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哲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国哲学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它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及文化遗产,值得我们不断探索。文章浅析了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并从四个方面阐述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同时要结合中国特色和传统文化来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关键词]中国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4-0089-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4.041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符合道德标准。中国哲学精神重视道德方面的修养,其作用是培养人的品质,为人修身养性、实现个人价值提供理论基础,所以中国哲学可以看作是一种道德哲学。中国哲学中儒家和道家均以道德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义,中国哲学认为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推动社会的整体道德发展,因而道德在中国哲学中有着重要地位。
  (二)具有实用特点。中国古代哲学家很少构建理论体系,但重视实践问题,看重知行统一、实事求是、言行一致。西方哲学善于满足求知欲望,不断探求知识、弄清道理,而中国哲学则将“实事”与“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事”而探求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知识。
  (三)引导人生价值。中国哲学善于从实践出发,注重人生的研究。儒家讲究真性来表达对人生、生命的认识;道家则讲究飘逸洒脱,追求精神的逍遥和解脱;佛教则追求净化超升,将“涅”境界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中国的人生哲学用其积极、达观的态度影响着我们,它重视人在现实人生中的价值和意义,教我们关怀人生实际、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是中国哲学的独特魅力和精神。
  (四)教育人际处事。中国哲学亦十分讲究和谐,其中“太和”是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和最高的理想追求,它包含着动静、沉浮等矛盾与差别的和谐。中国哲学强调以和谐为最高原则处理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即达到“人和”境界。儒家认为要达到“和”境界,其根本途径是以“持中”为原则去实现和谐与平衡。
  二、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基本现状
  (一)缺乏足够重视。在绝大多数高校中,中国哲学史课程均为选修课程,学生学习具有随意性,并且主要在思政相关专业中比较受重视。对于缺乏足够办学资历或深刻基础的高校而言,不重视思政教育成为普遍问题,很多高校缺乏足够的政治教育师资力量,现有教师随意调整教学计划,不严格遵循课纲安排课程,任意排课并采取因人设课的方式。而在非思政专业的院系中,通常会选择只开设西方哲学相关课程或直接将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画等号,却没有融人中国传统的哲学智慧。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人们对于哲学的认识开始出现偏差,将哲学和政治看作是同一性质,对于哲学的理解会随着时政变化而产生变化。所以说,就目前而言,似乎哲学课程仅仅是作为一个事实上可有可无的学科而存在,而教师也只是在维持这一科目持续存在而努力,却并未升华其积极性,对哲学缺乏重视。
  (二)学生兴趣不浓。在很多大学中,设置的哲学课程数量太少,很多学校不具备开设哲学系的主客观条件,而在可选择的具有哲学系院校中,愿意进入这一专业的学生也少之又少。可以这么说,多数学生都对哲学课程没什么兴趣,他们视哲学为抽象乏味的课程,甚至极端地认为研习哲学的人头脑异于常人。根据思政教育专业的学生选课结果可以看出,在选择中國哲学史作为选修课程的大学生中,基本都集中于大学生涯的前半段,当学生进入大三之后基本也都失去了学习哲学的兴趣,而且整体而言愿意选择哲学作为选修课的学生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经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缺乏学习中国哲学史兴趣的主要原因为:①认为哲学毫无用处,基本不会在生活中得以应用;②哲学相关内容难以理解,如果不是为修学分基本不会接触。
  (三)课程建设不足。因不重视哲学课程,导致缺乏对中国哲学史的课程建设,而细究起来,主要问题表现于两点。第一,缺乏哲学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任何学科而言,师资力量都是其课程建设的核心与基础,因此师资也可以说是立教值根本。良好的师资建设,是推动课程改革并提升课程质量的关键前提。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于,很多高校在中国哲学史课程建设方面缺乏完善的师资力量,存在一名教师带教不同课程的情况,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混为一谈,从而促使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其次,缺乏配套课程。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如果仅开设中国哲学史这一科目,则难以形成学生学习哲学的良好氛围,容易使学生在理解哲学思想的过程中产生局限性。出于选修课性质的限制,很多专业开设中国哲学史课程,都很难使学生能够对中国哲学产生系统性的认识,很难使学生最终窥探到中国哲学的全貌,因此容易在知识链条方面产生脱节。
  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提出,要想发挥中国哲学思政教育功能要应坚持“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的观点。“实事求是”一直是我党坚持的基本路线和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保有的优秀传统。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先是由毛泽东正式提出并实施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其次是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后是江泽民对其进一步完善,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开展中国哲学的思政教育时要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现代社会发展现状和人们的思想现状为重点进行引导和教育。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用单向灌输的方法,一味地向受教育者灌输思想和理论,这样的方法虽有助于思想的集中传播,但效果不佳,教育者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观感受,导致受教育者往往对思想和理论理解不深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以人为本”来尊重受教育者的感受和需求,从而达到中国哲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中国哲学思政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其教育方法总是随着思政教育的产生而不断优化,同时也与其所处的社会形态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若能正确传达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和意志,达到教育的目的,就会被不断发扬传承,否则被扬弃。此外,教育者的思想还要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否则即使教育方法能传达其思想,其思想方法也会随着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在时代的发展中被淘汰。由此可见,只有符合历史潮流发展趋势的,能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思想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才具有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要运用历史观进行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提升大众思想、文化、道德素养为根本教育目标,实现教育方向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一定的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不仅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之间存在联系,事物本身各要素之间也具有联系,事物之间、事物本身都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用辩证法看待整体与局部时,认为整体支配局部,而局部制约着整体。因此要立足于整体,以大局为主选用最优法,以期能最大化实现目标,同时要注意局部的制约作用,做好局部工作,以期推动整体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事物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其联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处理不同的问题时不能一成不变,要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各主体和要素之间的联系,例如教育者、受教育者内部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要注意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对于好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教育方法可以借鉴,从而改善我们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个别受教育者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考虑其思想、生长环境、性格等特点,同时要立足于整体思想政治水平,选用最符合大众的教育方法,提升整体的思想道德素养,最大化实现教育目标。教育者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循序渐进地引导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进步和错误都要关注,根据不同的受教育者以及其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教育的方法。
  (四)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同时想要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就需要宣传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十分重视报刊在宣传思想时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党报就是最好宣传工具,为确保党报上所宣传的思想的正确性,马克思和恩格斯会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或违背党主张的观点。同時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对理论问题要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并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改变,不能被旧观念所束缚。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思想的宣传和传授,这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哲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同时在社会中加大宣传力度,才能使群众了解并掌握思想。
  四、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
  首先,提升中国文化中“实事求是”原则为党的思想路线。我国最早在东汉时期提出了“实事求是”概念,在班固的《汉书》中,称赞刘德治学时首次提到,但当时只是作为考据学命题而不是普遍意义的哲学命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核心思想,充分结合中国实际,使马克思主义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使马克思主义被赋予了“实事求是”内涵。因此我们需要从国内外实际情况出发,改变固有观念,发现事物内在联系,以实事求是作为我党的核心思想。我们应以国内外和省内外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从中引出固有规律,从而找到周边事物在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内部联系,最终形成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根本思想路线。
  其次,将我国传统文化实践理性发展成“猫论”“摸着石头过河”等观点。从思维方式而言,不应拘泥于事物的属性,而是重点了解事物的实际功能和产生的效果。在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作出了深入探讨,而相关实践使党在改革开放中搁置了对事物属性的研究,并且使我党能够、敢于大胆尝试,通过实践判断改革的成就,真正彻底摆脱姓“社”或姓“资”的思维。通过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实践理性,提出实践观点,最终使我党在改革开放中能够搁置事物“是什么”的争论,集中资源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并坚持大胆尝试的精神,通过实践结果判断改革成败,摆脱思想中对于姓“资”和姓“社”的束缚。
  最后,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我国自古以来即重视和谐思想,这一理念最早于西周末年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学者都对和谐作出了定义,尤其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儿同而不和”的概念。我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继承并发展中国和谐思想的方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切实推动了我国社会朝更加和谐、安康的目标不断加强建设,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正如史伯所讲,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根本原则,完全相同则不利于事物的长久发展。将许多不同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充分得到平衡,这才叫和谐。而孔子则继承了史伯的理念,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
  五、结语
  中国哲学若想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应充分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观、历史观、辩证法、教育观在中国哲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继承并发展的智慧产物,同样提供了大量理论基础,从而实现中国哲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64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