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的建筑图学混合教学模式探讨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传统建筑图学教学模式问题已然不适合手机时代的教学发展要求。本文总结了SPOC混合教学发展和现状,分析了智能终端的快速、普遍发展而产生的碎片化移动学习的必然趋势。根据目前教学改革的政策和建筑图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問题,从教学模式设计、平台建设、教学评价几个方面,探讨基于SPOC的建筑图学混合教学的设计,并提出需要解决的线上和线下教学深度融合、平台建设、课程考评标准建设三大问题。
[关键词]sPOC;建筑图学;混合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3-012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3.056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随着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的教学研究不断深入和实践,人们发现对校内大学生的教学效果辅助作用并不理想,开始从各方面对MOOC模式进行改进,于是出现了许多新的在线学习模式,其中SPOC的模式越来越受学习者和老师们的欢迎。而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专业表达标准为教学目的的《建筑图学》课程却因其内容的抽象、枯燥、对空间形象理解能力要求极高的特点,屡受广大学习者的诟病。然而,包括大学生在内现代人对移动网络和智能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时间和频率居高不下,丝毫不受课程学习难度的影响,而且愈演愈烈。如何巧妙利用这些移动终端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及时传授,将是每个教学改革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一种缩小网络课程规模、设置为校内相关专业学生使用的“SPOC”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且热度与日俱增。
一、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SPOC”进行检索,发现从2014年仅有56篇迅速递增到2017年的1112篇。截至2018年10月9日,2018年已有918篇。由此可见,受智能终端和移动通信设备的影响,对于SPOC的研究已经越来越炙热。输入关键词“SPOC”进行检索,却发现从2008年以来,期刊篇数小幅增长,没有太大的起伏。
(一)基于SPOC的课程教学改革
在检索到的文献中,引用次数和下载次数较多的文献主要是对SPOC教学模式或者混合教学模式的探讨研究,阐述SPOC模式在网络课程中相对于MOOC的优势、可行性、教学模式的规划设计;而基于SPOC某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较少,目前能查到只有大学英语课程和计算机有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设计研究。王朋娇、段婷婷等人(2015)对SPOC模式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了教学内容体系、学习方法和手段、教学活动方式以及教学检评等设计。薛云、郑丽(2016)在分析了“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三个平台、三个阶段、三个步骤、三个环节的“四个三”教学模型,并以“三个阶段”为主线详细阐述了该模型的具体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吴宁、房琛琛等人(2016)将SPOC、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在MOOC建设基础上,面向本科一年级新生,开展大规模班级教学环境下“大学计算机”课程混合教学实践,采用问卷和主观题目考核形式对教学效果评价,并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可行性。任苗苗、马燕等(2017)分析了基于SPOC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优势,并设计了以问题为导向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的混合教学模式,且以此在“数据结构”课程中进行实践。
(二)建筑图学的课程教学改革
建筑图学是建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年代较久,涉及的教学改革以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改革居多,且以结合制图软件为主。如赵欣、俞培柱(2012)在对教学内容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以PPT、CAD、SkuthUp技术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甘荣飞、黄坤等(2016)利用BIM技术可视化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教学效果。对于网络课堂和碎片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
二、“基于SPOC的建筑图学混合教学模式”是必然趋势
《建筑图学》是一门直接联系生产实践的系列课程,也是建筑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用于构思、设计、生产等场合技术人员的交流工具。课程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并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一)建筑图学课程教学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政策的深入实践,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建筑图学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被创新和发展,在这个追求个性化、碎片化、快速更新的互联化环境下,微课因其符合时代特征应运而生。但是这种模式应用于建筑图学课程上的实践却鲜有研究,仅有少量的文献显示微课应用于画法几何和制图课程的个别章节、重难点解析教学中,而且尚处于探索中。如李桂荣、史向荣等(2017)对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优缺点分析,指出了利用PPT讲解的速度过快,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提出利用微课的翻转课堂形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建筑图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年以来,《建筑图学》课程都是以其内容抽象、琐碎、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实践操作严谨而著称,对很多学习者是一种相当大的挑战。尤其是画法几何和阴影透视部分中的一些难点不但对学生来说尤为难理解,对教师来说也非常难教。
首先,在制图中需要考虑建筑学的技术内容,也需要表现其施工方式。建筑图学存在着较多的专业门类,只有积累了这些门类的基础知识,才能借助图学的方法,进行表达和交流,但多数院校都认为图学是基础,所以不约而同地开设在大一,那么学生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建筑图学系列课程实践性强,而传统的建筑图学教学则侧重理论系统的详尽学习,且诸多难点只有结合实际空间例子和模型实物才能讲解明白,这样就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在目前课时缩短的情况下,留给学生课堂实践的时间严重不足,往往出现课堂上得理论听懂了,课后训练不会做或者错漏百出,识图能力仍无法提高,如若借助专题课程网站,用工程模拟软件和现代绘图软件绘出三维实物并将其上传,供课前、课后学习,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辅助教学,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学生手机不离手,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传统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名副其实的障碍。课程组借助学习通平台问卷调查,对学生在制图系列课程课堂玩手机的原因进行分析,大多数学生认为知识点难度太大听不懂,无法跟上老师内容刷新的步调。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自控能力弱,课上有空闲就像玩手机。五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老师PPT课件制作没有视频生动,过于平铺直叙,图片和动画太少文字太多,加上有些教师的讲解不够生动,讲授方式过于简陋,讲解方法过于循规蹈矩。强制学生远离手机已经不现实,传统建筑图学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然到了不得不改革的一步!
传统教学手段已经无法跟上碎片化时代的学习模式要求,利用手机的便利性和即时碎片化汲取性的SPOC的混合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绕不开的模式。
三、基于SPOC混合教学的建筑图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设计
首先,教学范式也要变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方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如何设计出学生从不得不学到习惯学习再到喜欢上学习的资源和模式。仔细设计建筑图学课程的所有内容,设计每个章节、每个重难点中需要设置预习任务和方式、需要课堂讨论和模拟的知识点、需要手工绘制实践内容。不但要精心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认真准备辅导内容,以全面增强的互动性。
(二)平台设计与建设
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着手,对应建设三个平台,即网络教学平台、课堂讲评辅导平台和课外讨论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开发建立课程平台,学生用手机和平板电脑随时随地能学习课程。把这种传统教与学的障碍——手机变成一种学习工具,提升对建筑图学课程的学习效率。
(三)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设置课前对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评价、课中教学方式和理解程度平键、课后学习效果和延展性评价。主要采用访谈、讨论和问卷调查融合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说明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程度,以督促教师进行总结——思辨——研究——应用的教学循环模式。
四、基于SPOC的建筑图学混合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SPOC作为后MOOC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借助智能终端手机和平板电脑携带方便、碎片化学习的特点,以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目的,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一)如何实现线上和线下课堂模式的深度融合
1.如何对线上、线下内容分解以及对各章节教学模式进行分解。
2.如何对构建各节教学模式,以及对线上线下模式“度”的把控,以达到混合课堂的深度融合。
3.如何借助SPOC将建筑图学与设计、施工联系起来,如何更好地渗透相关专业知识来培养学生识图、作图的能力。
(二)如何建设SPOC课堂学习平台
1.如何以最合适的操作界面呈现教学资源和评价系统,以提高使用者的兴趣。
2.如何对SPOC和MOOC使用者的权限界定,如何解决硬件资源不足的问题。
3.如何建立对评价结果快速的反应机制,以提高对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更新速度。
(三)如何构建考评标准
1.如何制定考核标准检测学习效果,以督促學生学习。
2.如何制定课程考核评价标准,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五、总结
当下大学生在阅读终端的选择上首先是手机和平板,其次是电脑,传统阅读的载体纸书正逐渐淡出大学生的视线。利用高频使用的阅读终端——手机进行引导学生碎片化线上预习、复习、答题、评价,结合课堂交流,利用翻转课堂形式学习建筑图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辅助难点内容的顺利过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3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