策争取用地指标,保障项目顺利落实。
  3.2  集约发展,生态优先
  规划遵循“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以乡村旅游业发展为引导,原生态、原文化、原生活、原住民与山、石、花、水、树、人协同发展,实现文旅一体、人居生态山水和谐、乡村与景观共生、空间共享和可持续发展。
  3.3  有序控制,健康生长
  作为景区周边型的文旅小镇,发展规模控制尤其重要,无限制的发展会对景区及自然环境造成大量负作用。为避免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促进其健康生长和可持续发展,依照控规模式提出具体控制要求,合理控制发展规模,完善村庄规划体系,保证发展与控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4  多方协调,公众参与
  规划协调多方资料及意见,充分尊重当地村民意愿,推动公众参与从事后参与向全过程参与转变、从专家参与到多角色参与拓展、从程序参与到内容参与延伸,保证了公众参与的全面性、主动性和深入性。
  4  景区周边型文旅小镇规划方法
  基于以上小镇发展策略,因地制宜地提出以下具体规划方法。
  4.1  特色产业造血,激活村庄发展动力
  综合天女小镇优势发展条件,结合上位规划和发展需求进行产业选择,立足京津冀旅游市场,以大景区旅游为主导产业,以乡村酒店、林果采摘等为辅助产业,激活小镇发展内生动力,将其打造成为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运动康养、野外拓展、教育培训、生态旅居等多种功能复合的精品旅游体验目的地。
  4.2  多元功能设计,统一谋划分区布局
  结合原生态山水格局,充分挖掘资源优势,转化为空间环境特色,形成“一轴、一带、五片、多节点”的规划结构。
  在此基础上引入生态康养、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新业态,进行多元功能设计,重点打造生态换乘、迎宾水系与花海、接待中心、田园体验、冰雪接待、主题酒店、新村居住等功能板块,形成景区带动特色小镇,辐射美丽乡村的总体布局。
  4.3  构筑路网系统,科学引导交通流线
  梳理交通流线,形成由对外道路、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宅间路、游览线路、步行线路组成的完整的路网系统。同时,近远期相结合,在小镇南部规划停车场,近期用作公交首末站临时场站。预留远期停车场地,设置容纳2条公交线路的公交场站,满足停车和公共交通需求。
  4.4  完善公共设施,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增加公共建筑类型,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满足村民和游客的生活游览需求,并为村民带来新的就业岗位,提升整体区域的商业和景观价值。结合实际需要,重点增加小镇商业服务、休闲娱乐、旅游接待等类型公共建筑,完善区域给水工程规划、消防给水规划、雨水工程规划等八项市政专项规划,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4.5  整合环境资源,彰显特色景观风貌
  采用“点、线、面”相互交织的方式,构建完整、系统又各具特色的景观结构体系。以河流为主要景观轴线,滨河分布生态停车换乘广场景观区、迎宾水系迎宾花海景观区、接待中心景观区、特色商业景观区、民俗体验景观区、田园体验景观区、主题酒店及木屋景观区、新村建设区八大特色景观区,并设多个景观节点,彰显特色的景观风貌。
  4.6  延续村庄文脉,空间重塑激发活力
  为减少小镇运营与村民生活的相互干扰,在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基础上,将村庄集体搬迁至原村以东、石河支流以北的区域,以自然生态、简约乡土、舒适实用的设计理念建设美丽乡村,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同时,新村选址搬迁后,并未对原村进行拆除,而是对空间进行重塑,通过建筑加固维护、院落空间梳理的方式留住村民记忆,延续老村文脉,此外注入新业态使空间功能再生,使老村成为区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焕发新的生机。
  4.7  加强用地控制,促进村庄有序发展
  绘制小镇地块图则,提出用地指标控制、风貌控制、建筑控制及其他控制要求,严格控制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各项指标,引导村庄和小镇健康有序发展。
  5  结语
  作为代表性的景区周边型文旅小镇,天女小镇立足现状,充分利用自身发展优势,探索出“景区带动特色小镇,辐射美丽乡村”的新的发展模式,提升了秦皇岛北部山区的旅游活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示范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6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