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而优美的浪漫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纵观舒伯特的一生,是历经磨难的,但在这样艰苦的生活中他依然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美妙的,耐人寻味的作品,本文所写的这首钢琴即兴曲D899.Op.90是舒伯特的经典钢琴作品之一,淋漓尽致的表达了他的抒情性,他的这种强烈的抒情性格直接打开了浪漫主义时期最主要的风格并奠定了基础,舒伯特的这种独特的创作方法,背后世尊为:“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一般的存在。
关键词:舒伯特;即兴曲;浪漫主义
一、生平简介
舒伯特·弗朗茨·彼特(Schubert,Franz Peter)1797年于维也纳郊外的一个教师家庭出生,1828年11月19日因病在维也纳病逝,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纵观舒伯特的一生,他都是在贫困,穷苦的生活中度过。他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音乐作品,被后世尊称为“歌曲之王”,他优秀的作品为后人所学习,所崇拜,所敬仰,所追寻,成为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二、舒伯特即兴曲的创作背景
1827年,舒伯特身边热爱音乐的好友都断断续续的成家立室,这时的舒伯特感到孤独万分,这时再加之也没有固定的工作收入,日子一度艰难。这一系列的打击使他崩溃。极度糟糕的心情使他把希望都寄托再钢琴作品中,在作品中他仿佛打开了自我,仍创作出许多好听的歌曲。同年9月,D899.Op.90(四首)问世。即兴曲的出现使人们为之震撼,它的出现也开启了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小品的大门,他所创造的作品也常被誉为“此曲只应天上有”,优美,纯粹,使人为之动容,感动,并沉浸其中流连忘返,更为后来其他音乐家对即兴曲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三、舒伯特即兴曲D899.OP.90的演奏体会
(一)旋律的律动性
舒伯特所创作出的音乐受到了许多民间音乐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民族风格以及舞蹈的和韵律律动在即兴曲的主题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写法,使他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也使得音乐形象更加优美,动听,丰满。Op.90中的第二首的一个片段,右手先给一个音仿佛让人定下神来,紧接着加入一个三连音使人感觉仿佛舞蹈一般,左手一个音首先放下去再加之一个和弦,使听众不由自主的随之翩翩起舞,在脑海中可以想象那种活泼的舞蹈场景。
(二)旋律的流动性
Op.90中的第二首,由右手一个四分音符单音声开始,好像讲故事一般,让人准备细细品读故事。右手三连音由上至下由强至弱的跑动,如同一副山水画一般,绵绵不绝,犹如娟娟流水,细细品味,并且不想让它停下来。在作品的开始标有ligato(连续的),这里的表情术语也是舒伯特本人想對所有钢琴演奏家们所要表明的意思,在我们弹奏这首作品时,流动性,连贯性是及其重要的。
(三)清晰的节奏
在舒伯特所创作中的作品,对三连音的喜爱,在他所创作中的即兴曲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与解释,体现在单音或者是和弦,舒伯特所创作的即兴曲总能在某部分单一的节奏型中贯穿整首作品,使主旋律听起来更加生动,优美。首部与再现部中,右手三连音音阶的由上到下由弱至强的连续跑动,使音乐如泉水一般流入人的心里。及其具有魅力。
(四)声音的绵延性
在舒伯特所创作的这首即兴幻想曲中,左手的和弦并不难,但若是处理不好,就会显得声音空洞并没有可听性,那么我们在演奏这首作品时就需要我们对左手有很好的控制性,不单单是弹下去那么简单,声音要有弹性,大臂要稍微浮起,弹下去的音也不要按的“太死”,手腕跟着要一起转起来,胳膊也随之一起转动,切不可过于僵硬。
四、舒伯特浪漫主义的音乐特征
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一)舒伯特所创作的大多数的即兴曲源于自己的一时灵感,旋律线条较突出,歌唱性特征较为明显,为了使作品更加突出色彩性效果,他注重不断变化着的敏锐色调与和声的变换,以使得作品更加动听,耳目一新,以此吸引听众。
(二)舒伯特本人比较善于从大自然瞬息变化的细节中激发自己创作的灵感。这样一个伟大的作曲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了幻想性、抒情性、歌唱性于一体的耐人寻味的感觉,这样的音乐亲切感人,触动人心,感人肺腑。
(三)舒伯特本人所创作出的作品织体语言朴素而陈述手法丰富,犹如生动的瞬间刻画出心里的素描,给人以真挚亲切的心灵诗歌。他深邃的、忧郁的、敏感的内心在这里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使作品具有无与伦比,流连忘返的音乐美感。
(四)舒伯特本人所创作出的作品对音乐的流动性起到了很好的诠释。体现出作曲家本人内心对自由,对未来的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向往。这种音乐的流动性与歌唱性也表达了人们对当时生活的理想与满足。
五、结语
舒伯特的一生是短暂的,贫穷、疾病、孤独、使人不禁一阵心酸,心疼涌上心疼。他的一生也是精彩的,即使在这样的境遇下,他也不改初心,对音乐的热衷从没有停止,也依然用自己的作品抒发浪漫情怀。所创作的作品依旧纯粹,使人为之感动,拥有“歌唱般的声音”是钢琴家舒伯特对钢琴音乐的崇高理想。他所创作的钢琴作品也正是他为钢琴所写的这8首即兴曲和6首瞬间音乐把他的这种音乐思想表达的淋漓尽致,它们在钢琴音乐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也为后世对即兴曲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并为之学习。
[参考文献]
[1] 保罗·亨利·朗格 著,张洪岛 译.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2] [奥]约·奥·卢克斯 著,高中甫 译.舒伯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2.
[3] [法]米歇尔·奥纳海 著,刘建宏 译.舒伯特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2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