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基于“美術核心素养”理念,从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视角,通过对学校案例校本课程建设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校本课程建设的一些经验,对如何开发及实践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核心素养  美术校本课程  开发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230-02
  当前,“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最为关键的概念,已渗透、融入到各学科课程改革的全过程中,已成为预见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指示灯”,美术学科也是如此。学校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美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让校本课程逐渐成为美术学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美术教育目标的新常态下,美术教师应如何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如何致力于从对“知识技能”的重视到对“核心素养”的重视转化?如何围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校本课程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对形式美的感受力,培养创新能力,获得审美提升,陶冶审美情操呢?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有待调整和转变。
  一、基于核心素养搭建美术校本课程建设的框架
  经专家研讨,我国美术学科现已提出五大核心素养——图像识别、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并绘制出以视觉形象为生发之源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五环结构关系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要以美术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结合校本课程的特点,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综合考虑校本课程的可操作性。目前,南京地区的校本特色项目较为丰富,如陶艺、年味、葫芦画、布贴画、剪纸、水墨画、扎染等,有的学校甚至开发了两项以上特色校本课程。在具体的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基于核心素养搭建美术校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并进一步细化各部分环节。
  二、基于核心素养推进美术校本课程教学理念和方式的转变
  (一)实现从“知识”立意到“素养”立意的转变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统一性,而是基于学生的需求、教师的自身专长、学校的实际而开设的课程。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美术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局限于校本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讲解,还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开展美术教学,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营造适当的校本课程教学情境
  教师在美术校本教学中要注意营造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创新,激发师生的探究欲望,逐步使填鸭式教与学的方式向探究式的教与学的方式转变,由被动的教与学变为主动的教与学。
  (三)校本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
  1.美术校本课程教学过程要与生活相结合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物不适宜挪进美术课堂来学习。在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组织学生到室外或者当地美术馆、博物馆等地方学习,使学生在真实的文化与生活情境中认识美术、了解文化,提高审美能力和美术核心素养。
  2.校本教学内容要紧密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
  在校本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思维和习惯的机会,让他们运用美术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形成一种开放的学习和探究的空间。在“迁移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内容便有了“意义”和“价值”,也容易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3.创作材料与生活相结合
  美术校本课程学习的材料最好取自于我们的生活中,如身边废旧材料,家乡特色材料等,有些生活中的材料往往能使学生的作业效果更加出彩。如:《布贴画》校本课程运用的材料是平时生活中的废旧布料、《葫芦画》校本课程运用的是生活中种植的葫芦等。
  4.强调“基于问题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和问题探究能力
  美术校本课程学习中,仅有“情境”是不够的,美术教学需在情境中让学生思考、探究、发现,因此,“基于问题式的学习”,可以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任务”或“研究课题”。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运用能力会得到不断的锤炼,其学科核心素养亦会得到极大提升。
  三、传统文化在美术校本课程中的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已逐渐渗透在美术校本课程中,以我们开发的《青花韵》校本课程为例。为了更好地在校本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营造校园传统艺术文化氛围,学校设置有青花盘、青花葫芦画,青花瓶、青花扇等校本系列课程。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创作了大量的青花系列作品,题材和内容比较丰富,在绘画之余也品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的美术作品不仅能美化环境,在市、区级比赛中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校本课程的实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美术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从学生生活的原点出发,让学生具有自主解决问题和创造的能力,学生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还能提高美术鉴赏、表现创造等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尹少淳.中小学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8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