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斟句酌品诗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范式阐释】
钱锺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提及“中国诗是文艺欣赏力的闪电战”,中国古典诗歌篇幅普遍简短,源于中国汉字本身的特殊性。每一个汉字都会携带一则故事,它们也犹如多种色彩,绘成一幅幅或恬静、或悲重的画面。因此篇幅短,丝毫没有影响意绪的延展,也没有影响情感的抒发。“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
但是,古典诗歌距离现今时空久远,缺少同样的生活环境,高中生们若要真正欣赏诗歌就需要从最直接的信息——语言入手。据此,笔者在教学中着重字句斟酌来进行古诗词欣赏。
一、赏读(重音韵格律)
我国古代诗歌是和乐而生的,它的发展成熟都离不开音韵格律的影响和限制。虽然现在应和之乐已消逝在时间之河中,但是诗歌语言的平仄抑扬仍然谱就它的音乐美。葛先兆在《汉字的魔方》中说:“平声清扬而迂缓,可以暗示平和的感觉,仄者重浊急促,常常象征了凄迫的心情。”流于唇齿的回环之音,也恰恰是心中深情的诉说。
诵读是体会诗歌的最直接方式,也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方式。优美的诵读,是打开诗歌欣赏大门的第一把钥匙。诵读,不仅是认识字词,也不能是“闭口读”,而是应该大声朗读,将一个字音读准、读圆。
在高中诗歌诵读中,教师应该起到示范作用——领读和范读,还需要相机适当地为学生补充一些诗歌韵律的知识,及时校正古今读音,把握节奏的缓急,反复诵读,让学生与诗歌拉近距离,产生亲密感。
二、赏画(绘意境画面)
赏画,就是通过字词来欣赏它绘制的意境画面。西方学者曾经惊诧:汉字就像一幅幅连缀起来的画面,保留着鲜明的视觉印象。因此每个汉字都是独立完整的,有时并不需要上下文来确定它的所指。正是由于如此画面感强的语言系统才让诗人将自己眼见的五彩缤纷的、冷暖动静的生动世界,穿越时空,传递给后世的欣赏者。
在诗歌语言画面感的欣赏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读画面,地点、时间、色彩、形状、状态、位置、视角、感官关系等,都可以通过字词来联想衍生。循序渐进,认识到呈现在面前的不再是一维平面的字词,而是具有三维立体的意境空间。感受字词的温度,走进与诗人同频的环境。
三、联比(对比推敲)
詩歌含蓄的表情达意,也造就了它的表述远远不同于一般的散文,它会出现省略,也会出现倒装,更会出现非常理的陌生化现象,所以仅仅凭借生活体验,依然不能真正抓住诗歌语言的精髓。不过,诗人在创作中也会出现心理惯性。在一些表现意象画面的实词上,诗人们都会互相借鉴和继承,此中也有异同之处,师生可以对同类诗歌语言进行联系和对比,加深对语言的意趣感受。
四、品情
对诗歌语言欣赏的逐层深入,也就让潜藏深埋其中的“无穷意”,冲破言辞凝练表达,最终不加限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更直接地触摸到诗人思维情感的本相,才可以更加纯粹地与诗人达成共鸣同频。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量的诗词积累,但是时代变迁很难让学生真正准确地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另外,每接触一首诗歌,都不会有很详尽的背景注释,若学生对诗词的欣赏过度依赖于此,可能就会失去自主欣赏的能力。因此,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字斟句酌来品味诗歌。
【案例呈现】
曲径通幽境
——《蜀相》语言教学
【教学片段一】 赏读(重音韵格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曲《临江仙》让我们回想到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很多英雄人物,其中诸葛亮是不得不提的。同学们,请用一个词来评价他,你会选择哪个字呢?毛宗岗曾用“智绝”来评价诸葛亮,料事如神的他的确是智慧的象征。饱受颠簸之苦的杜甫在成都暂得安闲,来到蜀地祠堂,他会看到怎样的诸葛亮呢?我们一同从《蜀相》中了解。
杜甫的沉郁顿挫诗歌风格得益于他的七律,不但内容深刻,同时格律整齐,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历史中的佼佼之作。
学生单独诵读,并且由其他同学来把握七律诗歌的节奏。
教师指导:律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节词语或者词组,由此七言律诗的节奏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
学生自由朗读,去体会音韵的变化规律。教师引导,在读准节拍的基础上,也应该注意字音的平仄变化特点,诵读时每一节拍的后一字遇到平声可以适当地延长舒缓,遇到仄声可以稍作暂顿低沉。
再由一位同学示范诵读,让学生们感受诗歌抑扬顿挫的韵律特点。
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不同之处。
教师引导:诗歌感情抒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诵读,通过诵读可以让听者心灵触动,正如《前赤壁赋》中会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共鸣效果。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叹惋的。既然如此,我们真正用情诵读是需要如何去读呢?应该读出“幽咽泉流冰下难”,读得缓慢,读得深沉,读得感伤。
【设计目的】 诵读是用声音接触诗歌的最好方式,循序渐进,让学生对诗歌语言慢慢由陌生转而为亲切。另外,多次诵读,让字词在头脑中经常徘徊,初步形成了意境画面的大体轮廓,为之后的诗歌理解和情感把握做好准备。
【教学片段二】 赏画(绘意境画面)
七律诗歌整体结构工整,完全符合“起承转合”的特点。本诗题目为“蜀相”,起句当会点题。首联中“丞相祠堂”即是如此,但是“寻”字意味深长了。这一目的明确的动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足以体现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向往之情,也寄予了作者对诸葛亮的缅怀追思之情。
动词“寻”虽是很普通的日常用字,但是指向目的明确,暗示性很强,动作和情感皆绝无旁骛,一心在诸葛亮。设置问句,没有正面作答,不过也引出下句“柏森森”的肃穆之境,曲径通幽,意在深处。
【设计目的】 行为心动,任何自觉的动作都是深藏心底情感的厚积薄发。引导学生注重诗歌语言中动词对情感抒发的作用。 重点研读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历来被认为是名句。为什么呢?
教师引导:颔联紧承上联,来具体描绘祠堂之景,“阶”“草”“叶”都为春色常有之景,繁茂润泽,葱茏绿色。“黄鹂”之音间或传来,婉转清脆,好一幅清新明丽之景,正所谓“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唯一有区别的就是“自”与“空”,“自”为独自,“空”为“徒劳无用”,这二字,情意反转,赏心悦目顿时全无,只留无人欣赏,满心哀叹。
【设计目的】 学生通过“映阶碧草”“隔叶黄鹂”可以感受到名词带来的意象密集化,更加凸显春意盎然的画面立体感。“自”“空”两个虚词的对称使用,“独自地”“徒劳地”,绝对不是画蛇添足,虽不是增加意象画面感,而是让情感得到升华,将诗意延伸,没有停滞在一个平面上,是转折,也是递进,引领诗人“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教学片段三】 联比(对比推敲)
一字之差,意境情感却失之千里。这绝对不是杜甫偶然所为,比如,“空”字也成为诗人的常客了。有关的诗句还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空”字着诗,或悲痛,或闲适,或空灵,都并非全空,反而延长了诗人的情感长度,加深了思绪的深度,同时也增加了读者对诗境画面的留白和想象。
【设计目的】 在字词上联系比较,不可以断章取义,可以避免就诗论诗而造成视野受阻。对比联系让学生“走出来”,在更高的角度感受意境画面,從而也可以更加全面地去体会诗人感情,也不会被诗词本身言辞表述的省略和倒装所迷惑,而走入“死胡同”。
【教学片段四】 品情
以“慕”及“憾”来总结颈联、尾联中诗人的情感。
教师引导:颈联对仗突出了诸葛亮的才德兼备。三顾茅庐定计天下,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开创蜀汉,辅佐后主。颈联中短短14个字,三组工整对仗的词语,展开的是一幅历史的画卷,每一字词都是历史上一段难以磨灭的史实和贡献,无不凝结了诸葛亮的心血。
引导学生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诗人对诸葛亮的感情。
“慕”得以施展才华,“慕”彪炳史册的功绩,“慕”鞠躬尽瘁的忠心。
历史车轮不停息,昔日斯人已往,留下的还有“出师未捷”的遗憾,英雄之间,惺惺相惜,这也触动着杜甫郁结于心的壮志未酬的“遗憾”,“泪”中饱含着对先贤、对自己的“憾”。
《蜀相》授课中,赏读(重音韵格律)—赏画(绘意境画面)—联比(对比推敲)—品情依次进行,完整有序,且每一环节都没有离开对诗歌语言的斟酌和探讨。赏读重点是朗读中体会诗歌的平仄韵律变化,赏画中以动词和名词等实词来显示情感倾向和意境完整性。联比侧重于虚词对情感延伸的作用,虚词不是诗歌表述中的“废词”,相反是情感变化的驱动器。最后利用字词来收束,点睛诗歌情感。层层深入,再加之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诗歌就不再是学生望而却步的荆棘珠宝,而可以成为生活中的魔法杖,点化每日纷乱的烦琐小事为充沛丰盈的诗意生活。
【课堂反思】
过去讲解诗歌,总是不得其法,自己陷入迷雾之中,教学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学生懂的过度解读,学生不懂的却只字未提,学生对欣赏品味也疲于应对,更没有任何诗意的美感。
后来有幸聆听了董一菲老师的诗歌授课,才通晓了诗意的真谛,笔者更欣赏董一菲老师对诗歌语言的敏锐把握,在她的解读中,诗歌语言都真正“活”了起来,成为一幅幅画面、一篇篇故事。正如她所说的“汉语是最适合来作诗的,精工、精致、静雅,富有音韵美”。经过不断的摸索学习,笔者慢慢总结出诗歌教学的方法,不过仍然有很多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
1. 夯实专业知识,不停地学习,也不停地实践。对语言字词的诵读、联系对比方面,自己把握仍然不够准确,这都暴露了自己专业知识学习的不扎实,这也更加激励自己。
2. 广泛阅读,多多积累,提高诗歌解读的能力。董一菲老师曾说:“语文学习重在积累,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要有量的累积。”学,然后知道自己的不足。笔者现在教学中最大的不足就是阅读量和写作量不够,因此今后会在此多多用心,钻研探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