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诗入文 由文学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苏教版小学语文当中的“文包诗”是在新时期的教育变革中所发展出的一种创新性的课文表现形式。它符合小学生年龄与认知水平,使得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门槛更低,从而有利于学生对于诗歌的领会与感悟。因此,本文就对苏教版小学语文当中的“文包诗”教学展开相关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文包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65-01
一、“文包诗”的概念及其特征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开创的一种独特的教学内容。它将课文与诗歌相结合,将不易于被小学生所理解的诗歌通过现代语言的生动创作来进行一个个诗歌故事的拓展。[1]并以故事的方式来描述诗歌中所出现的场景以及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文包诗”以一种更易被学生所接纳的方式来传播着中华民族的语言之美。
在苏教版的教材安排中,在不同的年级阶段分别选取了不同的“文包诗”作为课文内容。编写者充分贯彻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将不同年龄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准作为了考量的基础,以阶梯递进式的模式来进行文本内容的排布。
而“文包诗”最大的特征与优点也即是便于学生进行理解。相较于直接选取古文诗歌而言,文包诗所采取的故事文本的形式显然更符合现在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往的选文由于遣词造句与现代汉语的标准不相融和,使得小学生理解起来颇有难度,因此对于诗歌情感与语言之美也不能进行很好的感悟。但“文包诗”以学生更为熟悉的语言进行了诗歌内容的重组,不仅使得学生的理解门槛降低,也能进一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诗歌的情感与内涵。“诗”与“文”相辅相成,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文包诗”教学的意义
“文包诗”教学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包诗”充分结合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简单的文字描写与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引导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点,通过对诗歌所拓展出的短文的理解学生能有效掌握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而通过联系关键词句结合诗歌原文,增强阅读古文诗歌文本的能力。
第三点,学生能够通过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古诗文的学习,从而激发出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并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语文素养。
三、“文包诗”教学的具体策略
1.由文学诗,由诗入文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文包诗”的课文内容在不同的年级阶段都有着不同的选用标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来进行划分阶段的教学方法的应用。[2]
针对于年龄层次较低的学生,语文教师应采用先由故事文章导入再进行诗歌学习的方法。低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弱,对于文字的解构能力也十分薄弱,对于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的诗歌往往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这时就需要发挥出“文包诗”中故事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直接简单的描写来领会原文中的意境与情感,从而有效突破在直接进行原文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并加强对于原文的理解跟记忆。
但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力与认知力已经拥有了一定积累的情况下,为了促使学生语文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就需要首先从诗歌原文入手来开展教学。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描写来勾画出诗歌中相对应的词句,并进行自己的阐述与说明。进一步体悟作者所想要传达出的思想情感。
2.注重对于诗歌创作背景的介绍
在“文包诗”教学中,“文”是为“诗”所服务的,因此教师要合理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以侧重诗歌教学本身为主。[3]而要进行诗歌的学习,对于诗人本身的灵感来源以及创作背景的了解就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自主进行诗歌背景创作资料的查阅,并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交互,以加强学生对于信息的记忆与思考,从而为更加有效地进行诗歌的理解创造条件。
3.诗文对照教学
在“文包诗”的教学内容中,诗歌是故事文章的基础,而文章是诗歌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反过来讲,诗歌的语言将故事语言进行了浓缩。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两者之间的不同特点来进行相互的补足与开拓。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针对故事中的描写来找出诗歌里相应的词语和段落,反之也要引导学生学会靠近诗歌的语言来凝练和总结故事中的语句。比如在《黃鹤楼送别》一文中利用诗歌的语句本身来结合故事中的优美语言进行共同赏析,从而让学生深入领悟诗文中的意境。
4.观察文本体悟诗歌情感
对于有一定理解难度的古诗文而言,让学生直接进行诗歌情感的剖析往往会超出他们本身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故事文本来帮助学生进行诗歌情感的解读。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故事文本,并通过进行不同的场景描写的剖析来帮助学生进行“融情于景”的概念的理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特征性的景物描述来有效分析出诗人不同的思想情感,得以准确把握古诗文的情感基调,并为今后直接开展原文的学习奠定有益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雪梅.由诗入文 由文学诗——谈苏教版小学语文“文包诗”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1):27-28.
[2]张学梅.浅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文包诗”版块[J].文教资料,2016(33):57-58.
[3]曹艳春,邓虹婵.多元论视野下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文包诗”的审视[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5):117-1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9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