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体育留学生群体的全面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留学生相关问题的研究著述较为丰富,但关于中国体育专业留学生的研究成果较少。《留学生与中国体育发展研究(1903—1963)》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反复修改、补充而完成的。作者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查阅了这一时期180名体育专业留学生的资料,再现了这些体育留学生的“原貌”。该书选题新颖,逻辑清晰,材料翔实,行文流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当前体育留学教育、中外体育文化交流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留学生  留学教育  文化交流  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3(c)-0246-02
  2015年10月,咸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张宝强博士的《留学生与中国体育发展研究(1903—1963)》一书,正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书涉及体育学、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是留学史与体育史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正如体育学者郝勤教授所说:“中国的体育史学开始由传统的‘寻根史学’转向‘参与史学’,……在研究方法上,21世纪的体育史学将打破学科的壁垒和篱笆,更多地借鉴和采用社会学、人类学、哲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1]。”从全书结构看,作者通过纵向分析,凝练出体育留学生在清末、民国与新中国三个阶段特征,进而得出体育留学教育的发展规律;通过横向分析,总结出留学生在器物、制度与思想方面的贡献,并进一步了分析体育留学生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使命。
  1  价值取向鲜明
  1896年10月17日,一英国人在《字西林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梁启超翻译成中文为:“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外国人嘲笑中国人体质弱不禁风,讥讽中国人为“东亚病夫”。体育留学生为了改变中国在体育上的落后状态,他们出国学习西方先进的体育思想、技术,这也是他们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在清末,中国国际地位下降、西方文明全面崛起所造成的“势能”,使得由中国官方和民间推动的留学成为大势和可能。留学成为当时世界教育与综合国力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充分体现。同时,留学生群体在中国近代史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近现代中国体育留学生在中外体育、教育和文化交流史册上留下了重要一笔。体育留学生怀着体育强国的抱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的体育器物、制度与思想。他们是西方现代体育项目、机制与思想的引介者,中国传统体育借助他们的推介而“开眼看世界”;他们是推动中国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转向的探路者,中国传统体育由此“风气一新”,渐入全球化的“新时代”;他们更是中国近代社会综合转型的助力者,他们以引介外国体育的方式引导中国民众、社会和官方适应时代潮流,转变思想观念,改造生活方式,推动现代公民与民主社会的生成。
  作为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群体的一部分,体育留学生群体自始至终承担着时代使命,正如该书所言,“体育留学生先后承担了清末时期‘体育救国’、民国时期‘洗雪耻辱’、新中国初期‘体育强国’等三大历史任务[2]。”这是该历史群体和历史现象的鲜明特征。正是他们的积极探索,他们的成功与失败,艰辛与收获,迷茫与失望,经验与教训,使中国体育在探索中发展、壮大。
  民国时期,许多志士呼吁要重视体育。这表明体育强国之目标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萌芽于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中。1917年4月,毛泽东就在《新青年》发表文章称:“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3]。”在近代中西文化相遇、西方文明挑战中国传统社会的危局中,中国体育留学生群体如何主动汲取域外体育经验以改造中国体育,探索“中国体育道路”,逐步从被动引进到主动学习,从茫然无措到“道路自信”,细读全书,作者回答了这一核心问题。总之,一部体育留学史,是一部中国体育发展道路的探索史,也是一部体育留学生的爱国史。
  2  历史感深厚
  体育史是体育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既属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内容之一,又在历史学专门史的研究范畴之内。中国近现代体育留学问题首先是历史问题,作者解析历史的思路与方法,首先体现在他使用了大量难得一见的史料,从浩如烟海的近代报刊、档案、政府公文、教育公报与私人回忆录等资料中,挑拣爬梳出那段历史岁月中体育留学者的闪光人生片段,绘制出一个时代的探路者群体。
  作者从纵向上比较分析了这180名体育留学生在清末、民国与新中国初期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通过出国前、留学中与回国后三大类16项指标,解析了三个时期体育留学生的群体特征,再现了体育留学生的“全貌”。作者还横向分析1903—1963这60年间体育留学生在器物、制度、思想上的贡献,再现了体育留学生以切身行动践行“体育救国、体育强国”的理想。可以看出,体育留学生与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一样,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而不断奋斗的一个群体,是一个不为外界所熟知的一个群体。
  更具历史感的是作者使用历史分期的方法。作者根据大的歷史背景分别呈现了1903—1963间清末、民国和新中国初期三个历史时段的体育留学特征。时代造就了生命个体的处境与人生选择。如果不了解这三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历史时代,如果不了解救国、兴国、强国的大背景、总特征与主任务,就不能够深入了解时代洪流中体育留学生的特征和他们的选择。他们的选择既是个人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既是历史与时势的选择,也是代表中华民族未来前途的选择。作者以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作为叙事的一级标题来分析各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教育使命、留学者构成、留学概况,以及体育留学生群体对近现代中国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思想和大众体育所起到的作用,更有力地凸显了这一群体的历史地位。
  3  结语
  从总体来看,该书选题新颖,逻辑清晰,材料翔实,行文流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当前体育留学教育、中外体育文化交流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该书还存在一定的瑕疵,在此提出来,希望再版时或作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进一步完善。
  第一,参考文献的修整。参考文献的呈现,最好按“原始史料”与“参考文献”分类,以体现论文是建立于扎实的史料基础之上的;在分类的基础上将文献排类,以便检索;作者通过查阅繁杂的史料,在附录中列出了180名中国体育留学生信息,但同时也应交待各种表格信息的史料来源;参考文献中应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的篇目置于“参考文献”中的优先位置。
  第二,个案研究的改进。个案研究中以人物为单位叙事的“人生史”,可分置于正文主体部分的各时代体育留学的主叙事框架中,如果单列,似有“人物介绍”和“资料汇编”之嫌,未能充分发挥这部分叙事“历史阐释”价值,也未能更好地彰显“时代洪流中的个人命运”这一宏大叙事的优势。
  章开沅先生曾说:“历史是已经划上句号的过去,但史学则是永无尽期的远航。”阅读过程中发现该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能感觉到作者考证史料的细心与研究思路的清晰。对30万多字的著作而言,虽有个别的瑕疵,但瑕不掩瑜。总之,《留学生与中国体育发展研究(1903—1963)》是迄今学术界研究中国体育留学生群体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也相信作者会在此基础上为学术界奉献更多的佳作。
  参考文献
  [1] 郝勤.走向21世纪的中国体育史学—兼论体育史从“寻根史学”到“参与史学”的变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5.
  [2] 张宝强.留学生与中国体育发展研究(1903-1963)[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J].新青年,1917,3(2).
  [4] 章开沅.近代中国商会与市民社会研究的力作—评朱英著《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1):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