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标的革新要求高中阶段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相结合,既互相补充,又共同发展。并利于学生整体素质以及科学世界观、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形式各异,但将两者有效结合,会提升整体的教育水平。伴随着综合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成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高中思想教育的关键。本文阐述了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相关区分、策略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  德育  心理健康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064-01
  德育与心理健康于当代教育价值观中成为新阶段中的新态势,德育是有着潜移默化性质的教学,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为学生人生观的树立指明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本我,主要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主动的融入各类教学活动之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将学生的内在与外在相连接,在求同存异中有效融合,深化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1.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1.1两者的相关区别
  首先,引用理论出处各不相同,教学领域有差别。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为基础,而德育教育以思想道德规范为基础。其次,针对的主体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本我关注较多,运用多种方式将探究学生的内心活动,从进行良好观念的传授和不良意识的阻止,而德育教育面向于社会以及相关外部环境,促进学生通过自身的改变与社会形成稳定的联结,让学生于不同的层面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最后,教学立场的差异,心理健康教学时,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起到辅助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平等,两方以对话交流的模式,对各种主题的现象、论点予以表述,在此基础上,教师才可以起到真正的引导作用。但是德育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专业知识传输给学生,在权威教学中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客体,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不断进步。
  1.2两者的相关联系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有所区别,在一些形式上也略有区分。但是两者之中存在内部联系。德育教育为学生的各类社会性观念树立风向标,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對学生的本我进行研究探查,通过个人差异的解读来寻找教育方法。其中相联系的是德育教育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心理健康是德育教育成果的展现,二者互相促进。同时这两者的出发点都是以学生的长期发展为目标,尽可能的提升综合素养。两种教育模式在相互辅助的作用下指引学生设立健全的人格,学生在德育中形成正确的心理取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明确德育的发展方向,最终学生能够对人生、社会和自我有清晰的认知,在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高中阶段进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其他学科的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2.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策略
  2.1.家校结合社会角度,针对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
  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二所学校,家庭教育不可或缺。高中生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无法将两者有效融合。因此,学校在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需要与教师相配合,学校要与相关教育部门、社会公益性团体等合作,共同组织开展高中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邀请社会道德先进人物进行公益演讲,学校建立心理专业组织针对不同学生类型进行辅导,学校带来学生参与社区帮扶项目,例如保护树木,探访孤儿院,文明知识普及等活动,让学生在其中领会到德育教育的核心,并通过观察和理解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经过不同方面的支持培养优良的品质,提升思想水平。与此同时,教师应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设立家长委员会使家长合理参与到教学中,并及时转达学生的情况,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要更加注重德育教育,并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并与教师共议方法,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有效的融合。
  2.2学校创设实践情境,融入德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在教育融合的基础上,要创设实践情境,激励学生参加社会性质的活动。让学生在其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进行自我检测,审视当下自身的道德品质是否端正,心理是否健康,结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知识,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也鼓励将社会道德需求转化为自身拥有的品质,促进心理健康与道德素养共同进步。教师需要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细化到各类实践情境中,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锻炼学生心理素质时,加深对德育核心知识的感悟。在实际情景中教师合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德育教育中维护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夯实基础,指明方向。
  2.3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双向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双向整合,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育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德育教育中,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学并成为重要内容。德育教育能够使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相关方法,比如根据心理学的教学原理以及技巧来对学生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了解,以反映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而引导学生心理行为走向正确的道路,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其次,德育教育激励心理学教育更快速的发展。心理健康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德育教育的思维方式,在实践中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使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方法。最后,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融合点在于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建立提供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建立人格的桥梁,能够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人格特质,进行不同层次的影响,从而慢由外在特性转化为内在品德。双向整合的过程就是相互融合的过程层层递进,最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与道德。
  3.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内在机制的平衡,站在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自我意识反复强调,这种特质难以改变,这就需要德育工作在学生成长阶段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的心理达到健康状态,人格不断升华,继而道德层面也趋于上升,不但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后,也能够提升德育教育的核心素养。德育教育作为外部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与心理健康的发展结合,能够顺应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程度,从学生的内在角度出发,在规范行为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方向,有助于敦促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心理状态,在自省中前进。
  结束语
  上述观点表明,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需求,亦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因此,高中阶段教师在探究两者的联系时,也要找出相应的结合方式,在不断实践中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补互助,将中心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何文元.浅议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德育工作的融合[J].新课程(下旬),2017(03).
  [2]朱小兵.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实践探究[J].文存阅刊,2017(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6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