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份收治患者5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在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原因分析。结果:不同保存温度结果对比具有一定差异性,分析不同保存时间结果对比发现在保存2小时的样本中,WBC水平保存效果相对于保存0小时样本显著降低,其中RBC(1012/L)、HB(g/L、PLT(109/L)等水平要相对于0小时样本来说数值要高,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義( P<0.01) 。抗凝剂浓度在2.8mg/ml中样本各项指标要高于抗凝剂浓度为1.6mg/ml中处理额样本,两组数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血常规检查中会受到患者因素、操作技术以及仪器因素等等因素影响,要根据实际状况强化沟通,提升管理,通过科学的方式规范血常规检验,进而提升检验精准性。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原因分析;解决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2
  在临床诊断中各种疾病,血常规检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辅助性手段,是血液检验中的基础方式。血常规检验主要就是对在血液中不同功能细胞的形态分布以及具体的数量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了解疾病类型,进而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1]。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误差问题,这些误差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给患者疾病诊治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笔者主要对本院血常规检验患者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常见误差原因以及策略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份收治患者5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区间18-68岁,平均年龄(34.28±11.52)。两组患者各项自然指标信息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分析对比。
  1.2 方法
  全部患者根据规范采集外周末梢血2ml,10ml静脉血,一共分为5组。在静脉血五组患者中,其中1组为采集后立即检验,2组、3组则分别放入到4℃冰箱中,在室温之下保存,4组、5组则分别静止防治2小时、4小时之后在进行检验。对于采集到的外周末梢血则要立即检验。通过血液分析仪进行监测,利用仪器配套试剂进行检验,根据规范要求以及说明说进行处理[2]。
  1.3 观察指标
  总结分析常见误差问题,分析患者不同采血位置、放置的时间以及保存温度、抗凝剂浓度等因素,了解各种因素对位、放置时间、保存温度、抗凝剂浓度等条件对血常规检验指标如血小板(PLT)、血红蛋自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以及白细胞计数(WBC)等参数的影响,根据状况提出解决策略。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 进行表示,通过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利用[n(%)]表示,最后通过X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保存温度结果对比
  2.2 不同保存时间结果对比
  在不同保存时间之下,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保存2小时的样本中,WBC水平保存效果相对于保存0小时样本显著降低,其中RBC(1012/L)、HB(g/L、PLT(109/L)等水平要相对于0小时样本来说数值要高,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3 不同浓度抗凝剂血常规监测结果对比
  抗凝剂浓度在2.8mg/ml中样本各项指标要高于抗凝剂浓度为1.6mg/ml中处理样本,两组数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3 讨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血常规检查中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操作技术以及仪器因素等等,患者因素主要就是患者在检查前用药状态、个体差异、生活环境以及运动状况等因素,这些监测结果与实际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
  根据血常规检查误差成因分析,分析合理控制误差干预的方式与手段:
  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在患者进行血液检测之前要与患者及时沟通,了解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与内容,确定检查时间、空腹状态等等,避免患者采血前用药。第二,要规范采血,进行血压监测人员技术培训,根据规范要求定期考核,规范采血以及检测人员各项操作,要规范操作流程,根据实施过程进行监测监督,重视临床采血过程质量监测,制定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第三,合理选择抗凝剂,规范应用,根据要求合理保存样本,要在2h中进行检测分析,在室温过高的状态之下要通过冰箱存储保存,在样本运送以及检测过程中要重视管理,避免振动,进而提升检测结果精准性;第四,规范仪器应用。要提升仪器精准性控制,根据规范要求在无菌条件之下进行处理检查[4]。
  综上,血常规检验要做好样本保存,合理控制时间,分析不同浓度抗凝剂,分析患者的实际状况以及因素,在临床上要提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提升操作规范性,强化医患沟通与交流,进而提升诊断结果精准性。
  参考文献
  王玉蓉.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2):22-23.
  欧阳苏卉.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0):149+153.
  姜帅,张林美.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方法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3):132-133.
  邓瑰丽.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1):148-1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69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