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核磁共振MRI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经病理切片证实的乳腺癌(23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MRI检查手段,将MRI检查结果与病理切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检出准确率为95.7%,与病理切片结果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核磁共振MRI在诊断乳腺癌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具有分辨率高、安全性高等优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辅助其他检查手段,更好的为临床诊断提供数据资料。
【关键词】核磁共振;乳腺癌;诊断价值
乳腺癌属于恶性肿瘤疾病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发生因素与遗传有着直接的关系,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绝经前后的女性,在男性中也可发病,但是发病率较低[1]。早期诊断对乳腺癌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临床在诊断乳腺癌时以乳腺钼靶摄片为主,但是对于低于2cm的癌来说极易出现漏诊,从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2-3]。此次研究针对核磁共振MRI诊断乳腺癌的价值进行分析,以下为详情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经病理切片证实的乳腺癌(23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MRI检查手段,参加此次研究的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为40~73岁,平均年龄(56.5±6.3)岁,13例患者为浸润型导管癌,2例患者为小叶癌,3例患者为单纯癌,5例患者为原位癌。
1.2 方法
参加此次研究的患者均采取MRI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如下:1)体位:患者采取俯卧位,将双乳自然的置于乳腺相阵列表面线圈的双孔中,进行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的扫描;2)扫描:在扫描时利用自动回旋序列、短反转时间反复恢复法序列进行扫描,在检查时采取T1WI、T2WI与脂肪抑制T2WI。对乳腺脂肪及腺体的分布进行观察时采用T1WI,识别液体成分时采用T2WI。将扫描层设置为3~4mm,且没有间隙,对全部乳腺进行扫描,必要时也要对腋窝进行扫描;3)增强扫描:包含静态增强与动态增强。利用三维快速成像技术进行动态增强检查,每分钟动态扫描1~2次,延迟7~10min后采取脂肪抑制技术,利用sE序列TWI+SPIR进行静态增强检查,将FOV设置为300mm,RFOV设置为50%,横断位及层厚分别为25层级4mm,且没有间隙,对比剂使用Gd-DTPA,使用剂量在0.1~0.2mmol/kg之间,用药的方式为静脉内团注法。
1.3 观察指标
将MRI检查结果与经病理切片结果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基于SPSS 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计数资料采用%的形式描述,采用χ2检验资料间差异,(P<0.05)表示两者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RI检出准确率为95.7%,与病理切片结果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数据见下表1。
3 讨论
乳腺癌的发病率比较高,在切除乳房之后,女性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均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与痛苦,从而降低其生活质量,乳腺癌的治疗质量与疾病的分期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早期乳腺癌来说,一旦被确诊,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均可被治愈,所以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4]。與乳腺良性病变比较,乳腺癌在ADC值、边界等均有着一定的差异。病变形态与边界:通常情况下乳腺癌形态是不规则的,且呈现出针刺样、星芒状、蟹足样的形态,与周围组织的边界并不清晰。也有一部分乳腺癌形态较为规则且边界比较清晰,或者是一部分为清晰,一部分为不清晰,呈现出细小毛刺样的形态,在区分时具有一定的困难。病变的信号及强度:在T2WI上病变组织内部细胞、纤维成分等均有所不同,这也就导致信号强度不同。病变内部结构:针对乳腺癌病灶内来说通常有纤维化、坏死等现象,同时也会合并出血的情况,所以表现为混杂信号。肿块周边结构的改变:在肿块周边可能会出现乳头凹陷、乳晕皮肤增厚等情况,乳腺后脂肪间隙发生中断或消失的现象。ADC值(表观弥散系数):在DWI之上,ADC值的大小与信号的高低为正相关的关系,有研究显示恶性肿瘤患者ADC值要比良性病变患者或正常人群的ADC值低,乳腺腺瘤与乳腺癌比较,其细胞外空间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腺瘤细胞外含水量比较高时,也有可能是良性与恶性病变ADC值之间的差异[5]。
在此次研究中将经本院病理切片证实的23例乳腺癌患者均采取MRI检查,检查后将其结果与病理切片结果相比较,MRI检出准确率为95.7%,与病理切片结果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乳腺专用线圈的不断发展提升,再加上快速成像序列技术越来越成熟,MRI技术在诊断乳腺癌中有广泛的应用,且效果较为理想,弥补钼靶X线先摄影阴性的不足,更可检出隐匿性早期乳腺癌与小乳癌。MRI与DWI(弥散加权成像)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且检出准确率比较高。MRI在诊断乳腺癌中得到医务人员的认可,更得到医学者的认可,具有分辨率高、安全性高、检出率高、可反复操作等优势。但是MRI在检查乳腺癌时也具有一些不足,具体如下:1)花费较高:因MRI需要专业的仪器与辅助设备,因此花费比较高,很难在基层医院推广;2)良性与恶性病变在MRI表现中会出现重叠的现象,针对不典型MRI表现的病变需要进行确诊;3)对于微小针尖状钙化灶来说MRI并不是很敏感,当钙化的数目在3~5枚时,应辅助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确诊;4)在检查时会受到呼吸伪影的影响;5)有MRI禁忌证的患者。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MRI在诊断乳腺癌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具有分辨率高、安全性高等优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辅助其他检查手段,更好的为临床诊断提供数据资料。
参考文献
[1] 史建明,古爱密.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09):1229-1230.
[2] 王宏亮,戴超,于光,等.多种影像诊断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前沿,2016,06(20):146-147.
[3] 李洪义,邵建民,胡明成,等.MRI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23):3814-3818.
[4] 黄继康.研究MRI在诊断小乳腺癌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22(09):75-77.
[5] 汪瑞,周军,沈俊,等.核磁共振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01(02):53-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90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