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厚书读薄,减负增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把厚书读薄,再把薄书读厚”,意思是要把“厚书”中的精华部分汲取出来,变成“薄书”,再把浓缩为精华的“薄书”之中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变成“厚书”。作为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如何将“厚书”读“薄”,掌握书中的精华要义,又要教会他们将“薄书”变“厚”,学会知识的拓展延伸。那么笔者将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为例,浅谈如何将“厚书”读“薄”。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的各个章节是直接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以某一案例为主线,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某些研究方法或原理隐含其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学完地理的三本必修之后,对必修3的学习内容记忆最模糊,甚至不知道必修3到底讲了什么。因此,笔者认为必修3这种案例式的内容呈现,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扰。因此在必修3的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将厚书读薄,将看似杂乱的案例提炼出精华的部分,提高教学效率,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减负增效。
首先,梳理知识线条,掌握基本框架。
将一本厚书读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能够对这本书的内容了如指掌,知道它的基本构架。由于地理必修3的每一节基本上都是以案例形式呈现的,所以内容看似非常复杂繁多,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帮助学生理清基本线条,那么学生的学习负担会很重,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如必修3的5.1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本上呈现的内容有五页,从表面看其内容非常繁多。如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把握住这一节的基本线条,学完之后肯定印象不深刻。长此下去,学生会觉得学习的内容很多,但似乎什么也没学到。
实际上,认真研读课本之后会发现,这节内容就讲述了三个问题:一是“是什么”——简单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概况;二是“为什么”——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三是“怎么样”——西气东输工程的影响。一节原本有五页的内容,用三句话就概括了。因此,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将课本内容化繁为简,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能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整体思维。
简化是帮助学生学习减负的第一步,是为了给学生的记忆减负,但如何能让记忆更长久、更高效?当然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理解,而不是机械式记忆。这种理解主要是指能明白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能够构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整体性地认识。也就是当提到某一知识点时,头脑中就能够联想到与它有关的其它知识,让记忆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种效果。
如对于必修3中2.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的学习,我们首先要明确荒漠化的概念,也就是是什么的问题。只有知道了什么是荒漠化,才好着手分析原因。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通常与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可以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西北荒漠化也不例外。找到了荒漠化的原因,那么其防治措施就是“对症下药”了。
例如课本上明确提到:“调查表明,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西北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因此在防治与治理措施中,主要是防止或扭转一些不合理的人類活动。”因此在理解和记忆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将原因和措施一一对应,这样,学生在记忆荒漠化防治对策和措施时,才不会觉得杂乱无章、毫无头绪。
最后,提炼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迁移能力。
必修3的每一节都是通过一个案例来阐述一个问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从现在全国使用的四个版本的教材来看,各类教材所使用的案例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是某一本教材中的某一个专题,其呈现方式是一个主导案例,同时配有有若干个小案例。
如3.2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课本上是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为主导案例,但也还有灌溉农业对墨累—达令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红水河的梯级开发这些小案例,案例本身不是重点,这节的重点是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因此,在通过这些案例的学习之后,要求学生不仅要能掌握流域开发的相关知识与原理,还要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其它河流上,也就是类似的研究问题,但换一个地区,换一条河流,也要能解决相应的问题。
案例教学,就不能只是专注于某一案例本身,而是最终要通过这个案例,提炼出基本原理,掌握这种问题的相关分析方法,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从而突破课标的要求,这也是我们引导学生“将厚书读薄”的最终目的。
目前,高中生学习内容多、压力大。仅以地理这一门学科为例,高中阶段要学习3本必修、2—3本选修,甚至还要复习初中阶段的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但如果在每次教学中,都能试着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线条,构建知识体系,提炼基本原理,将“厚书”变“薄”,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能提升教学效果,达到双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41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