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价值分析探析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分析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情况时其心电图所对应的导联ST段压低的具体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院内自2016年1月~2019年2月止诊治的83例首发AMI病人并依据其心电图是否存在对应导联STD分组,对比两组的冠脉狭窄和并发症情况。结果:STD组患者的LAD、BCA、LCX、多支病变均显著高于非STD组(P<0.05);STD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以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STD组(P<0.05)。结论:AMI患者若伴随心电图对应导联STD,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显著上升,针对此类患者需高度重视并及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ST段;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此类患者的症状多数表现为循环功能异常、缺血、胸痛以及心肌损伤等,此类患者典型心电图特征为ST段抬高,并且产生对应导联的ST段压低(STD),通常认为STD产生和患者急性心梗产生时出现的镜像改变及缺血等因素有关[1]。本文将重点分析患者发生AMI时其心电图的STD具体临床价值。
  1资料及方法
  1.1常规资料
  抽取院内自2016年1月起,到2019年2月止诊治的83例首发AMI病人,依据患者的心电图是否存在对应导联STD分組,STD组:36例,男女性别比为22/14,年龄区间处于52~78岁,均值(60.3±0.6)岁,发病时间1~7h,病程均值(3.2±0.4)h。非STD组:47例,男女性别比为27/20,年龄区间处于50~79岁,均值(61.2±0.3)岁,发病时间1~7h,病程均值(3.3±0.4)h。两组线性资料比较,P均>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之后立即采取12导联的心电图监测,结合其病情给予18导联心电图监测,入院首日每4h监测心电图一次,次日可改为2次/天。选择患者心电图当中ST段抬高最显著1处,同时以该处所对应的导联J点之后的0.08s处,以及ST段压低>0.1mV为判定患者是否出现对应导联STD的标准。
  1.3评估指标
  (1)对比两组的冠脉狭窄的具体情况;(2)对比两组的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描述,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冠脉狭窄情况对比
  STD组患者的LAD、BCA、LCX、多支病变均显著高于非STD组(P<0.05)。
  2.2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对比
  STD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以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STD组(P<0.05)。
  3讨论
  AMI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危急重症,此类患者的病死率较高,其容易诱发心力衰竭、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等,若不能及时治疗容易导致死亡。通常认为冠脉功能异常是诱发AMI的主要原因,当患者冠脉功能发生异常时,其冠脉血供量显著减少,此时心肌由于缺血和缺氧而产生坏死,同时伴随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血清酶水平升高,为了进一步降低AMI疾病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对于此类患者需及早明确其梗死部位,同时针对性的给予治疗,帮助尽快重建患者血管通路,并降低心肌梗死的范围,同时需积极改善其血液循环[2]-[3]。临床中通常应用心电图来测定其对应导联ST段的压低状况,这也是此类患者早期确诊以及治疗中的重要指标,心电图检查具有操作便捷快速以及准确等优势。从此次研究结果来看,通过应用心电图监测在对患者ST段的诊断准确性中应用价值良好,并且通过对AMI病人开展心电图的对应导联STD分析有助于尽早明确诊断,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能够降低并发症及死亡发生风险,同时对于改善其预后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AMI患者若伴随心电图对应导联STD,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显著上升,针对此类患者需高度重视并及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尚澜,郭力鹏,于明珠, 等.心电图QRS时限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27-29.
  [2]马永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分析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和闭塞位置的作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103-104.
  [3]张洪君,黄旭明.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0):1656-16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7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