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提高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写作水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小学教育中困扰师生的最大难题就是语文写作。笔者调查发现,现下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观点比较陈旧,表达不够优美、内容过于空洞”等问题。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向大家介绍几种实用的写作技巧,一方面补足中高年级小学生在写作系统知识上的漏洞,另一方面提升其语言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写作水平
  一、系统训练,全面提升
  一篇文章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标题,开头,主体,结尾。好作文一定具备“观点新颖明确、开头别致引人、主体论证充分、结尾画龙点睛”等特点。下面笔者将针对以上四部分提出四大策略,希望能给广大师生带来帮助。
  1.观点明确,立意新颖
  中小学的作文文体多以记叙文、议论性散文为主。但不管是哪种体裁,都要求观点明确,让读者读完就能够领会文章要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走向。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观点明确既是对一篇文章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写出好作文的必由之路。文章的中心观点切忌模棱两可、含混不清,学生要想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首先要具备很好的概括能力,其次要尽可能立意新颖。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着眼于日常的课本教学和阅读训练。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课本为载体,让学生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大义,一方面有助于其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速度;另一方面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当然,文章若要吸引读者,也不可 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一定要懂得为其注入新鲜血液,要立意新颖。学生若想写出观点独到、别具一格的文章,一定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课外阅读量。学生如果一味追求新颖,又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驾驭新题目,往往会离题万里,南辕北辙。这里推荐一种“对比教学法”来训练学生的作文立意。所谓“对比教学法”就是指老师给出一个主题(可以是一句话、一个故事、一个意象、一个词语),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写下3个以上的立意,并对不同的立意进行比较。以“种树”为例,有以下3个立意:(1)种树可以保护环境;(2)种树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3)我们就是一棵棵树苗,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立意(1)只是停留在“种树”的表面,二者是很直接的逻辑关系;立意(2)由“种树”联想到“保护生命”,在立意上稍有发散;而立意(3)就显得很深刻,把“种树”与“育人”结合在一起,由小见大、由此及彼,中心思想有了很大的升华,很新颖,也十分吸引读者。通过对比,可以直观感受到三种立意之间的差距,好的作文立意究竟好在哪,一目了然。除此之外,学生在审题的时候还要注意运用下面几种思维:执果索因、由小见大、由物及人。也可以写题记和副标题,进一步强调作文主题,但要注意题记最好引用古往今来的名人名言、经典语录,要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2.巧扮凤头,惹人眼球
  文章的开头对文章质量有很大影响。开头的主要作用是说明、解释标题,并给出中心观点、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因此开头决定了文章的脉络走向,还肩负着吸引读者的重担。这里笔者把作文开头比喻为“凤头”,旨在强调文章开头要优美、要动人。以一篇写“生活”的作文为例,其开头就十分精彩,如鹤立鸡群。文章是这样写的:生活如诗,诗意有尽情难尽;生活如茶,茶香满口情悠悠;生活如歌,歌到深处情难留;生活如酒,酒将醉时笑语盈。作者的这段开头如诗如画,令人赞不绝口,它有五大靓点:比喻、排比、诗歌形式、说理深刻透彻、表达形象唯美。实际上,巧扮凤头绝不是什么难事,它要求同学们具备丰富的语文知识储备,要善于运用丰富的表达技巧。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设问、反问;常用艺术手法:象征、对比、烘托、反衬等都是写作的基本功,学生平时要多学多练,由模仿到创新,才能在使用的时候信手拈来。
  3.扩大猪肚,包藏万物
  所谓“猪肚”,是对文章主体的代称。文章的主体部分篇幅巨大,内容丰富,就像猪肚一样,包藏万物。文章的主体部分的作用是充分论证作者的中心观点,并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逐步展开。学生在展开叙述主体部分时常常会遇到以下三个难题:第一,由于文章主体信息量庞大,学生很难把想要表达的内容有层次、有条理铺展开来;第二,缺乏素材,没有可以写的内容,因此很难达到规定的字数要求;第三,论证不充分,论据不足以很好地证明论点。鉴于以上三个难题,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应对措施:
  (1)厘清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作者思想情感变化、故事情节内在逻辑关系;
  (2)掌握叙事方式:顺叙、插叙、倒叙;
  (3)增加阅读量,多读记多摘抄;
  (4)训练两大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思维。
  做到以上几点,相信每位同学的习作水平都会有质的改变,从根本上提升写作能力。
  4.训练豹尾,画龙点睛
  之所以把文章结尾比喻为“豹尾”,是要求文章的结尾一定要有力度、有内涵,才能成为点睛之笔。结尾的基本作用就是总结全文、点明题目。如果要想拔高结尾的文学性与艺术性,那么需要运用表达技巧,以彰显结尾、突出全局。笔者总结发现以下几种作文结尾屡获好评:(1)能引发读者深思的结尾;(2)能升华主旨的结尾;(3)能首尾呼应的结尾;(4)有突转的结尾。
  从文章结构和内容来看,好的结尾要么是使全文行文结构更加严谨,要么就是能够触动读者情感和思考,或者是出乎其意料之外。
  二、多读多记,充实素材
  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高年级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缺素材,无话可说”已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教师应该着力突破的重点。教师要让同学们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作文源于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多观察、多思考,就能发现生活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就有事可写,有情要抒。日常生活是积累素材的一个渠道,课外阅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输入渠道。教师要多向同学们推荐课外读物,如名人传记、唐诗宋词、中外名著等都有助于学生积累素材。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语文功底和丰富的素材储备量,才能立意新颖、论证充分,而不至于跌入“无米下锅”的窘境。
  三、写作活动,以娱促教
  举办写作活动,旨在“以娱促教”。写作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写作大赛,也可以是针对某一板块的微写作,重点应该放在學生对审题立意、素材储备以及表达技巧的掌握情况上。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使课堂形式更加多样、氛围更加活跃,以便聚焦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听课效果。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历来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相对于城市小学,农村小学在师资和教学资源上相对匮乏,无形中又加大了教学难度。如何研发出一套高效实用的作文教学办法来提高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不让作文在其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中拖后腿已是当务之急。望本文能给师生们答疑解惑,帮助其渡过难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3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