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铭记心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爱是人类的水恒话题,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关键,也是对孩子教育的基本要求。爱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爱,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向别人献爱心,懂得主动去关心别人。
【关键词】爱的数育 实践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06-01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有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爱。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庭中爱的中心,很多只知道被爱,却不知道爱别人,存在“惟我独尊”的倾向,具体表现:他们很少做家务,没觉得父母辛苦,也很少帮助身边的人,怎样让爱铭记在孩子的心间呢?
一、抓住契机,激发孩子纯真的情感
爱有许多方面,让学生学会爱与被爱,可以说贯穿了教育的整个过程,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形成健康的人格?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家人的爱》这篇课文,上课伊始,我首先设计了ー个与课文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小情节:
“孩子们,你的爸爸妈妈给你们洗过脚吗?”
“洗过!”“当然洗过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很好,你们很诚实。但老师想知道,你们有谁给父母洗过脚呢?”我话锋一转又提出了我的问题。
——沉默,教室里出现了我所预料之中的沉默。孩子们一个个低着头,一双双眼睛里写满了疑惑,一张张脸庞上写满了羞愧。
学完课文,我让学生静下心来想一想: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有行么想法?一阵沉默之后,课堂里七嘴八舌地交流开了。
“老师,我也很惭愧,我过生日从来就没有想到爸爸和妈妈”,“我也没请我爸妈吃蛋糕!”“我妈妈每天干活都很辛苦,可我光顾着自己玩,没想过要去帮她做点事情”……,孩子们从课文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不仅感受到父母的爱,还体会到自己的不足,知道了应当去关心和回报自己的父母,懂得向人献爱心,主动去关心别人。
二、从点滴小事做起,回报父母的爱
孩子的正确思想是灌输的,爱的种子是需要培育的,作为一名品社老师,我知道孩子只有感恩的心是不够的,还应该做点什么?
教学三年级下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后,我结合教材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父母平时的辛劳,让学生真正从心灵上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想一想该怎么样回报父母,启发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去。我布置学生完成一项作业:父母长辈生日时,你该怎么做?怎样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同时,提醒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行动和感受写下来。这次综合性活动,学生开展得有声有色,他们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纷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在之后不久的家长会上,家长们不约而同地说:“我的孩子这学期懂事多了,知道关心我了!”“孩子长大了!”
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重阳节等来临之前,我都会郑重其事地教育学生:这个节日的由来、过这个节日的意义,让他们知道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为孩子应该做点什么。是啊,当爱牢牢地扎根在孩子的心间,他们才是最可爱的。
三、化小爱为大爱,让爱心焕发光彩
当然,一个人的成长除了父母长辈的关爱,也离不开亲人、老师、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孩子懂得对父母长辈的爱,如果能把这种爱延伸到别人,不是能使爱的内涵更加丰富,让爱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吗?
记得我国杰出的少先队教育家张先翱说过:“只有讓小队活跃起来,少先队活动才能有真正的活跃。”在教学《来自社会的爱》后,我让学生开展游戏——假如我是盲人,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盲人生活的艰难。我先让学生用布蒙住限睛,分别扮演盲人走路、取东西、喝水、学习……,虽然学生仍处在自己非常熟悉的教室里,然而,生活中每天要做的事情却变得非常困难:喝水时酒了一身;东西找不到;字写得东倒西歪:东摸摸西探探,才走几步就跌跌撞撞的……“盲人太苦了!”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盲人生活的不易。接着,我让一部分孩子摘掉蒙布,去帮助蒙眼的孩子,在小伙伴的帮助下,蒙眼的孩子能顺利地走路取东西、喝水了,还能做游戏。通过体验,学生知道我们身边有些人有特殊的困难,他们需要有人帮助,而帮助别人也快乐自己,应该主动去帮助有困难的人。活动中还说明什么是盲道、消防通道,不要占用盲道、消防通道等相关知识。正像世界著名艺术大师贝多芬所说:把“德行”教给你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金钱。
爱的教育对孩子来说真是太重要了,让孩子感受到被爱,他们就会觉得温暖、快乐;让孩子学会爱别人,主动去帮助别人,自己会很自豪、骄傲,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