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阈下高职院校中等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前几年我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也飞速扩大,部分高职院校得益于体制和区域招生的优势,在经历了初期快速粗放式的发展之后陷入了发展迟滞不前的困境,在调研了大量高职院校发展情况后,从供给侧视阈分析院校在顶层设计、教学过程、课程体系、“产品”输出等领域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并作出对策研究。
[关 键 词] 供给侧改革;中等发展困境;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114-02
自1991、2002、2005年,国务院先后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到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我国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历经长足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在经过初期大规模发展后,现在已经进入品牌和内涵建设阶段,“中等发展困境”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中等发展困境”是借鉴经济学“中等收入陷阱”所提出的,它是指一种均衡状态,即在一些促进教育生产率提高的因素发挥作用之后,由于此类因素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持续性,其他制约因素又会将其作用抵消,因而高职院校发展陷入停滞。这意味着,在不同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不同的,在发展初期能够有效促进教育生产率增长的动力因素到中等发展阶段很可能失效。可见,能否在中等发展阶段成功转换增长动力机制、调整发展结构,是一个高职院校能否跨越“中等发展困境”的关键。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落入“中等发展困境”的高等职业院校通常具有以下特征:既丧失了地域招生方面的竞争优势,也没有能力同发达高职院校在课程、创新领域展开竞争,无法由依靠体制优势或区域招生类自然禀赋向依靠高教育生产率导向的增长模式转变。高职教育的发展应该面向最终需求——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和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面向需求优化自身的教育供给,才能真正跨越“中等发展困境”。本文从高职院校的顶层供给、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供给和教学供给以及“产品”供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高职院校顶层供给
院校提供的是教育,保证教育正常运行的是顶层设计和管理。近两年,产业变革和教育革新非常快,理念、行动不能随之快速应对是目前顶层供给的主要问题。院校存在潜在增长动力,但是,潜在增长不会自动转化为实际增长,要使这一潜在能力变为现实,必须通过改革清除障碍。
(一)顶层主体
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是人,主要负责人的理念和行为会对其负责领域产生相应的影响,笔者从院校教育主体负责人(各级教育负责人,例如院长、系主任等)的任职情况入手进行调研和分析。通过对近5年主要教育负责人的任职情况调研发现,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其学院层次负责人初始任职年龄在50岁左右,两年内更换的负责人学历层次为博士的达到70%以上,发展较快的高职院校其系部(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初始任职年龄在30岁左右,学历层次均为硕士研究生以上。从数据可以看出,主体负责人初始任职年龄小,学历层次高意味着富有开创改革精神,富有专业眼界,有助于推动高质量教育供给。
(二)顶层制度体系
好的制度在于执行,从调研数据中发现,学院层次负责人初始任职年龄越小,对学院发展的积极影响越深入,教育教学体系稳定性越好,相应的其系部(二级学院)负责人初始任职年龄小,改革执行力强,可以对产业变革做出快速调整,专业发展顺应性好,整体的制度体系运行良好,教育教学供给质量高也就顺理成章。
二、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供给
(一)专业供给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匠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因此在新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首先应立足当地产业需求,构建与地方产业紧密对接的工科专业新结构。2017年,我国从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的高度提出新工科建设,新工科建设包括新型、新兴和新生三类专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
1.对传统专业进行转型改造升级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诸如机械制造等传统工科专业已无法满足新经济发展的要求,信息化、智能化是未来全球工业的发展趋势,实现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传统工程学科的融合是传统工科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2.对接区域新产业发展需求建设新兴专业
近年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包括大数据、云計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在内的新产业飞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瞄准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建设新兴专业。
3.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专业
未来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的复杂性程度会越来越高,就需要现有不同学科甚至在过去毫无关系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在此基础上产生新技术,形成新专业,进而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复合型的卓越人才以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复杂问题。
此外,高校还应建立有效的专业竞争机制,对建设水平高,吸引力强,社会服务能力强的专业加大投入,提高其专业建设水平,反之对个别建设水平低,严重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专业实行淘汰。
(二)课程体系供给 新工科专业要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综合能力提升课程”三部分构成。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包括思想政治、经济管理、外语、体育军事等在内的人文课程和包括高等数学、概率统计、计算机基础等在内的数理课程组成,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全球视野和跨学科思维,使学生不会被所学的学科领域所束缚。专业教育课程主要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组成。专业基础课程由大类专业共享的基础性课程和各个可能专业方向需要的基础课程组成,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联系。专业核心课程在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必须紧扣产业发展,实现与新知识、新技术与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综合提升课程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课程,以真实项目为引领,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团队完成某个项目,在本课程中使学生积累成为一名合格工程师的经验,而非学习工程技术。
三、高职院校教学供给
(一)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其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新工科建设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这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实践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教师首先要进行知识面的拓展,不仅要扎实掌握和不断更新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前沿技术,更要了解和本学科相关的其他工程学科以及包括经济、政治、管理等在内的非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帮助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2)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和工程实践的能力。一方面,要把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消化吸收,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很难进行实践教学,更无从引导学生进行工程创新。
(二)教育教学方式
新工科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应做出相应改变。教师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敢于质疑和提问,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分析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案例场景中,学生自由分组组建团队,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充当教练的角色,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判,根据学生的过程表现而不是结果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以案例为基础的实践教学一方面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是学生多学科知识和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学生将所学理論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了学生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传播知识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教学质量评价已成为各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教育部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实行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教师、学生、同行和督导作为教学评价的主体,其认知需求各不相同,如果盲目以组织者意志为核心建立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往往对教学质量提升帮助不大。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该以各评教主体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对教师自评,可以在学校标准框架下自主设计评测点,上交教学督导室审核备案;对学生评教,学生的需求是获取知识,可以主要围绕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设计观测点。
四、高职院校“产品”供给
对学生来说,高职院校提供的是教育;对社会和企业来说,高职院校提供的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就现代管理学来说,产品一定要关注客户需求,面向市场,教育本身是公益的,但是其运行可以参照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在调研中发现,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在对接区域经济和校企合作方面都做得很好,并且有自身专业和区域特色,对应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也适应于学院区域发展定位,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直接面向企业岗位,在完成学校学习后进入企业也会实现快速、高质量技能对接。院校自然会得到学生和企业较高的反馈评价,院校品牌知名度也会慢慢积累提高。反之,院校维持多年不变的课程体系和反映迟缓的专业调整,再加上保障无力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学生学成之后会发现与行业发展并不对接,无法满足企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也无法满足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求学预期,评价度会持续走低,形成恶性循环。
五、“中等发展困境”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发展到中等发展水平体现着其前期发展积累,并非完全没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只是需要调整院校发展结构,将发展重心由回报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转移到内涵建设这块“硬骨头”上来,以打造新的更强劲的增长动力点。
院校顶层设计和制度决定着院校的发展预期和路径,顶层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展能走多远、发展层次能走多高;顶层制度是否科学、执行是否有力决定着潜在的教育生产力能否发挥效用。院校骨干负责人年轻化、专业化,制度科学合理,执行有力,面向院校内部,充分调动潜在增长点转化为实际增长。
院校面向学生提供的是教育,更确切地说,是课程体系。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紧跟行业产业变革,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完善课程体系,适应新式教学方法,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才能提供优质的教育输出。
高职院校最终面向的是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增强内涵建设,打造有竞争力的课程和教育吸引学生,打造可持续性的“体验式”供给吸引企业,逐渐形成高效供给,有效循环,最终摆脱发展困境。
参考文献:
[1]周建松,吴国平.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6(11).
[2]许红菊,韩冰.以供给侧改革思路提高高职教育吸引力[J].职教论坛,2016(16).
[3]沈陆娟.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17).
[4]蔡运荃.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与职业,2017(6).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8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