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表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是艺术家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欣赏美术作品离不开美术鉴赏,“鉴”是基础,“赏”是目的,“鉴”为“赏”服务。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传达出不同的意图和情感。具象、意象和抽象艺术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该文结合一些作品谈论艺术表现形式的区别、联系及语言特点。
  【关键词】美术作品;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自身精神文化的建构,人们走进博物馆、画展,购买艺术书籍、画册,通过学习绘画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紧跟时代步伐,成为新时期的文化人。“鉴”是指要了解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语言形式等呈现在画面中的部分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蘊藏在作品背后的相关知识。“赏”是指欣赏,即鉴赏者把自己通过鉴赏获得的感受、体验,与个人经验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审美判断和评价。由此可知,美术鉴赏就是人们通过视觉感知、经验和知识储备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判断、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的过程。在美术鉴赏中,“鉴”是手段、基础,“赏”是目的,“鉴”为“赏”服务。美术作品门类众多,人们根据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书法和篆刻、建筑艺术、设计工艺、摄影等六大类。依据美术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划分了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的具象艺术、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意向艺术和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的抽象艺术。在不同的美术作品中,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传达出不同的意图和情感。
  1具象艺术的艺术语言
  具象艺术的目的在于真实地再现客观现实。简单来说,具象艺术是写实的艺术,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把对象表现得像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真实。视觉真实性是具象艺术的首要特点。具象艺术虽然真实,但并非原封不动地描摹我们所看到的对象的样子,而是艺术家利用美术语言,按照艺术的需要和美的法则,对现实生活进行概括的艺术处理。所以,欣赏具象艺术作品不能单从表面看现象。以两幅作品为例,曾鲸的中国画《王时敏像》描绘的是一个书生气息浓厚的读书人形象;而委拉斯开兹的油画《教皇英诺森十世》则描绘了阴森、狡猾的教皇形象。因此,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是具象艺术的第二个特点。具象艺术通过创作典型的艺术形象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由于具象艺术具有客观真实性和典型性,在大多数具象作品中,我们可以像读小说一样从中读出具有情节的故事。所以,具象艺术的第三个特点就是记录性,即具象艺术往往蕴含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可以用文字语言讲述或描述。很多具象艺术通过这样的故事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2意象艺术的艺术语言
  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语言方式不同。意象艺术不以纯粹的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主要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感受、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因此,艺术家常常采用变形、夸张、重组等艺术手法。意象艺术是一种介于具象艺术与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艺术,同时具有两种艺术的特点。“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中国书画大师齐白石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他追求物象之外的神韵,不拘于原物的形象,以“不似之似”表达所画事物的内在本质。齐白石在晚年施行“衰年变法”,创立红花墨叶一派,成功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语言。《虾》是其晚年作品,寥寥数笔便把虾的形态和特征表现得生动传神,加上其独具个性与功力的书法、奇崛飘逸的金石印章,使画面相得益彰,可谓“笔愈简而气愈壮”。
  3抽象艺术的艺术语言
  抽象艺术的发展时间较短,直到20世纪才宣告形成一种独立的美术类型。说到抽象艺术,不得不提两位著名的抽象艺术家,一位是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其作品大多以直线、几何形构成,给人以冷静和理性的感觉,故人们称其作品为“冷抽象”;另一位是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他的作品主要由曲线、自由形构成,给人感受性较强,笔势较明显,故人们称其作品为“热抽象”。要想了解抽象艺术的演变过程,可以借鉴蒙德里安的一组作品《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分析。《开花的苹果树》由《红树》和《灰树》一步步简化而成,通过作品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到抽象艺术源于艺术家的思考和总结,最终以一种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油画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中,画家运用纵横交错的水平线与竖直线构图,传达了百老汇街道纵横交错的感觉,用点状的密集色块表现了爵士乐欢快、轻松的节奏,用鲜明的色彩对比传达了百老汇灯红酒绿的感觉。抽象艺术作品是由点、线、面、色这些造型元素进行巧妙组合的产物。
  4结语
  不同的美术作品,不论是作品的绘画形式还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艺术家运用了不同的艺术语言表达不同的艺术思想和创作意图。美术所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不论是具象的、意象的还是抽象的艺术,都是中外美术史上的艺术形式,表达出不同的艺术美感。美术作品表达了人们不同的精神,从而给人不同的审美享受和体验,拥有无可替代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5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