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改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更需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因材施教,和谐师生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几点策略,希望能够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因材施教 策略
  引言
  因材施教所注重的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练习内容都是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起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落脚点,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并且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交流体验,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一、在初中數学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及思路
  对于数学而言,教学的过程不仅需要严密的逻辑性,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知识讲解,考验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人格魅力。每个学生之间都会存在学习上的差异,这来源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学习能力的高低,学习的效率不尽相同,而鉴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导致数学教学一直是初中教育中比较难的一部分,如何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材施教对于学生是一种有效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水平,注重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所谓因材施教即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主要是以分层教学的方法来进行实施。将学生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分层,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的设置学习内容、教学环节以及练习部分。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主要以拓展其思维为主,分配具有发展性的学习任务;对学习能力相对稳定的学生主要以稳固知识点为主,分配能够增强理解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主要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分配具有引导性的学习任务。
  二、简述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因材施教’策略
  1.以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和能力为前提,将学生合理分层
  在中学数学实践教学中发现,如果教师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对教材的研究、教学方法的优化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了解,通常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因材施教’教学理念下,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性,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强,学习知识也就更加高效,综合能力一般的学生在同一教师采用同一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学习效果也就相对一般,从而导致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在因材施教教学理念下,教师也能够充分了解学生数学基础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和数学成绩等方面具体情况的前提下,以此为依据将班级全体学生分成A、B、C三层,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确保数学教学更具全面有效性。A层次中主要为班级的优等生,在日常学习中能够主动展开自主预习、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积极,数学成绩在班级前列的学生;B层次中通常占据班级的大多数,在数学学习中成绩保持在及格中上水平,能够跟上数学学习进度,但学习态度一般,从而导致该部分学生无法在数学成绩上有所突破;C层次的学生为班级的后进生,数学基础较差成绩多为不及格。
  2.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数学教学目标,实现目标分层
  将学生合理分层后,教师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数学学习目标。在课前教师应精心备课,从而为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顺利有效实施做好充足准备。首先教师应对数学教材展开透彻的分析和研究,在掌握中学数学教材大纲的前提下,依据不同层次学生能力和特点为其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从而确保让各个层次都能实现学习目标,获得相应的发展和提升。比如,针对A层次的学生教师就可将教学目标设置的相对难一些,要求其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实现对数学新知的拓展和延伸, 注重学生个性化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对B层次的学生,应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相应的题目,帮助其数学学习自信心培养其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重视起思维能力的培养;针对C层次学生,应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以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为主,能够自主解决课后题目,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稳步提升。
  3.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分层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的采用是决定分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也是对教师能力的极大考验。在数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调动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来,构建活跃积极自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可将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让A层次的学生解答,那些简单基础性的问题就应多点名让C层次的学生回答,难度适中的问题让B层次学生回答,从而有效调动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来。并且,针对A层次的学生主要应采取引导式教学法,有效培养起自主思维能力、创新及探究能力;针对B层次学生主要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其发展和提升;C层次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课上及课后都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帮助其补充基础知识的不足,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
  结语
  因材施教是一种促进全体学生学习发展的理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分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的为学生营造快乐的数学课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感受到来自学习的喜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燕.浅谈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及方法[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9):56-56.
  [2]季维.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一点体会[J].考试周刊,2010(49):74-75.
  [3]张建玲.因材施教与初中数学教学[J].青年文学家,2009(6):161-1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