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跨国交流与合作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对外交流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程度愈来愈高,跨国交流与合作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成效,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推进跨国交流与合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跨国交流与合作; 高职院校; 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9)02-0004-04
   在教育国际化成为各高校发展战略中的特色的当下,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国际化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德国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也表现出色。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由于各种原因,相对于本科学校滞后。占据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更迫切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一些高职院校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充分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及《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同时,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以提质增效、内涵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为重要目标,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国际化发展机制建设、国际化管理队伍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人才培育、国际科研合作建设和国际化文化传承建设。
   一、高职院校跨国交流与合作的内涵与要素
   高职院校跨国交流与合作即指高职院校跨国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诸如师生互换、学者互访、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等。高职院校跨国交流与合作是一个“引进”和“输出”的双向过程,“引进”是一国通过职教活动认识、理解和尊重别国进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输出”是一国通过职教活动把本国优秀文化成果推广到世界,让世界各国认识、理解、尊重进而吸收本国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1]
   国际化教育理念、国际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课程、人员国际交流是构成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四大要素。教育理念国际化是高职院校开展跨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只有在树立一个准确的国际化理念及明晰的国际化发展目标的同时,明确自身的优势专业和资源,从国际视角出发,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道路,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及国际化办学水平。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一些高职院校积极学习与借鉴国外优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入研究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企业行业用人标准,并据此分析相关专业的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及技能标准,与国外合作院校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地引进相应课程。人员交流主要包括学生及教师的双向交流。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才,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全球化、具有国际发展眼光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高职院校通过鼓励学生赴境外参加短期或长期的交流与学习,促进本国学生与其他各国学生相互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外语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高职院校积极吸收国外留学生及进修生,设立具有中国特色并能吸引国外学生的专业,推广中国职教品牌。学校的国际化水平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国际交流有助于推动教学改革,开拓教师的眼界,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探索适合中国的教学育人模式。目前在我国,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标准如何对接的研究既是热点问题又是难点问题。我国高职院校应结合各自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的有机结合将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行业专家、院校教授组成的专门小组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制定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证明西方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依托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标准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有效对接,为各自国家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产业的升级。[3]
   二、高职院校跨国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起步较晚,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开放、开拓的品质;跨国交流与合作则是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主要战略手段。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学习借鉴其他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使得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和参照标准。[4]
   我国高职院校在四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斷探索国际教育与合作的形式,从最初的院校互访,教师境外培训、聘请外籍语言教师等,到招收学历留学生、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组织国际学术会议等,经历了一个从简到难的过程。各个院校先后设立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组织机构。国际化发展程度高的高职院校通常以国际交流合作处或外事处命名的行政机构来主管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项目的具体操作再分解到各个对应部门。
   尽管在个体上国际化发展不平衡,但多数院校都认同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学校发展的意义。优质资源的引进,教师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国际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吸收,学校声誉的提升,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等都是学校认可的实际收益。[5]
   三、高职院校跨国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国际化发展形势认识不到位
   国际化发展水平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但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有些高职院校来说只是一项锦上添花的工作,没有专职人员或者身兼数职的专职人员的现象普遍。[6]但是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作为一项涉外工作,不仅仅涉及本国外事、安全等一系列政策法规,还需要对本校的定位、专业优势、发展目标有战略层面的了解与认识。这样才能引进外部优质资源并充分结合院校自身的需求而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目前,诸多高职院校缺乏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整体规划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对国际化在学校发展战略意义方面缺乏深刻认识。教师国际化意识不足、国际化课程缺乏、海外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制约了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开展。
   (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单一,领域相对较窄
   随着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推进,一些高职院校纷纷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主动拓展市场。在教育国际化起步阶段,合作的主要形式是教师培训、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合作办学、校间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尽管引进的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了院校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发展,然而合作的层次、广度、深度不够,形式单一、缺乏特色。部分院校盲目追求合作项目的数量,并没有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深入研究引进的项目是否满足办学需求及是否有足够的办学实力,是否切实提高人才培養质量并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有些高职院校在具体实施操作国际化项目时进展很慢,甚至有些国际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阻力。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程度不高,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良性运行机制尚未形成,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项目奖励措施不力,外国专家薪资待遇问题、留学生日常生活管理问题、合作办学项目运行体制问题等,都是当下学校所面临的问题。
   四、高职院校跨国交流与合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分析上诉存在的各种问题,既有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基础薄弱、资源不足、专业管理人员缺乏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认识、战略规划及实际操作层面的原因。高职院校国际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中方方面面的工作和内容,会面临错综复杂的环境,只有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原因,才能从实际着手展开高职教育国际化工作。
   (一)缺乏制定战略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未来工作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7]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社会发展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自身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对国际化发展有清晰思路和规划的高职院校还是比较少的。许多院校对国际化的发展缺乏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国际化定位意见尚未统一,与本科院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二)二级组织忽视跨国交流与合作的内涵发展
   高职院校国际化进程是一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二级组织(如二级学院)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可以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然而,一些二级组织对国际交流与合作内涵发展还停留在表面。认为学校国际化的发展只是为了达成指标,完成任务,对学校的发展和重要性没有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师生的国际化意识和参与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然而院系作为高等学校办学的二级主体,其发展建设水平会直接影响学校整体国际化水平。建立一套院系国际化水平的指标体系, 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宣传,使师生们对国际化有正确的认识,并依此对二级办学实体的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可以使院系在国际化行动中的目标更加明确。
   (三)跨国交流与合作的专项经费投入不足
   国际化的发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财政教育投入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国际公认的、考核各国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为推动其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织策略就是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政府每年投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各省政府留学基金项目偏向本科院校,极少数的高职院校能够申请到。政府对高职院校在资金上的投入相对于本科院校是不足的,除了部分示范院校能够得到专项经费,大部分的非示范院校在资金上的匮乏阻碍了自身国际化发展。
   五、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跨国交流与合作的对策:基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
   (一)制定并完善国际化战略和创新管理模式
   战略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但需要依赖于有效的实施即战术的配合。从当前情况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把国际化当做一项战略目标加以制定还比较容易,而要将其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却面临着许多问题,甚至是困难重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十三五”国际化发展战略,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和实施方案,提出国际化发展以大视野、大目标、大机制、大范围、大参与为内涵,以“大外事”全面服务学校建设。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科学规划,重点突破;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由于国际化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部门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力度大、人员参与数多,要统筹协调发展。学校成立国际化办学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国际化发展、援外培训等工作。同时,将国际化发展项目纳入各部门、二级分院考核体系。对国际化项目做得好或有突破的部门进行奖励,对积极从事学校国际化项目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个体也予以奖励,在职称晋升、评优等方面提供政策倾斜,突出并加快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
   (二)丰富交流与合作的形式,拓宽交流与合作的领域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常规外事工作上抓成效,为国际化工作开展夯实基础。学校积极做好国(境)外师资引进管理、教师因公出访、国(境)外来访交流、留学生招生管理、学生双向国际交流等部门常规工作,工作开展过程中重成效、顾质量、讲服务。学校在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丰富交流与合作形式,扎实做好现有专业国际合作项目并积极搭建专业国际化发展平台,推动优势专业国际认证,打通国际专业资格与学历标准融通渠道,服务专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科研国际化,推进学校国际化发展整体提升。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贝宁CERCO学院共同筹备,于2016年10月建立中非(贝宁)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学院,开创浙江高职院校海外办学先河。培训学院以贝宁为中心,为西非各国和在非中资企业培训各类实用的技能型人才,输出中国文化和职教技术,践行中国职教走出去战略,实现海外办学目标。贝宁中资企业天时国际提供教学场地和人员住宿,协助学校与当地政府、中国使馆、当地高校联系,帮助宣传、招收学员以及处理其他事务。学校作为商务部职业教育援外基地,在得到商务部援外司支持的同时,还得到了宁波市外经贸局的支持与指导,市外经贸局对此项目很重视,将与我校一起争取商务部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三年间,学校选派优秀教师赴贝宁CERCO学院进行专业授课,受到贝宁学员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增进了中非(贝)友谊,走出了我校海外办学第一步,加快了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    (三)加大经费投入,搭建合作平台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健全中外学生国际交流资助体系,加强师资和国际化管理队伍的建设经费保障。设立留学生奖学金、国际课程建设基金等专项经费用于扩大留学生规模和专业国际化发展建设。建立健全经费绩效考核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学校積极搭建专业国际化发展平台,2017年“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的成立,获得了国家教育部、商务部、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的鼎力支持,引起高职院校的积极响应和“一带一路”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媒体的高度关注。倡议发起至今,已有来自全国的76家高职院校、中航国际等13家不同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国家半导体产业联盟等多个行业组织加入联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和企业国际化发展。
   (四)深化中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内涵
   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在于“育人”,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国际化人才除了拥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外,还应该是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经受多元文化碰撞的国际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多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锻炼与成长的平台。
   在学校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国际交流平台,从而提高了他们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把握。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拉近了学生与世界的距离。另外,通过吸收借鉴国际课程中的优质资源,推进学校的课改,提高办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学校特色、与国际课程体系接轨的国际课程引进之路。
  参考文献:
  [1] 庞世俊. 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模式[J]. 职教论坛, 2016(9):11-16.
  [2] 买琳燕. 高职“具国际竞争力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初论[J]. 职业技术教育,2012(9):14-18.
  [3] 朱涛,范柏超,周天沛. 对接职业标准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J]. 价值工程,2016(9):36-38.
  [4] 汤光伟,秦辉.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90-93.
  [5] 王宝宇.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11(6):27-28.
  [6] 黄华. 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调查及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67-72.
  [7] 闫丹. 论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J]. 科技视界,2015(4):24-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3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