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化学分层教学,促进学优生成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提起“分层教学”,大部分教师往往会想到运用到“学困生”的教学中,但是“学优生”却由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成绩,成为整个教学中的“边缘群体”。笔者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力争在此文中,探究一系列针对“学优生”的“分层教学”方法。
关键词:分层教学;学优生;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7-048-2
所谓分层教学,是教师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把学生科学地分成不同群体并区别对待。恰当的分层策略能使这些群体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的本质核心在于“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合理分层,旨在让不同的学生在现有的学习能力基础上获得实质性的锻炼和进步,从而取得学习成就感,提高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一、化学学优生的现状分析
1.化学学优生面临的困境
通常化学学优生指的是:在普通教育条件下,化学基础知识(包括概念,性质,原理,公式等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化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的都较好的学生,并且在各次的测验中学业成绩在年级15%的学生。研究表明,这类学生在反应速度,学习记忆,学习习惯,自我监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普通学生,然而由于中国实行的“大班化”教育下,一个班级通常要四五十人,学生的化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策略上都比较倾向于针对比例较大的中等学生,课后也比较勤于督促学困生,而往往忽略了为数不多的“学优生”。据调查研究表明,至少有13%的学优生在课堂上从未受到过教师的提问,剩余的也仅是偶尔被提问。这种教师在课堂上的习惯性的“关注缺失”,往往导致大部分的学优生出现了“吃不饱”的现象,长期的知识需求不被满足,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出现学业成绩的下滑。
2.化学学优生的分类
笔者通过两年的带班经验,仔细观察分析了初中化学学优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化学学习方法,化学学习习惯,化学学习兴趣,发现在化学学优生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
一是天赋习惯完美结合型。这类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自学。化学基础知识扎实,应变能力强,通常能够全面,深入地分析化学问题,化学成绩稳定。
二是依赖于思维的兴趣驱动型。这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浓厚,化学思维敏捷,联想能力较强,擅长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对于化学课堂上常规的实验原理,现象,方法等知识点,记忆迅速,不需要课后二次记忆。但是此类学生通常学习习惯懒散,意志力薄弱,容易三分钟热度,情绪化,思考问题往往片面,不深入,化学成绩忽高忽低,不稳定。
三是天资平平的刻苦进取型。这类学生有着非常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擅长记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相对扎实。但是相对于前两类学生,化学思维力不足,应变能力不强,性格较为内向,对教师的依赖感非常强,思考问题容易钻牛角尖。一般测试中,成绩都非常优秀,但常常由于过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大考失误。
二、初中化学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三种不同类型的化学学优生自然在学习需求上也是大相径庭的,所以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还是在课堂习题上,化学教师都力求要实行恰当的分层教育,以此来满足不同类学优生的学习需求,切不可“不管不顾”,任其自由发挥,自生自灭。
1.教学内容分层
基于上述原因,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合理的分层。例如在学习“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这一节时,第一层的内容应该是纯净物的概念认知以及相对质量的求解,形如:牙膏中的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是Na2PO3F,它是 (“纯净物”或“混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是。第二层是形如“求该只牙膏中所含氟元素的质量?”很明显,这是在第一层内容上的一个发展,对于刻苦努力型的学生,只要掌握了“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求解,并尝试将其运用,那么这类题目可以迎刃而解,在课堂中通过习题的巩固将知识点逐渐熟悉,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融会贯通就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但是对于前两类的学生来说,由于思维敏捷度高,理解能力强,往往一点就通,这些容量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如果此时,教师不给予足够的关注,容易招致课堂的消极行为,长此以往,可能会减退这两类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前两层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增加第三层如:“问这只牙膏中的氟磷酸钠质量为多少?”较之前两层,这是利用元素质量逆向求解纯净物质量的过程,还涉及到混合物中的纯净物,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能有效调动起前两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如果不顾分层教学原理,一致让学生只掌握一二层的知识即可,那么前两类学生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和提高,反之,如果一致要求都掌握到第三层,那么刻苦努力的学优生可能会由于思维的障碍,反而对知识点混乱不清,从而导致更大的心理负担。
2.课堂提问分层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尤其对于化学这样一门由现象到原理的学科而言,大部分的教师都会采用“问题驱动”模式来推动课堂行进。教师提问时除了应该细心斟酌每个问题的有效性,更应该斟酌每个受问对象,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应该提出针对型的问题。例如,针对刻苦型的孩子,由于强依赖性,教师提问前因做好一定的引导和铺垫,问题要由浅入深,最好能多联系实际生活,让该类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应变能力和学信心。而针对前两类学生的问题,应该提高一些难度,并具有一定的发散性,以此达到训练该类学生化学思维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化学学习品质。
3.课堂习题分层
在一般的课堂中,教师通常会空出5~10分钟进行课堂巩固联系,而通过调查发现,这些习题仍然还是以比例较大的中等学生为主,题型常规,难度也偏易,主要目的在于是大部分学生尽快巩固所学内容,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优生通常留下一长段“课堂空白”,优于解题速度较快,通常在1/3的时间中就能全部完成,并且通常都全部正确。针对此种现象,笔者认为在课堂练习中也务必贯彻分层原则,做法如下:可以在课堂练习中,适量增加一些有挑战性的选做题,以便学优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至于这些题目的讲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个别提点,也可在课后单独辅导。另外,也可以请学优生到黑板上为其他同学讲解个别题目,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笔者相信,通过这些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到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同时也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在最大程度上发掘出化学学优生的学习潜力。
综上所述,提起分层教学,教师往往联想到的是学困生的差异化对待,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多对学优生的“关注缺失”,这些学生通常因为自觉让老师十分省心,甚至到忽略的程度。但是,尊重每個孩子的个性化差异,是每个教师都应铭记的教学原理,因此对待学优生我们同样要精心策划“分层教学”,实践证明,分层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是满足现实需求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优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乔希民,李军庄,杜卫洁,罗俊丽,刘晓民.基于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0(05).
[2]张炳生,张东萍.陶行知教学思想探析[J].教育探索,2009(11).
[3]李建华,张英伯.英才教育之忧[J].数学通报,2009(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5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