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民族唱法女声嗓音调节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一样,都是一门歌唱的艺术,演唱者要想唱好民族唱法,就必须掌握过硬的歌唱技巧,学会调节自己的嗓音。接下来,本文就探究民族唱法中女生嗓音调节的策略,希望能对相关演唱者嗓音技巧调节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唱法;女生嗓音;调节策略
  民族唱法是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民根据自己的爱好、习惯创造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歌唱艺术,民族唱法包括中国的说唱唱法、戏曲唱法、民歌唱法和民族新唱法四种唱法。民族唱法产生在人民当中,继承了民族声乐优秀的传统,在演唱风格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民族唱法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所以,要想唱好民族唱法,演唱者就要调节好自己的嗓音,为观众提供优秀的演唱节目。接下来,本文就详细阐述民族唱法中女生嗓音调节的策略。
  一、呼吸调节
  拥有科学、正确、合理的呼吸方法是演唱者唱好民族唱法的基础。呼吸就气,是我们发声的动力所在。在实际的生活中,任何一种唱法都十分重视气息。在民族唱法中,一般都强调“气沉丹田”,以此作为呼吸的支点。这种呼吸法要求演唱者一口气必须吸得深,深到肺的底部,同时还要稳得住,及要求呼吸要稳定有力。当一口气吸下来时,演唱者要下肋扩张,腹部向外膨胀,压迫横膈膜向下。这样,当小腹向回收时,就能产生较为强大的气压,将气息集中,从而准确、有力地把气息运往已经调整好的共鸣腔焦点位置,这样就能有效地调节民族唱法女生的嗓音。
  二、共鸣调节
  在演唱中说的共鸣,其实就是演唱者把声带发出的声音进行美化和扩大,使其具有泛音的效果,这样声音才会给人以丰富、悦耳之感。人体的发声器官共鸣腔主要分为胸腔、喉腔、口腔、鼻腔与头腔五部分。在民族唱法中,调整这五处共鸣腔体,对民族唱法女生嗓音的演唱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想从共鸣腔体调节女声嗓音,就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打开喉咙,用叹气的方法调节
  用叹气的方法,演唱者的小舌和软颚均需上提,而演唱者的舌、上下颌和牙关都能自然松开,这样就能使从演唱者喉咙发出的音调获得共鸣的效果。在训练時,演唱者喉咙打开的状态应保持在整个发声当中,当然,在演唱者发高音时,要想保持这种状态就比较困难了,但只要演唱者在平日里积极训练自身的喉内和外肌肌肉的能力,长时间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演唱者也要注意,这种训练方法要适度,否则就会影响到演唱者民族唱法表演的风格。
  (二)用稳定喉结训练的方法进行调节
  在平常的训练中,演唱者一张口,就必须下降喉结,并要将其稳定在此处,这样,演唱者的下咽管道就会被拉长,自然地打开喉咙的底部,从而调节控制演唱者的声带功能。如果这时候演唱者上提喉结,就会导致颈部肌肉向内压迫,缩小演唱者的下咽管与喉咙,影响到声带的肌能,无法充分打开会厌,影响到基音的共鸣,而且还会影响到演唱者气流的畅通,加重声带的负担使演唱者更易疲劳。反之,如果演唱者下压喉头,也会导致喉头部位的软骨与肌肉不能自如地调整自身声带的变化,这样也会影响到演唱者的发声。因此,在演唱者发声的训练中,必须训练自己的喉头,使其保持相对的稳定,始终让其处于最有利发音的部位与最良好的功能状态,而演唱者要想保持喉头的稳定性,解决喉结上提或下压的问题,可以用“O”和“u”的发音进行练习,这样长时间坚持下来,就会保证喉结的稳定性。
  (三)训练头腔的共鸣
  民族唱法的演唱者在刚学习时,往往只能使用单一的共鸣,这样发出的声音就会出现散、白、紧的状况,因此,女声的高音就会比较吃力,换声也会有痕迹,演唱缺乏艺术性。为了更好地调节女声的嗓音,提高她们的发声能力,就要让她们学会嗓音的调节,学会使用共鸣腔体的混合共鸣。笔者前文讲述的打开喉咙和稳定喉结这两种调节的方法,能把喉腔、口腔和鼻腔联合在一起。而演唱者的几处共鸣腔体中,鼻腔和头腔十分重要,演唱者的中声区以鼻腔共鸣为主,高音则以头腔的共鸣为主,低音则以胸腔的共鸣为主。在全声区内的训练中,嗓音的上行和下行就以此为原则,使五处共鸣腔体能够混合统一。在实际的训练中,很多演唱者无法统一共鸣的位置,有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一是因为演唱者调整使用的各共鸣比例不合适;其二是演唱者对头腔共鸣的控制不稳定。演唱者要想避免这一问题,就必须保证每个音符在发声时都要保持一定的头腔共鸣,这样才能将整个音域的共鸣统一起来。而要想保持头腔的共鸣,演唱者应多练习“哼鸣”,找出假声的位置,反复练习“i”的母音发声。
  三、声带机能调节
  声带技能是调节民族演唱中女声嗓音最重要的方式,在平时的训练中,演唱者必须训练自身声带在真假声的结合与声区的转换。根据相关的研究,人体的声带在发出不同的音高时,声带的振动具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低音时,声带振动的体积较大,人体的声带就会长而厚,呈全振动状态,发出结实、浓厚的胸音,也就是人的真声;高音时,人体声带的振动体积就会变小,导致声带被拉紧、缩短且变薄,只能作局部或者边缘的振动,振动的频率也会由小变大。声带的变化,就导致了人体声区的转换。当然,声带的生理变化是很细微且很复杂的,如果不经过一定的训练调整,人体无法自己控制声带的变化,这样就不能解决换声的问题,自然也就无法唱出高音。演唱者要想训练声带的真假结合,可以用“a、e、i、o、u”五个母音进行反复训练,这样便能逐步掌握自身声带变化的功能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呼吸调节、共鸣调节和声带机能调节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民族唱法中女生嗓音调节训练的策略,希望能对相关演唱者嗓音的调节有所帮助,增强其自身的基本功,为观众呈现出更优秀的表演。
  [参考文献]
  [1] 苏里娅·阿布拉.民族唱法中女高音的嗓音调节技巧[J].通俗歌曲, 2014,11:19-20.
  [2] 薛晓燕.民族唱法女高音嗓音调节的途径[J].大舞台,2013,02:41-42.
  [3] 方小燕.试论民族唱法女声的嗓音色彩调节[J].通俗歌曲,2017,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2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