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课型模式,开展小学语文主题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展开主题阅读的时候,若创新课型模式,则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略读导引课能让学生对作品有整体感知,以文代文课能让学生迁移应用,海读拓展课能让学生拓展视野,读写联动课能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这些创新的课型模式能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型模式;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指的是用某一个主题作为引领,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大量的文本,进而促使学生提升阅读量,获得对于主题新的认知和理解。在主题阅读的帮助下,学生的阅读方式得到了提升,这样的阅读方式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值得思考的是,主题阅读课程的形式却显得比较单一,主要是让学生拓展阅读,然后展开比较分析。这样单一的教学形式让不少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拓展主题阅读课型模式,让学生在更为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一、略读导引课,整体感知
  略读导引课是主题阅读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学生开始阅读前,笔者先用导入性的语言促使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这样能让学生对单元阅读产生期待和兴奋的感觉。学生在整体阅读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带着积极主动的态度展开阅读。在导引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整组课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其次要引导学生感知该主题,为主题深化做好准备,最后还要指导学生怎样抓住重点,了解学习目标。
  例如,在指导六年级下册第6课《北京的春节》、第7课《藏戏》、第8课《各具特色的民居》等作品时,笔者采用了略读导引课的形式,组织学生展开“民族风情”主题阅读活动。在学生开始阅读前,首先用语言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节日、服饰、建筑、戏曲等有所不同。你想不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吧。”这样的导引性话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后笔者又提出了若干问题,让学生明白阅读的主题是什么,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大家在阅读后尝试说说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若你想要写一篇介绍风土人情的作品,你要怎样入手展開写作,从哪些角度入手,才能写得更清晰明了、更吸引读者呢?”这样的问题给了学生一定的引导,让学生找到了阅读的方向。
  在略读导引课中,笔者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共同学习的氛围,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能更自主地寻找同主题的文章,并展开整体感知。通过大量浏览同主题的作品,学生对该主题的内容有了新的发现,笔者还常常鼓励学生展现自己整体感知的成果。
  二、以文代文课,迁移应用
  以文代文课指的是在主题阅读中重点见解其中的一篇文章,将这篇文章读透,这样在阅读同主题的作品时就能举一反三,展开迁移和运用。这种课型体现了大语文的观点,让学生能更好地展开能力迁移。笔者组织学生在主题阅读时先回顾一下精读中掌握的学法,然后再抽象出具体的阅读方法展开自主阅读,并在小组讨论中展开分享和交流,这样就促使学生提高了迁移运用的能力。
  笔者设计了以文代文课,以六年级上册第17课《少年闰土》为例组织学生展开精读,让学生了解作品怎样展现人物形象。此后又组织学生展开扩展阅读,尝试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其他的作品,并进行比较和思考,说说同样是写人的作品,其写作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先针对《少年闰土》一文展开精读,笔者引导学生总结这篇文章从哪些角度入手写闰土,此后又鼓励学生进行总结和抽象。有学生总结提出:“若要让人物描写更为鲜明生动,就要从语言、心理活动、行为、肖像等方面入手,更真实地展现人物形象,要写出该人物的特点是什么。”笔者又鼓励学生思考:“除了正面描写以外,是否有一些侧面烘托的方法呢?”学生认识到:“通过描写其他人物对主要人物的态度也能展现出该人物的特点,另外,环境描写等也能起到侧面烘托的效果。”在精读后,笔者组织学生运用自己抽象出的阅读方法分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其他的作品,展开迁移运用。
  在以文代文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一篇文章带动了对于其他几篇文章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逐步学会总结方法和规律,并自主在阅读其他作品的时候运用类似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就能得到显著提高。
  三、海读拓展课,开阔视野
  海读拓展课给学生构筑了更为自由的学习时空。笔者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主题,然后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搜索,尝试在海量扩展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情感,体会到该主题的内容,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为了让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得到提高,笔者指导学生掌握批注阅读的方式,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中找到重点,并有助于总结升华。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第20课《景阳冈》、第21课《猴王出世》都是节选自古典名著的作品,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海读拓展课组织学生拓展阅读,尝试品读四大名著中的其他篇目,促使学生对古典名著有更多的认识。在学生展开拓展阅读前,笔者先指导学生掌握批注阅读的方法。学生遇到了自己喜欢的词句、不理解的地方、关键的信息等都要用不同的符号将其标注出来,这样就能在再次阅读的时候找到阅读的关键点。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将自己阅读时产生的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说说自己的困惑、分析等内容。在海读拓展课中,学生的阅读视野得以拓展,并通过标注的方式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增加了自主阅读的兴趣。
  在海读拓展课中,学生主要通过浏览、默读的方式展开阅读,同时还要适当采用自主批注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体会到了单元的主题,对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样的阅读课程有助于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更积极地展开阅读、思考、议论,参与性很强。
  四、读写联动课,学以致用
  读写联动课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让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笔者常常组织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聚焦文章的段落,回忆作品的写作方法,然后尝试展开模仿创作,最后展开互动交流,说说自己的创作成果,看看谁创作的作品最好。这种学习方法有学以致用的作用,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综合提升。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7课《祖父的园子》、第8课《童年的发现》等都是童趣盎然的文章,笔者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展开“童年的趣事”这个主题的阅读活动。学生首先通过阅读例文了解怎样才能将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写得妙趣横生。学生提出:“《童年的发现》里的对话十分有童趣,显得很有跳跃性,作者用这种方式展现出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还有学生提出:“在《童年的发现》里写了梦中的情境,这也是儿童想象力的体现。”此后笔者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创作的活动,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儿时是否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然后尝试仿造课文的写法展开创作,着重写出童趣。有学生写了自己得知牙膏皮能当废品卖,结果就将整整一支牙膏都挤了出来,然后将牙膏皮交给妈妈邀功。这个小故事展现了儿童的天真和单纯。
  在读写联动课中,能解决学生写作缺乏主题不知道该采用哪些写作方法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写作就有了思路和抓手。学生能在写作中回顾文章的表达方式,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活动中,笔者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课程模式,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这样缤纷多彩的阅读课堂中,学生参与主题阅读的兴趣得到了提升,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阅读中。
  参考文献:
  [1]洪忠趣.读出精彩 读出收获——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尝试[J].新教师,2017(5):25-26.
  [2]王美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以单篇课文主题阅读为例的考察[J].名师在线,2017(23):57-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9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