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史料认知能力的培养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史料作为历史的载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初中生进行历史知识学习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在传授初中生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对初中生史料认知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笔者针对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初中学生史料认知能力的培养途径,希望有助于初中生史料认知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 史料 认知能力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02-02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应该充分的考虑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将史料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引子,引导初中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史料的阅读、理解,并从中提取到相关的信息,以此解决问题。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教师通常需要充分的把握史料教学与问题探究两个重要教学环节。然而,史料的内容较为繁杂,针对不同知识水平的初中生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历史教师应该以不同的形式运用史料,有效的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初中生史料认知能力的培养。
一、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学科自身具有着过去性、无法再现的主要特点,因此,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促使初中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较为抽象的历史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史料的运用强化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初中生史料的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并且还有助于提高初中生以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近几年,历史高考中的客观试题和主观试题逐渐的增加了史料分析类题目的比重。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的史料认知能力是教学的一项重点能力。
二、初中学生史料认知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深入運用史料,强化初中生的体验
在学习初中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脱离不开对史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并且这也是获取历史信息、掌握史实以及理解历史观点的有效途径[2]。据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初中生在理解文言文形式的史料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先秦的史料,其内容较为抽象,并且深奥。历史教师在运用这部分史料加强初中生史料认知能力培养时,应该引导初中生翻译文言文形式的史料,以此有效的清除文言文史料阅读上的困难,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史料解读能力,进而培养初中生的史料认知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将文言文形式的史料直接进行翻译,那么历史教学就变成了语文教学课堂,失去了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协助初中生去理解史料。当史料的内容涉及几个历史人物的言论时,教师可以引导初中生进行情景剧表演,以此深入的运用史料,强化初中生的体验。例如:初中历史教师在讲《伐无道,诛暴秦》一课时,可以组织初中生演绎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片段,组织初中生分别扮演陈胜、吴广、项羽和刘邦,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刘邦领导农民继续反秦斗争,最终以少胜多取得胜利。历史教师在引导初中生翻译文言文史料时,应该深入到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心理,以此更加生动的呈现出人物特点。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史料认知能力,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初中生个性化的发展,并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认真研读史料,准确提取信息
准确的提取信息是初中历史学科学习中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培养初中生史料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在引导初中生阅读理解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中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整合,并认真的研读史料,以此从中准确的获取有效的信息,同时运用所提取的信息结合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去论证或者说明相关问题[2]。历史教师在指导初中生准确提取信息时可以分五个层次进行:第一,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事件的背景信息;第二,从史料中提取关键词和重点句子,以此获取史料中的表象信息;第三,提出修饰关键词和重点句子的相关成分,以此获取延伸性信息;第四,结合问题,提取具有价值的信息;第五,从史料中提取具有一定内涵的信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师不仅仅需要传授初中生历史知识,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初中生史料认知能力的培养,以此提高初中生的历史素养,为初中生更好的学习历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贺.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积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J/OL].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10):79-80.
[2]魏正福.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史料知识[N]. 发展导报,2018(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5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