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校多区小学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能增加优质学位的供给,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教师文化融合难、教师跨校区管理难等问题,是影响一校多区学校办学绩效的关键因素。文章主要介绍了广州市白云区金沙小学如何采取建设教师成长共同体的策略,着力化解一校多区教师文化融合和专业发展难的问题。
  关键词:一校多区;小学;教师成长;成长共同体;实践探索
  金沙小学是2008年才开办的城乡结合部优质学校。2016年,广州市白云区为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将学校周边三所薄弱农村学校整合为金沙小学,形成了“一校四区”办学模式。在教育实践中,金沙小学在学校管理上碰到了校区文化融合难、教师管理难度大等“一校多区”教师发展的共性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金沙小学构建学校成长共同体的管理模式,打造“一校多区”教师成长共同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化解现实问题,实现主校区和各分校区同步优质发展。
  一、直面现实问题,选择共同成长
  在“一校四区”的教育管理实践中,金沙小学除面临一校多区的管理共性问题外,还遇到了教师管理的诸多现实问题:教师来源复杂,有来自农村学校的教师,有来自城区学校的教师。除了学校原来在编教师,还有来自片区内外近20所中小学交流的教师、顶岗教师。这些组合在一起的教师带着原校的文化习惯,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互相充斥,职业倦怠、难以融进总校的现象较为严重。一校多区教师间的文化差异及教师队伍的构成复杂,滞缓甚至阻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校多区的协同发展,教师共同的专业成长尤为主要。经过反复论证,我们认为,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是化解金沙小学一校多区高位发展的重要抓手。成长共同体是组织内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而朝着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将一校多区模式下的各校区教师结成成长共同体,是促进学校这个大共同体成长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凝练核心价值,促进文化认同
  转型为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后,金沙小学着力构建追求卓越的学校价值文化体系,增强各分校教师对总校的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用总校的核心价值观、优秀的教育理念带动各校区和教师协同发展。
  (一)凝练各校区教师都认同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实践中,金沙小学沿着和谐校园、快乐教育方向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总结、提升学校核心价值感,确立了“雅乐育人,育雅乐人”的办学理念体系。各分校教师学习讨论这套理念体系,使其成为各校区的文化共识,为各校区教师提供共同的价值引领,共同打造金沙小学雅乐教育模式。
  (二)凝练各校区教师都认同的教学理念
  在“雅乐教育,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金沙小学根据一校四区的实际情况,构建“自主自省”课堂教学模式在各校区推广运用,促进教师成长共同体。“自主”是学生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自省”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自主自省”教学模式是基于现有的课堂中设定必要环节和组织形式,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環节,促进学生主体精神的目的。这一模式得到各分校教师的认可,进一步固化了对总校的文化认同。
  三、精心组织培训,内化共同信念
  一校多区学校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建设,还需要引导各分校教师从文化认同走向文化自觉,最终达到教师对学校的文化自信。为了帮助各分校的教师由文化认同走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金沙小学全面开展校本培训,引领教师成长共同发展。
  (一)整体规划,系列实施
  学校整体规划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培训途径,明确培训负责部门的职责与任务,教师培训系列化、校本化,有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有效内化教师共同成长信念。
  1. 工作跟进与行动反思——打造懂业务、有职业道德团队。通过文件学习与讨论、明确各项工作规则和要求,开展师德、纪律教育和业务规则培训,由党支部教导处、德育处负责。
  2. 同伴互助与教学反思——打造自觉提高教学能力团队。通过师徒结对、研讨课、集体备课、教学竞赛、室长制、分校区负责人制,开展学科教学能力系列培训、班主任能力系列培训、促进工作交流与跟进,由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德育处、年部组负责。
  3. 专家诊断与专业培训——打造善于学习提高的团队。通过突出问题培训、团队建设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专项问题,由校长室负责。
  4. 校本科研课题研究——打造懂得研究的团队。通过各级课题立项与研究,开展课题研究培训,提升课题组研究能力,由课题组、教导处负责。
  5. 文体活动与交流培训——打造会生活的团队。通过工会系列活动,增进情感、文化认同,由学校工会负责。
  (二)全面培训,提升能力
  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校四区的教师集中培训。在全员培训基础上,学校根据教师共同体成长的需要,全面开展各类校本培训。
  1. 结合岗位实施基础性培训。有各部门行政主持的安全、班级管理、教学教研等常规培训,各校区负责人针对校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的培训,还有优秀教师、外出学习老师的分享等培训,基于教学实际开展的分科分类培训活动。
  2. 针对问题组织专家培训。有班主任系列培训、课题系列培训、心理技术系列培训、依法治教等培训。
  (三)互助培训,贴近生活
  1. 师徒结队——青蓝工程。学校充分利用本校骨干教师力量实行“传帮带”,师傅负责指导徒弟的组织教学、备课、上课、公开课、班级管理、适应学校习惯等任务,落实对新进入教师的培养。
  2. 教学研讨——协同共进。在科组、备课组内开展研讨课、公开课、集体备课等互帮互助活动。
  3. 大型活动,提升团队。如组织专项竞赛、分校区评比等,让教师在合作完成活动任务中提升业务水平。   4. 室长制度——明确责权。建立办公室室长制。室长们主动引导、提示工作的进程,围绕阶段性重点及突出问题在办公室和办公室群中进行交流;室长还通过多种活动,促进教师交流、加深团队成员的感情。
  四、实施多元评价,激励团队成长
  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必须构建良好的多元评价机制,以此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挖掘工作潜力,进而使一校四区的教师形成发展合力,形成文化自信的力量,共同促进各校区优质均衡发展。
  (一)师德师风评价
  我们从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团结协作四个方面开展德师风方面的自评、组评及总评。学校修订了《金沙小学文明班级》《金沙小学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的评选方案》等各类奖励制度,让教师认识工作的方向与要求。制度表彰的既有个人也有团队,引导教师合作共赢。通过表彰,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得到了充分肯定。
  (二)发展目标评价
  金沙小学为成长共体内的每位教师确定发展性目标,引领教师和团队的成长方向。转型为一校多区办学模式时,学校立即制定了学校和教师三年发展规划、总目标以及具体年度实施目标,引导教师确定个人近期奋斗目标。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不同的规划内容。这种阶梯性的成长规划,使教师对自身发展有目标性的评价标准,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明确方向,并提供可持續的动力源泉。
  (三)课堂教学评价
  组织跨校区的课堂教学评价,追求教、学、评的一致性,是一校多区的金沙小学实现各分校教学优质均衡的关键。为此,学校构建了多层次、多角度、人性化、动态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学校完善评价机制,围绕育人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评价活动。例如,组织教学研讨活动,采取“示范课带领、达标课促进、评比课激励”的方式,引导教师团队共同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探讨课堂教学流程及规律,提高教师团队的能力和水平,打造富有魅力的、个性化的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促进了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发展,更提升了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品质,有效提升了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每位教师明确了学科评价的标准,有效地实施,促进教师团体素养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任欢欢.主体间性:师生共同体发展的内在逻辑[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
  [2]曾小丽.生态哲学视域下教师共同体的批判与重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3]程淋.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的学校发展规划研[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5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