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将“互联网+”融入社区教育发展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互联网+”给诸多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社区教育也不例外。社区教育与“互联网+”具有良好的契合性,但当前二者的融合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转变教学理念,依托各种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使社区教育在信息化的社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    键   词]  “互联网+”;社區教育;优势;问题;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168-02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的网络信息化应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将“推进社区教育信息化”作为社区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分析互联网技术与社区教育发展现状,推进“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已经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互联网+”与社区教育的内涵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的发言,他指出,“‘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我们可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找到若干这样的想法。而怎么找到你所在行业的‘互联网+’,则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跨界融合并不是简单机械的叠加,而是一种创造、一种革命。时至今日,金融、商贸、工业、通信、交通、医疗、旅游、民生等越来越多的行业通过“互联网+”加迅速地发展,教育也不例外。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社区教育是一般是指在社区中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多元多层次地开展教育活动,使社区内全体成员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可以促进社区发展的教育。
   社区教育与“互联网+”有着高度契合性,社区教育的多样性、灵活性、互动性等优势在具有开放、平等、互动等特性的互联网和丰富的网络资源的支持下,可以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然而,刚刚起步的“互联网+社区教育”还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它的价值。
   二、“互联网+社区教育”的优势
   正如上文所说,这种跨界融合的结果是远超“一加一等于二”的巨大飞跃,对于高度契合的社区教育与“互联网+”来说,更是如此。
   (一)社区教育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数字技术获得更加多样更加便捷的学习载体和途径
   这里的载体和途径,并不单指网络课件、学习网站这种简单的单向通道。这些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有助于学习,但容易被学习者的时间精力、技术水平限制,效果并不是很好。相反的,微课、微信、微博、公众号、移动APP等形式,不但可以有线上线下的互动,方便答疑解惑,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真正使社区教育融入居民生活。
   (二)互联网在教学资源的获取和传播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社区教育因其教育对象的差异,在内容形式方面有很多不同的要求。互联网的共享性、及时性使得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得到较好利用,社区内几乎所有成员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的资源。
   (三)“互联网+社区教育”不等于现在的网络社区教育
   “互联网+”因为深度融合而产生了很多传统教育没有的东西,比如大数据。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很多事情都需要数字说话,具体的管理与操作也是建立在数据分析上。如果把学习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偏好,在此基础上的社区教育,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当下“互联网+社区教育”在实际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社区教育已经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但多是参照“互联网+学校教育”等的模式,没有意识到社区教育的特殊性,并不能完全适应综合多样的社区教育,尤其是基层的社区教育。
   (一)社区成员参与度有待提高
   这个问题的产生大概是有两方面原因:(1)部分人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2)因为部分社区成员不习惯网络操作,对这种新的教育方式接受度较低。前者将在第四部分给出几点建议,后者则需要提高社区成员的网络操作水平。
   (二)课程资源的生产与利用不够充分
   网络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社区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针对性学习,但课程资源不同。课程对资源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高质量的课程并不容易在网上迅速找到。
   (三)考核反馈制度
   不同于学校教育可以最终通过成绩来判断学习情况,社区教育学习成果的检验暂时还没有很好的检验方式。
   四、“互联网+社区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等六个特性。这六个特性反馈到“互联网+社区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上,不单要求教学方式、途径等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转变。
   社区教育的实质是加强教育与社区的联系,协调教育发展与社区发展的关系,走向学习社会化,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它的目标并非是培养高精尖人才,而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并实现社区发展。社区教育的核心在于服务,根本上是为了满足社区成员对教育平等和终身教育等各种不同教育的需求。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发展“互联网+社区教育”。    教育要以人为本、按需制定、因人而异、自主学习、快乐学习。通过大数据分析等途径,社区教育要更好地满足社区成员对教育的大众化、个性化需求,同时尊重每一位成员的兴趣,提供多种学习选择。
   (二)依托各种网络平台
   1.搭建和完善专门的网站
   设计专门的社区教育网站是很多地区已经意识到的事情,不论是资源共享还是信息公开,有一个专门的网站都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很多地区的网站设计流于形式,内容空洞甚至没有内容,并不能发挥到应该发挥的作用。这需要相关人员加强重视,搭建和完善专门的网站,使当地居民及时、迅速地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源。
   当前“中国社区教育网”的建设,已经为地方性社区教育网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模板,相较于后文的社交、移动交流平台和APP建立完善,应该算是比较容易的,但这并不说明它不重要。相反,一个官方的网站对于后两者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带动作
  用,甚至平台宣传和APP的推广都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这个网站。
   2.充分利用社交平台和移动交流平台
   微信、微博、博客、豆瓣等平台,不仅提供了交流分享的途径,也可以发展为很好的社区教育平台。当前,居民日常生活中对互联网和手机的依赖性增强,手机的功能也越发强大,两者结合便可以更好地服务社区教育。使用这些社交平台和移动交流平台是几乎不受时空限制的,而事实也确实如此,社区成员可以在地铁上阅读感兴趣的微信公众号的推送信息,也可以在午饭后登录微博看些时事热点。新技术提供的巨大平台,不应当只用于娱乐。
   教育者们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关注教学内容热点,并对热点进行解读,配以图片或音频,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参与热情;学习者们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进行实时交流互动、讨论和发表观点,充分利用这些平台的互动性和灵活性,将部分教育内容打散融合到每天的生活当中,使学习者在丰富生动的教学中,保持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开发并充分利用专属APP
   正如上文所说,当下“互联网+社区教育”还有很多不足,其中课程资源的生产与利用是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可以通过网站进行学习,但这种单向的灌输并不利于知识的接受,一来缺少互动与有效反馈,学习过程单调乏味,容易丧失学习兴趣,二来使用起来也并不方便。
   各类APP的蓬勃发展,为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式。APP界面简洁易懂,操作简便,功能强大而且针对性强。倘若社区教育联合相关公司一起开发专属于社区教育的APP,或在已有的教育类APP中添加社区教育板块,那不论是对于教育者还是对于学习者,都应该是喜闻乐见的一件事。
   对于教育者来说,可以按照APP提示将相关课程资源上传至APP相关分类,并通过打赏或资源下载等方式获得一定奖励;对于学习者来说,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等方式,迅速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并对资源进行评价。
   不仅是资源共享,这个APP还可以提供交流论坛。论坛里供学习者进行交流,也可以有教育者对疑难问题的解答。甚至考核问题也可以通过这个APP解决,相关教育者根据具体需要设置考核方式,标准可以是观看视频时长,几个小问题的在线考查,或者是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有价值的思考等等。
   (三)政府、学校和社会的支持
   社区教育是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的全民教育,在教育公平和终身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必要的资金政策的支持,政府还应当加强指导与监管。网络社会鱼龙混杂,“互联网+社区教育”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侵扰,需要相关人员加强监管,净化网络环境保证网络社区教育健康开展。
   学校教育是几种教育形式中相对成熟的一种,几乎可以说是教育系统的中坚力量,“网络+社区教育”也需要獲得学校的支持。其中,电大教育的参与更是一股强劲的助力。电大教育是我国网络教育的主力军,更好地发挥电大教育的作用,对于“互联网+社区教育”的发展,是有巨大推动作用的。
   “互联网+社区教育”的发展也需要社会的支持,比如与相关企业的合作等,从中可以获得一定的技术与资金支持。
   总之,“互联网+社区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各界各种形式的努力,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实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等.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Z],2016-08-01.
   [2]毛亮.“互联网+”时代社区教育资源有效供给路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5).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45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