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结合”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为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自觉性,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发挥体育对健康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体医结合”教学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把“体医结合”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实验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均高对照班班学生。体医结合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体医结合;身心健康;运动处方
[中图分类号]G8,B84 [文献标志码]A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建议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体医结合”表面上是把体育学科和医学学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是两个学科简单的结合,更重要的是两个学科的思想及知识体系的通融。体育和医学作为健康治理的两个主要手段,具有一致的目的性,运用体育学科提供手段和技术措施,结合医学学科的思维和知识把体育运动方式进行概括和归纳,将其处方化,从而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1]66。高校体育教学应尽快从单纯的体育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相结合,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方向转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某医学院2016级女子排球选项课6个班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以及搜索有关高校体育教学、体医结合、运动处方教学、学生体质测试的相关文献和相关政策法规,为本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实验法
以某医学院2016级女子排球选项课6个班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3个班,86人,对照组3个班,84人。实验组按体医结合教学方式授课,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方式授课,进行十六周实验。传统教学分为开始部分(主要进行热身练习,以徒手操和游戏)、基本部分(运动技能学习和身体素质练习)、结束部分(放松、整理、总结),体医结合教学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体育课基本部分内容包括:理论部分(一节课一个运动医学知识专题)、针对性身体素质练习部分和技能练习部分。每周3 次并隔天进行一次体育锻炼,除每周1次体育课外,还包括2次课外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为课内90 分钟,课外60分钟。为保证实验在同等条件下开展,对照组每周的体育锻炼次数和时间与实验组相同,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进行《标准》内容中四项素质指标测试[2](包括 50 米跑、立定跳远、800米跑、仰卧起坐)、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
3.测量法
采用汪向东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包含90个问题,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10个因子,使用1-5级评分法[3]73。为保证准确,学生第一次测试两周后,进行第二次测试,两次测试后计算出相关系数为R =0.836,信度较高。
4.数理统计法
运用 SPSS 13.0 对实验前和实验后体质测试、心理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质测试情况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50 米跑、立定跳远、800米跑、仰卧起坐的测试成绩没有明显差异(P >0.05),符合实验要求。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50 米跑、立定跳远、800米跑、仰卧起坐的测试成绩都有一定的提高,但实验组学生体质测试成绩较对照组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提高幅度更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 50 米跑、800米和仰卧起坐三项成绩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但实验组学生在立定跳远成绩上提高的幅度还是优于对照组的。
(二)实验前后,实验组体质测试四项成绩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学生50 米跑、立定跳远、800米跑、仰卧起坐的测试成绩较实验前有较大幅度提高,50米和800米的测试成绩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的测试成绩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体医结合教学较传统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上更具有优势。“体医融合”教学在选择练习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具体状况,教学过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接受、便于操作,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运动处方,通过对内容设置、方法手段、运动强度的把握,从而达到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体质和技能,使学生锻炼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组学生和對照组学生SCL-90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本实验的要求。
从表5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心理测试各个因子都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有一定的改善。实验后实验组在人际关系、焦虑、偏执这三个因子的下降幅度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在抑郁、敌对、其他上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对躯体化、强迫症、恐怖、精神病性等症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未达显著水平。
(四)实验前后,实验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从表6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心理测试各项指标都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明显。实验后实验组在人际关系、焦虑、偏执这三个因子的下降幅度较大,与实验前相比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后实验组在抑郁、敌对、其他上明显下降,与实验前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体医结合”教学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相比,首先在课程设计上,体医结合教学让学生能够具有新的体验,更加了解自己,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并通过尝试与运用,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对大学生心理的调节有独特的作用;其次在授课过程中,既有小组练习,也有自己练习,有很强的团体融入感和自我表现感,可以陶冶情操,缓解压力,消除各原因的心理紧张、缓和抑郁或焦虑状态,教学中学生有了更多的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更加有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体医结合”教学满足了学生体质健康需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质测试成绩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50米、立定跳远、800米和仰卧起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且实验后实验组成绩较实验前有大幅度提高。体医结合教学以问题为载体、以方法为渠道,改變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明确和掌握体育锻炼规律,从而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体医结合教学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动中科学的安排运动内容、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有针对性的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和锻炼效果,增进了学生的健康。
2.“体医结合”教学满足了学生心理发展需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实验后,实验组在心理健康多项指标呈下降趋势,学生在改善人际关系,抗焦虑及偏执等方面有明显效果。大学是学生的心理发展逐渐成熟的阶段,也是心理变化敏感期,通过体医结合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了解和相互沟通,心理压力与心理情绪在运动中得到了释放,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3.体医结合教学满足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能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体医结合教学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的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锻炼的目的更加明确,锻炼的态度更加端正,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问题的解决,系统地掌握体质健康标准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监督体质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体医结合教学建立了一种双向的、交互的创新教学模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校中开展体医结合教学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建议
1.体医结合教学思路、教学内容需继续创新,课程设计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教师应做好课程整体的思路规划,细化到每一章节、每一个知识点。在原有的教学内容基础上融入多种渠道、多种题材的教学内容,使其丰富多样。
2.对运动处方制定的锻炼强度、锻炼时间、锻炼内容和锻炼频率都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和科学的安排,符合体育锻炼的原则,适合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切忌过量、过大负荷。
3.体育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修养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真正做到一专多能。同时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创造更多的学习交流的机会,使体育教师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成明祥.体医结合: 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模式[J].体育文化导刊,2006(2):66-6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73-82.
[4]段彩彬.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及预防体系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38-144.
[5]黄明芳.基于UPI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13-119.
[责任编辑]王立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35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