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以往的中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见一般。学生提不起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极大的影响了教师对中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教育改革事业的推动下,中学数学教学也在开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主动学习 中学数学 教育改革 有效途径
  很多学生在面对地理、生物和语文等比较简单、系统的学科就显得很有兴趣,而在面对数学、英语等学习障碍较大的学科时就会显得兴致缺乏主动性,这也就是常说的非认知学习和认知学习。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充满热情和积极性的,他们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且思维敏捷,对他们而言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反之,一個对数学缺乏兴趣的学生就会无效而被动的学习。所以,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时要从多方面去进行。[1]
  一、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指出:对数学产生难懂、枯燥、神秘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所学内容与实际相脱轨。数学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要学会将数学应用于生活,教师更要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际生活背景为基准,实现生活感性知识和书本抽象理论的统一,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将抽象的中学数学转化为贴近生活的、易懂的、生动的有趣的事物,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分析甚至是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有更加深刻的感悟,继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2]
  由于数学课本上的内容有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充分引用生活中的素材。例如,让学生留心关注生活中的建筑物多是什么形状的,并结合这些生活中的建筑物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图形之间的联系和验算;又或者是将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设置为课内问题,如买卖股票问题、最佳决策问题、物价涨跌问题以及银行储蓄利率问题等,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引用到生活中来。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爱上数学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了课堂的教学氛围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帮助教师营造活泼、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体验。实践证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教学。相反,恶劣的师生关系则更容易让学生和教师处在对立的一面,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无法被对方接受和容纳,无法构建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没有一致的思想和共鸣是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无法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和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够有效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此外,学习氛围也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因素。在轻松、活跃的外界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参与心理是很容易建立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以一个平等、民主的态度来和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用情感来教化学生。教师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要尽可能的让学生感到可信、可亲,要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
  最后,在平时的教学和相处中,教师也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要站在朋友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对你有友好感和信任感。教师的情感能够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逐渐喜欢所教授的学科,通过不断的激励和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就逐渐提升了。
  三、应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思源于疑,学起于思。”学习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平衡教师的“讲”与学生的“思”之间的关系。尽量在学生的求知心理和教学内容之间找出一些共通点,提出一些富有挑战的、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突出重点。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和每一个学生都进行问答式提问,也不可能将每一个内容都当成是细节来展开。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将教学内容的关键点找出来,问在最值得问、最重要的点上,从而实现攻克难点、突出重点的目的。反之,如果提出了一个与课堂无关甚至毫无营养的问题则有可能导致学生思想的偏移,无法引导学生正确的去思考,更谈不上有的放矢的去学习;此外,教师的提问要尽可能针对学生容易疏漏、认识模糊的地方,设计具有认知性和突破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辨证的、全面的、灵活的认知结构。二就是教师的提问要有递进性。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就像盖房子,牢固的地基能够让学生的楼盖的更加稳固。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提问时,要紧扣课本的关键点、难点和重点,从而的思维认知规律和教材的逻辑顺序以及内在联系出发,由易到难、由浅及深、层层递进。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思考困难度很高的问题则很有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是所有教师所不乐见的。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一个大点分解出一系列小点,形成一个具有适当思维容量、能够体现教学思路、指向明确的问题链,而学生也能够条理清晰的去思考。最后,提问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数学是一门灵活性极高的学科,它的很多公式和定理都能够套用在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师可以应用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并激发他们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提升教学成效。
  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学时期的学生而言,学习兴趣、学科成绩、学习优劣以及和授课教师的关系都是影响他们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原因。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尽可能的将学生的学习认知从抽象思维中延伸出来,应用生活化的教学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认知障碍,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敏雪.数学教学目标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2]肖薛.中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17-118.
  [3]黄小华.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情感培养优化方法的策略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7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