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探讨凝血检验和血常规检验的相关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方法:对本医院收入的50例健康体检者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7年04月至2019年02月,均实行凝血检验和血常规检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压脉带应用3min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对比压脉带应用即刻差异显著,离心后放置4h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对比离心前放置4h差异显著,标本放置24h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对比标本放置即刻差异显著,显示数据之间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检验和血常规检验的相关影响因素包含压脉带应用时间、离心后放置时间、标本放置时间等,需要针对以上影响因素予以积极控制,减少对凝血检验指标和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凝血检验;血常规;影响因素;控制方法
  凝血检验和血常规检验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检测指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检测准确性[1]。本文主要分析凝血检验和血常规检验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2017年04月至2019年02月本医院收入的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研究资料,年龄最大34岁,年龄最小20岁,其年龄均值是(27.36±3.15)岁;男/女是25/25。
  1.2 方法
  让健康体检者静息5min之后采取真空管收集静脉血,在应用压脉带之后收集静脉血,自首次进针起计时,在第3min收集静脉血,检测凝血检验指标、血常规指标。凝血检验指标检测收集2管血液,1管离心之前、1管离心之后各放置4小时予以检测。于标本放置即刻、放置4小时后检测血常规指标。凝血检验指标采取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指标采取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
  1.3 相关指标[2]
  分析不同压脉带应用时间对凝血检验指标、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不同离心前后放置时间对凝血检验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对比不同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等)表示成均数±标准差()形式,数值录入SPSS 21.0实行t检验,P<0.05,存在数据之间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压脉带应用时间对凝血检验指标、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压脉带应用3min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对比压脉带应用即刻,数据差异显著,存在数据之间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不同离心前后放置时间对凝血检验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离心后放置4h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对比离心前放置4h,数据差异显著,存在数据之间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不同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标本放置24h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对比标本放置即刻,数据差异显著,存在数据之间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凝血检验和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相关检测指标[3],能够对血细胞、白细胞、凝血功能状态予以反映,存在重要应用价值[4-5]。
  本文项目发现,压脉带应用时间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存在明显影响,离心前后放置时间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存在明显影响,标本放置时间对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存在明显影响。控制方法如下,依据规范要求予以收集血液,尽量减少压脉带应用时间,将血液标本放于2℃到6℃存放,控制离心前后放置时间,及时离心处理,并对血液标本及时检验,定期对检测仪器予以检修,保证检测仪器正常运转,依据有关规定及操作流程开展指标检测,提升凝血检验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凝血检验和血常规检验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压脈带应用时间、离心后放置时间、标本放置时间等,应实行积极控制,将对凝血检验指标和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减少。
  参考文献:
  [1] 胡贵锋,李俊杰,尹文等.急重症患者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检查对比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9):1043-1049.
  [2] 程龙,王才善,白旭明等.肝硬化失代偿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6,50(11):865-869.
  [3] 曾艳丽,高飞,魏君峰等.血栓弹力图评价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及预后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7,25(1):32-37.
  [4] 李晓英,侯允天.危重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的对比研究[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7,16(7):503-507.
  [5] 吴瑶瑶,徐武敏,黄筱燕等.不同采血方法对血透半永久导管华法林抗凝者出凝血指标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4):643-6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94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