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业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产物,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双赢目标的有效措施。校企合作不仅有利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也有利于企业、行业获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更使学生得到了理实一体化的锻炼。由此可知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达到三赢的结果。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现状,以安阳工学院为例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思考,对新建高校的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产教融合  应用型本科  协同育人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重点立项项目(编号:2017SJGLX118);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编号:2018-JKGHYB-0303);2018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编号:SKL-2018-268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241-02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积极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为此主动建立完善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并针对各自优势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对接,并逐步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常态。
  一、产教融合现状综述
  1.国外产教融合现状
  对于产教融合的实践经验,各个国家结合自身的社会发展、生产需要、政治、经济状况逐步形成了不同的产教融合的模式。总体来说可以梳理出三种模式:第一,学校主导模式。主要代表包括在法国职业教育改革中诞生的“学徒培训中心”、澳大利亚探索创新出的“新学徒制”,这一类模式由于是以学校为中心因此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二,校企并重模式。主要代表包括美国的“契约合作”、英国的“工学交替”,这一类模式的特点是工作与教学结合,两者并重,学校在传授专业理论的同时也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也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第三,企业主导模式。主要代表包括德国的“双元制”,这一类模式的特点是坚持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学为辅。
  2.国内产教融合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区域产教融合方面做了许多的实践探索,就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的层次上来说,当前许多应用型院校还停留在较为浅层次的基础上。
  二、目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问题
  1.企业被动合作,动力不足
  目前在我国校企合作是依然是以高校为主体,没有形成校企联合的双主体互动的基础。因此从机制的本质上造成高校很难真正与企业形成合力,尤其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初期,其自身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还没有形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沟通联系地方、企业的渠道不畅,更加使校企合作的天平发生倾斜从而造成目前校企合作主要局限于共建学生实习基地,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总体看来,合作模式单一,合作内容不够深入。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师资是高校的第一核心资源,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经验,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目前,很多新建地方高校,教师队伍缺乏,生师比很高,教师从校门到校门,完全没有经历生产环境的培养,造成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严重不足,无法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中的实践教学的需求,不仅无法和企业联合进行科技研发和创新等应用型科学研究,其培养的学生难以成为适应现代工程实践的复合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
  3.校企合作质量评价体系的缺位
  虽然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逐步进行3+1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但由于学生实践基础薄弱,校企合作课程衔接不合理,企业生产任务繁重等原因造成即使学生在企业进行了长时間的实习,仍然收效甚微。因此如何对学生生产实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如何对实习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等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以校企深度融合的基本要求来看,到目前为止新建本科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的状态,远未达到产教融合的地步。
  4.新建地方高校定位不准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可以划分成四个层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性大学、教学型院校和以高职为代表的职业院校。研究型大学与职业院校对产业高低端人才的覆盖,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形成了夹击。同时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还想“更进一步”,各方面盲目跟随研究型大学和老牌本科,希望借此成为有影响力的地方重点大学。这都直接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造成了极大的困惑和制约。
  三、产教融合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探索
  目前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地方本科院校从顶层进行设计,明确自身定位,构建适应自身发展和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合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已经走到了时代的前列。安阳工学院在不断学习以上学院的先进经验,结合地方经济需要以及自身的实力,近年来在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适应当地发展新要求,主动调整专业布局,专业对接产业
  为适应地方经济的需要,安阳工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紧密围绕河南和安阳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建设了一批与地方经济结构匹配度较高的应用型专业集群。为了打造办学亮点和专业特色,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紧抓国家民航强国战略和河南省民航优先发展战略,围绕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安阳航空运动之都建设需求,依托地方航空资源优势,密切校企联系,强化协同育人,打造航空专业集群。一是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设置本科专业、培养人才。例如为顺应安阳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冶金建材、电子信息和现代装备制造业,拉长延伸煤化工业”的战略布局需求,学校设置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专业;为实现发展现代农业和支持作为安阳经济建设的主要产业之一的食品行业,学校相继开设了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为适应地方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学校设置了土木工程、城市(乡)规划、建筑学等专业。同时主动调整内部机构,健全和完善学校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参与办学的双向机制,形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办学新格局。   2.校企、校所、校校深度合作稳步推进,促进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相适应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转型发展步伐,加大产教融合、校企、校所协同育人力度。企业行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指导、考试考核等人才培养全过程。目前,学校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阳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鑫盛机床公司、安阳钢铁集团等10余家单位深度合作,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部分校企、校所联合育人模式已成为品牌,如计算机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与洛阳惠普软件人才产业基地联合举办“惠普班”、电气学院的电气工程与通信工程专业和机械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与郑州富士康公司联合举办“富士康班”、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的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别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今麦郎集团公司联合举办“棉花班”与“今麦郎班”、飞行技术专业与昆明航空公司、顺丰航空公司等实施2+2校企联合育人和订单式培养等。
  3.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作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行业、企事业单位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构建以市场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以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即便如此,在如何将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等方面、校企双方在合作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学校将进一步开放办学,着力为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开拓空间,将企业和职场要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近年来,学校采用柔性引进措施,引进多名在行业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指导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成为创新团队中的主力军。 积极探索“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机制,依托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基地;建立专业教师定期企业实践轮训制度,逐步实行新进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制度,改革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等制度,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和加入行业协会组织,鼓励教师获取专业执业资格和其他系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项目设计、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各类创新活动;完善从行业企业引进或聘请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机制。
  产教融合是地方本科院校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手段。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校企双方应展开紧密合作,从顶层设计开始,把握双方的定位,将各自的需求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并结合双方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有效的特色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促进产教融合的良性循环,探索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新路。
  参考文献:
  [1]刘江.试论产教深度融合[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05):11-14+18
  [2]付卫东.论全面推进产教融合[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3):24-26
  [3]乔毅.产业链视角下的产教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8)
  [4]彭梦娇.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5]许强,檀明.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7)
  作者简介:
  赵衛兵(1967-),女,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汽车动力系统及匹配技术,现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88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