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网络游戏赌博案例分析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网络游戏赌博有了滋生的土壤,其中在校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赌博的毒害。文章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网络赌博案例的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和预防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帮助大学生从网络游戏赌博中走出来,回归理性生活。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游戏;赌博;案例分析
  一、网络游戏赌博:迷惑与危害
  “网络游戏赌博”,以营利为目的,利用现代化通信和网络游戏进行下注赌博,给幕后不法分子牟取非法暴利的一种赌博行为。赌资往往不直接与人民币挂钩,而是将钱换成虚拟货币,比如银子、金豆等,游戏玩家在游戏中用虚拟的财产做赌注,输的玩家失去作为赌注的虚拟货币,而赢的玩家除了拿回自己的赌注之外还能取得输家的赌注。这些“游戏”网站往往还设有随意交换虚拟货币、积分的平台,同时又有所谓“银商”收购或出售虚拟货币,使得网上的赌博游戏与现实生活中开设赌场赌博没有什么区别。
  它们披着网络游戏的外衣,有较强的迷惑性,让参赌者以为在玩游戏而深陷其中,以至输了十万、百万后方如梦初醒。更严重的是,由于网络技术本身的即时性和跨区域性等特点,参赌范围不断扩大,牵涉不同年龄、阶层人群,社会危害特别严重。近年来,网络游戏赌博已渗透到了大学校园。
  二、案例与分析
  1.案例
  本文选取某高校2015级王姓和胡姓两名同学参与网络游戏赌博被骗的两起案例。这两名学生从2017年开始参与网络游戏赌博,一开始两人投入的赌资不多,因为开始参赌从中获取了不少的营利,两人越玩野心越大,开始不断向虚拟平台投入更多的赌资。但是,赌博赚钱的想法并未如愿,两位同学反而连续输钱。糟糕的是,两位同学越输越想扳本,于是多次向室友和同学借了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不等的借款。因为有的同学以没有现金或生活费不多为理由拒绝,于是王同学和胡同学唆使被借同学通过蚂蚁借呗借款给他们去参赌扳本。最后,因为赌资都赌输了,并且数额巨大,多名同学找到辅导员讨要被借去的钱。这时,这两起网络游戏赌博事件才被发现,后经校方、辅导员、学生家长多方努力才得以解决债务纠纷。
  同时,经多方共同教育、劝导学生回归课堂听课,少玩手机网络游戏,辅导员定期监督,两名同学才迷途知返,戒除了网络赌博行为。目前,这两位同学都分别到实习单位实习,辅导员在两人实习期间与学生和家长保持着密切联系,持续跟踪与预防学生参与网络游戏赌博。
  2.案例分析
  在调查上述案例时笔者发现这两名参赌同学赌博上瘾的主要原因:
  一是课堂自我效能感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了个体在面临新的任务时是把它当作挑战加以迎接还是当作困难加以回避的态度取向[1]。案例中两位同学学习成绩都不理想,他们认为在课堂上听课听不懂,没有收获,自我感觉什么都不会,没有效能期待,自我效能感低下。于是他们选择了玩手机玩游戲,逐步坠入网络赌博的深渊。
  二是不当归因。韦纳(B.Weiner)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揭示出学生归因的一般特点,例如,学生将学业成败归因于不同维度的不同因素。如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2]。而Jones和Nisbett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行动者—观察者偏差的假设”,他们认为,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会做稳定的、内部的归因;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做外部的归因。
  案例中两位同学都认为自己课堂听课效果不好,听不懂课程主要是因为老师上课不够精彩,课堂趣味性与吸引力不够,因而迁怒于老师,认为自己听不懂课的原因是老师,结果他们将自己与老师、课堂对立起来,经常逃课或者不听课。他们在课堂上玩手机、玩网络游戏打发时间,用这种方式来麻醉自己,逃避现实,甚至想通过游戏赌博的方式赚取暴利。
  三是侥幸心理。案例中的两位学生表现出了玩网络游戏赌博的大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这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能存在偏差,网络行为也存在偏差。在网络监管存在很大的漏洞,尤其是网络游戏赌博和网络借贷没有门槛、没有要求和任何条件的情况下,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大学生,有少部分会铤而走险,会陷入网络游戏赌博中,甚至难以自拔。由于国家相关的法律条款还不够完善,对网络放贷和网络参赌都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意志薄弱的部分大学生便侥幸认为赌博是自己的事,既可能赚钱又不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三、应对措施
  首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让他们的大学生活充实起来,帮助他们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远离网络赌博。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择业观。
  其次,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面对挫折与逆境,要学会分析原因,特别是做正确的归因,学会先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寄精神寄托于网络游戏甚至网络赌博。尤其是对待学习问题,引导学生多从自身找原因,少将原因归结为教师、同学、学校或课堂管理等。
  再次,加强课堂管理,打造“金课”。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在课堂管理方面和学生“约法三章”,用校规校纪和具体班规把学生“圈在课堂、留在书中”,授课方面教师要精心备课,把“干货”教给学生,采取有效的授课策略,形成别具一格的课堂风格,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懂、愿意听、还想听,让课堂本身吸引学生。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缺乏学习动机,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较低的自我效能感。通过打造“金课”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信,无暇玩手机与网络游戏赌博。
  最后,加强网络监管、打击网络借贷犯罪。要对网络平台进行严格的把关审核。对于网络游戏,以暴利赢取利润的网络平台要加以严打和监控,防止更多的青少年和大学生被骗,还网络平台一方净土。对网络上各种服务营利平台加以监管和监督,对违法行为加以严惩。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网络游戏赌博、网络黑贷款,建议国家在网络监管上制定相应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对触碰法律的不法分子要严惩不贷。
  参考文献:
  [1]高申春.论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J].外国教育研究,1998(6):1-5.
  [2](美)伯纳德·韦纳.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M].林钟敏,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