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代社会对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较高,核心素养的高低已经成了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评判标准。体育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学主要以体育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为学习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求,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时代所需。只有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方可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基于此,本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42-01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核心素养也是体育教学转变的内容之一。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高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度。
  一、初中学生及其体育核心素养的基本概述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情感变化,进而带来许多不良行为,影响着学生立足于学习的健康发展。初中学生很容易出现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或者呈现出懒惰、自卑、内向、孤僻等心理状态,缺乏可以为之奋斗的学习目标,容易在学习生活中出现迷茫的情绪。这也就使得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师必须要予以重视的教育工作,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教学手段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对于体育学科而言,体育核心素养既包括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健康行为及体育能力,又包括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健康心理及优秀品德。在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培养学生适应其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键能力及必须具备的品格素养。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1.打好身体基础。
  学校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设立,每年都有许多学子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不同的职业,其贡献有大有小,但都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了社会之中。然而,有的学生在校时成绩很好,进入社会后却没有平时学习差的学生工作能力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身体质条件差,缺乏强健的身体做保障。因此,学校要充分意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健康锻炼的重要性,让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强身健体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为以后工作打下有力的身体基础。
  2.塑造综合型人才。
  体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具有其自身特有的育人价值。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渗入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压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敢于挑战、勇于探索,并将这种精神应用于其他文化课的学习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抗压能力等。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塑造综合型的社会人才。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1.加强品德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渗透在许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体育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需做好体育课堂组织工作,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同时让学生感觉到体育课堂的自由与生动性,使其既可以认真对待体育课堂教学,又可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可以通过集体体验式的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培养其合作学习的良好能力,并且促使学生坚定自身的品德意志,包括顽强、机智、乐观以及勇敢等等精神品质。最后,教师可通过体育游戏来适当缓解学生体育运动的疲劳,并使其充分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使其逐渐爱上体育,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
  2.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及健康安全意识。
  在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及健康安全意识,为学生自主改善其健康状况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健康的体育锻炼方法,使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健康的成长,进而自主地形成健康锻炼的行为习惯。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正式运动之前做好热身活动,使其形成正确的准备活动习惯。因此,体育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展开十分钟不同的热身体育活动,比如拉伸运动、俯卧撑等等,让学生可以为接下来的体育锻炼做好准备。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比如篮球教学中,教师可在教导学生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组织比赛活动,增强其体育锻炼。而在活动开始前,教师需为学生普及健康安全知识,培养其良好的健康安全意识。如教师可为学生讲述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指甲掰裂、崴脚或者手指挫伤等不安全问题,并为其讲述预防伤病的健康知识,强化其安全意识。此外,教师需培养学生养成业余时间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可引导学生在业余时间积极组织体育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培养其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3.重视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学生自身的长期坚持,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至关重要,而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基本运动能力、专项运动能力、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等几个方面抓起。同时,在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注意2个问题:一是清楚认识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专项能力和运动习惯,以便确保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二是构建家校联动机制,即学校授课的同时,家长也要关心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只有学校和家庭做好配合工作,才能全方位促进学生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迅速养成。一旦学生有了自主参与体育训练的良好习惯,其就会自觉地参与体育课上的一切活动项目,甚至不畏困难和挑战,乐在其中。这样,学生的身体素质会不断提升,同时在长期的运动过程中学生也能探索自主锻炼的科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运动技术的传授,而且还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现阶段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不断的创新教学理念,采取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强化对学生体育道德与体育意识的培养,将健康意识渗透到教学的各环节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郭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1):69+71.
  [2]林永暖.试论利用初中体育社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与策略[J].教育观察,2017,6(20):20-21.
  [3]徐刚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7(04):87-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2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