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電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甲组(对应导联ST段压低组)45例、乙组(无对应导联ST段压低组)61例,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性标志物水平。结果:甲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损伤标志物以及炎性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心肌损伤及炎性反应更加严重,需要引起临床重视。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压低;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缺血缺氧等引起的一种心肌损伤疾病,可并发一系列严重疾病,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危害极大,需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改善预后。ST段抬高是急性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上最常见且特异性的表现,其中部分患者非梗死区域对应导联ST段压低,临床报道其发生率在25%-65%之间,目前研究认为STD(ST segment Depression)与急性心肌梗死时的缺血或镜像改变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为此,本研究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治疗的10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心电图资料,以客观评价心电图STD表现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3月-2018年12月经我院诊断首发的10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②发病至就诊时间<12h;③患者自愿参与并表示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脑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②已接受溶栓治疗,目前没有心肌缺血症状;③发病至就诊时间≥12h;④患者明确拒绝参与研究。根据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表现将患者分为甲组与乙组,甲组(合并对应导联ST段压低组)45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59.70±4.22)岁,乙组(无对应导联ST段压低组)61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0.10±3.89)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当天均接受心电图检查,每隔4-6h复查一次,第2天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检查次数,心电图走纸速度为25mm/s,电压为1mV,选取心电图上ST段抬高表现最显著的,以对应导联J点后0.08s处,ST段压低在0.1mV以上作为ST段压低标准。两组患者均接受急性心肌梗死常规基础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扩冠、降压、降脂等,观察两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事件发生率、死亡率[2]。采用发光法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清肌钙蛋白(cTnI),同时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及自动血沉仪检测炎性标志物,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建立数据库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甲乙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甲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甲乙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结果对比  甲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甲乙两组患者炎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对比  甲组炎性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因冠状动脉急性缺血、缺氧引发的心肌坏死,临床症状以持续剧烈的胸骨后疼痛为主,大部分患者在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及休息后无法缓解,本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的同时也时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心肌梗死伴有明显的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对应导联ST段压低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分析其原因,在急性缺血缺氧状态下,心肌细胞的氧代谢受到影响发生障碍,大量K+内流,使细胞膜发生超极化,ST段回落下降,心电图上即表现为ST段压低[3]。既往报道显示该心电图表现与心肌梗死区域的镜面反映有关,不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一心电图表现并不完全与之有关,而是冠脉病变与心肌缺血所致,因此该表现具有一定的病理意义[4]。结合相关报道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1)梗死区域ST段上抬镜像;(2)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异常;(3)心功能严重低下,梗死面积大,心肌缺血明显加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甲组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心电图上无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乙组(P<0.05),提示伴有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情更加严重,发生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此外,甲组患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以及炎性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乙组(P<0.05),提示伴有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体内心肌损伤程度更加明显,炎症活动更加剧烈,因此对应导联ST段压低不仅反映心肌缺血缺氧严重,而且血循环内炎症反应更加明显。与不伴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患者相比,伴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体内受累血管可能更为广泛,心肌受损更加严重,炎症反应更为剧烈,因此临床需要重视对此类患者的监测及治疗。有些报道同时指出,一些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例如高龄、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与对应导联ST段压低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还需进一步证实。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不仅能够较冠脉造影更加快速、准确、无创的作出诊断,而且能够及时发现ST段压低的情况,因此与冠脉造影检查相比,心电图优势更为显著,在临床监测中需要重视心电图检查,结合心电图检查结果作出相应的治疗,尽早确定病情,开展针对性早期干预治疗,缩小梗死区域,改善缺血缺氧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5]。
  总之,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反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心肌损伤程度及炎症活动剧烈程度,临床需重视心电图检查及早期干预治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湘壹.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9):52-54.
  [2]魏宇淼,陈芬,邓珊,等.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治及预后价值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31(05):501-504.
  [3]兰元元.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段和T波演变与预后的关系[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64-65.
  [4]李蕾.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8):65.
  [5]陶涛,祁俊峰.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Ⅲ级缺血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Ⅰ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1):49-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95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