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发学生提问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重要体现。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不是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办得到的,教师应该在提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上多下功夫;应该在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上多下功夫;应该在如何回答学生提问,才能调动学生思维方面多下功夫。
  关键词:激发;思维;问题
  一、激发学生提问的信心
  学生发现了问题,但不愿提出来的现象很普遍。据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有过向教师提问的意向,但只有32%的学生向教师提出过问题,从来没有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占35%。其中,怕说错了被同学们讥笑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5%;除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害羞心理,怕同学讥笑,怕老师说笨。总之,就是缺乏提问的信心。甚至丧失学习兴趣。
  学生提问的信心,来自于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的反应是决定学生能否继续提问的关键。如果你对提问的学生不给予热情的鼓励,如果你对学生的问题不加以理睬,如果你在学生提出问题时,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如果你对其他学生的嘲笑不加以制止,那么,你给学生传达的信息就是:问题不好,不该问。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学生逐渐散失提问的信心,变得沉默,进而排斥学习。
  因此,要让学生多问,首先就要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要做到:1、当学生提出问题太偏与本课所要解决的内容无关时,教师也同样要给予鼓励、赞扬这种敢于提问的行为。2、当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紧张或考虑不充分而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结结巴巴时,教师不能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要鼓励学生继续说,并认真解答。3、当学生提出问题有错或教师在上课时已反复强调过,而学生又当做问题提出时,教师不能嘲笑、讽刺、指责。4、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幼稚,受到其他同学嘲笑时,教师要给予制止、引导,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二、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学生的问题能否提出来,还取决于教师是否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师问生答”,似乎天经地义。然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教师关心的问题和认为有意义的问题,学生未必感兴趣。而学生认为有趣的问题,教师又认为不值一提,不利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所以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人们在课堂上只讲要考的重点、难点内容,而且教学容量越大越好,很不考虑讲什么,怎么讲对学生才更有意义,效果更好,学生才能更好的适应教师的教学。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平台,落实新课改的理念。事实上,教学的成功不是取决于教学内容的总量有多少,而是学生有所得,有所获的有多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反应,当学生感到困惑时,我们就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
  三、创设学生提问的情境
  提问的情境从以下几点创设:
  1、利用课前预习,促使学生提问。我在讲新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将预习中不懂的问题记在卡片上,我在课前收集卡片,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修改教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2、利用课堂讨论,促使学生提问。我在课堂上往往让学生讨论,要求学生互相提问题,共同讨论,交流,分工合作,共同解决,完成小组任务,达成共识。同学之间互相提问题,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同学间提问题,常常不讲提问的形式。甚至让同学们感到没有压力,畅所欲言,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發展性。
  3、利用学生实践,促使学生提问。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实践现象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相矛盾的情况。通过到校外郊游,用实践体验学习,体验生活,增长社会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开拓视野,对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且有成就感的。
  4、让学生上讲台,促使学生提问。让学生上讲台,扮演老师角色、社会角色、学生讲、学生问、学生答、学生提的问题更多,效果更好。学生要当好“老师”,学生就必须钻研教材,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发现更多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以防被其他学生的问题难住;使自己尽可能的拥有自己的舞台,表现自尊,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认可,带动更多同学参与,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增强信心;而其他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也更积极,都想把这位“老师”难住,看“老师”的反应。形成一个竞争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顾虑少了,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的思路开了,提的问题也就多了。复习课可采用这种方式教学。
  总之,这是晋代学者张载的读书名言。它充分说明,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惟其如此,课堂提问成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并由此得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激发学生提问;二是教师面向学生提问。从而,促使学生提问学生答,教师提问学生答。最理想的是在学生主动提问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领悟,从而准确而牢固的掌握知识,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认真评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
  任何学生回答问题,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只是例行公事的让学生“坐下”,显然会令学生失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泯灭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愿望。倘若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生硬的否定或粗暴的批评,那当然更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
  概而言之,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当“肯定为主”。学生回答正确,自然应当表扬;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要生硬的说他“答错了”,而应当婉言表达。例如:可以说“你的回答比较独特,谁还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可以说“你的看法有一定道理,谁还能帮他补充一下”。还可以说“这个同学很爱动脑筋,回答的角度与众不同,谁还能从另外的角度完善一下”。总之,面对学生的误答,老师首先应当充分肯定他勇于发言的精神,再委婉的要求其他同学纠正。
  我的教学实践使我逐渐认识到:激发学生提问,肯定学生的回答。不是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办到的,教师应该在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上,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上,如何回答学生的问题,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方面多下功夫。只有学生问的多了,学生提问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得以调动和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23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