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当前“减负增效”的教育背景下,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努力构建“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的育人新模式,已成为我国教育系统一项重要工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减负”,做到“减负”“增效”两不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则是我国教改的侧重点。但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仍存在“注入式”“填鸭式”“多讲多练式”的课堂教学方法,“高消耗”“低效率”,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那么,如何改变这些现状,真正做到“减负增效”。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深入钻研教材,了解研究学生,做到“精讲”“精练”,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从而达到既“减负”又“增效”的目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策略探讨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还有很多学校、很多家长额外地给学生增加了许多课业的负担,使我们的课堂没有了气氛,学生的脸上没有了笑容,他们只是背着沉重的书包。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意在提高全民素质,努力构建“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的育人模式,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目前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的现象。课堂教学语言重复、杂乱,内容面面俱到,仍存在“注入式”等教学,课后布置大量重复的作业,使学生没有了思考的空间,没有了想象的翅膀。在这样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没有个性,没有创新能力,如同机器人一般只会重复一样的动作。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减负”,做到“减负”“增效”两不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归纳如下。
  一、深入钻研教材
  教学离不开教材,就像鱼儿离不开水。教材是教学的根,没有了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失去了方向。因此,在授课之前,教师必须要深入钻研教材,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才知道授什么,怎么授。例如,教学《捞铁牛》这篇文章前,教师必须要知道这是一篇涉及科学知识的历史故事。教学时,不是只讲故事,而是既要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内容,又要明白故事中包含的科学知识。为了让学生明白捞铁牛中的科学道理,教学时可以通过小实验,让学生明白怀丙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从而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除此之外,课前,教师还要了解作者成文的思路,领会作者独特的匠心,使自己与作者的情感共鸣,领悟文章的主题。只有做到了这点,教师在讲课时,才能抓住文章的重点,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将主题思想渗透给学生,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对怀丙和尚的崇尚之情。教师对文章的字、词、句、段、篇钻研得越透,重点难点就会抓得越准,教学方法就会越灵活,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浓,教学效果就越好。教师对文章领悟得越透,授课时才会得心应手。例如,《开国大典》一文,这是一篇新闻特写,它记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典礼盛况,表达的是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炽热情感。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抓住了重点难点,教学时就取得了主动权,有侧重地进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学生听起来明白,学起来也轻松。
  二、了解研究学生
  当然,有时教师深入钻研了教材,也不一定就能上好课。要想在四十分钟内取得高效率,除了吃透教材,还要认真研究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学情。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性格不同,兴趣不同,知识基础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课堂教学。例如,教师要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了解评估,摸清学生的性格、学习情况。笔者在教授课程前,会与学生之前的教师进行一系列的了解,积极交流教育心得。此外,通过班会、课程的小游戏等活动观察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从中与学生建立联系,让学生信任教师,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从而更加了解每一名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课程,既要让成绩好的学生知识得到进一步拓展,又要让成绩稍落后的学生学有价值感,让学生们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学得开心,也学有成效。
  然而,有些教师很深入去钻研教材,却没有去研究学生,在教学时滔滔不绝,以为自己理解了学生也理解。在检查测验时才知道收效甚微,这就是高消耗低效率的现象。因此,要想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三、做到精讲精练
  1.精讲,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教师的讲,但是,讲必须精讲。怎样才算是精讲呢?精讲是指教师通过精炼简洁的语言把文章的重、难点讲明白,是提纲挈领,是有条不紊,是重点突出,而不是漫无边际地讲。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听得也厌烦,孩子们也想讲,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他们还想在沉闷的课堂里来一个有趣味的游戏啊!可是,有些教师喜欢包揽四十分钟的课堂,被包办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因此,要想讲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必须要精讲。
  例如,在讲授《再见了,亲人》这篇文章时,笔者抓住课题的“亲人”两字来贯穿全文,让学生了解文章(下转第17版)(上接第16版)的主题,亲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但是文中讲的是中国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的故事,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为什么说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呢?这一点学生很难理解,教学时就要抓住这一难点,让学生理解他们的情谊是在战场上用鲜血凝成的,是生死与共的情谊,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比亲人还要亲。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文中所说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含义,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这篇文章的难点是让学生了解作者如何表达中心思想,为了表达中心思想,课文重点写了三个人物,大娘、小金花、大嫂子,作者通過讲述三个人物的感人事迹来表达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抓住这一点,就自然而然地突破了难点。对于如何突出重点,笔者采用了如下做法:理解文章层次结构,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让学生自行处理个别段落。教师讲授大娘的事迹,然后让学生分析小金花、大嫂子的事迹。因为后两段与前一段的行文结构相似,可以给学生提示,让学生根据提示自行处理层次结构,理解内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除了教会学生理清文章结构,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处理文章内容的层次。例如,大娘的两件事例都很感人,她在紧急关头选择了把志愿军伤员背进了防空洞,丢下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小外孙这件事更催人泪下。所以,在教学时,应该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理解大娘丢下小外孙而去救护志愿军伤员这一层,这一层更能体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一主题。抓住了这一点,更能激发孩子们的爱憎情感。   2.在做到精讲的同时,要进行精练。练,是为了把刚学到的知识加深巩固,更是为了触类旁通、知识的拓展。但是,练并不是杂乱无章、漫无目的的练,而是要精练。怎样才能做到精练呢?首先,笔者认为课外作业可以有,但是要适量,要有个尺度,要根据授课内容要求,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布置适量的作业。例如,六年级上册的《刺猬汉斯》,这是一篇童话,讲授时,除了让学生理解主人公汉斯坚毅、勤劳、淳朴、善良的品德,明白做人的道理外,主要引导学生对童话中人物进行评价,其他的都可以大胆舍弃。我们要知道无所失,就无所得。课堂上的面面俱到,反而令课堂内容无重点,收益不大。其次,我们在教学时还要强化课后练习题,笔者认为课后练习题都是根据文章内容的重、难点设计,应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完成课后练习题。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适量的课外作业。例如,《鲸》一文,除了完成课后练习题,还可以根据学生较少机会观察动物的弱点,放映一些小动物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说说,甚至动笔写写,为后面练笔做准备。还可以布置学生周末让家长带他们去动物园看看动物。这样,学生对动物的了解更直观,更深刻。总之,讲,要精讲;练,要精练。这样,既能减轻学生过多的负担,又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得快乐。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达到减负目的
  1.运用多媒体,加大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果。现在教学条件越来越好,硬件也跟上了。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让现代化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让学生愉快地学,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才记得牢,才有所得。例如,教学《小公鸡和小鸭子》一文时,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先放映《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动画片,让他们看完后讲一讲。学生看完后竟然都抢着回答。实践证明,看实物比语言描述得更深刻。所以,在教学中,直接运用实物模型、录像、投影等多媒体教学比语言更省时,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的全面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也舒心。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例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笔者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精神。
  3.运用多媒体进行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比如,讲授新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些有趣的动画,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让学生去看、去做,辅助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達到“减负”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减负增效”,就要深入地钻研教材,全面了解研究学生,做到精讲精练,充分利用多媒体,从而达到既减负又增效的目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元元.浅析提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98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