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开发区改革与创新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年来,黑龙江省开发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发区数量、结构布局和发展质量变化明显。但阻碍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思想保守、创新力不足、产业层级低、金融工具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研究分析,提出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激活创新动能、提升营商招商、增加融资渠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12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4-0014-02
经过20多年开发建设,黑龙江省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龙江特色的园区建设发展之路,已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最快、吸引外资最多的产业集聚园区,是黑龙江省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地方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一、开发区改革与创新基本情况
(一)开发区建设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开发区大力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十大重点产业,着力构建“龙江丝路带”,突出开发区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不断优化整体布局,实施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全省开发区数量和发展质量明显加快,区域经济战略中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据省发改委消息,2018年发布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18年第4号)中,共包括2543家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52家,省级开发区1991家。黑龙江省有90家开发区纳入《目录》,开发区数量居东北地区第一位。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6家,包括哈尔滨、哈尔滨利民、宾西、双鸭山、大庆、牡丹江、海林、绥化等8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3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哈尔滨、绥芬河等2家综合保税区,绥芬河、黑河等2家边境经济合作区,中俄东宁—波尔塔夫卡互市贸易区;省级开发区74家,基本覆盖全省县级以上城市。
(二)改革和创新取得的成效
1.出台指导性文件,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工作,把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省内多部门通力合作,解放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起草的《关于黑龙江省开发区优化整合的实施意见》、《关于黑龙江省支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使用财政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关于促进金融服务开发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三个文件,报请省政府同意,于2018年8月9日经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实施。这三个文件已成为黑龙江省开发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提出了具体任务目标,指明了发展方向。
2.构建配套评估体系,推动工作落稳落实。继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出台后,为客观反映全省开发区发展现状及体制创新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科学引导开发区转型升级、争先创新发展,制定了《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分类考核评价办法》,已报省政府批准。经省统计局批准,制定了《全省开发区统计制度》并下发,同时开发了配套的开发区统计软件。通过统计数据可以更直观了解各地开发区工作开展情况,便于政策调整和决策部署。
二、开发区改革与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发展规划,思想解放不足
黑龙江省开发区建设已经进行了20多年,但由于缺乏全省开发区建设整体规划对各地市进行指导,导致开发区建设一直徘徊在初级建设阶段,尚未形成有规模、有成型产业集群、叫得响的开发区。与开发区建设成绩斐然的其他省市相比,省市各管理部门在理念、观念和体制创新上存在巨大的差距,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和开拓进取意识不强,缺乏敢担当、敢闯敢试的精神。黑龙江省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一直是多头管理,机构也是沿用计划经濟模式进行运营,机制的不合理束缚了开发区的手脚。开发区独有的人事薪酬、招商引资、行政审批“放管服”等相关领域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配套政策尚未出台,令开发区相关改革和创新推进工作无法开展。
(二)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黑龙江省开发区规模和布局普遍存在缺乏战略定位、小而散、设计规划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区内产业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现象普遍。科技创新能力弱,成果少,创新“领头雁”作用不明显。开发区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主导产业,工业产值和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功效贡献率较低,没有真正发挥出开发区产业集聚、引领发展的作用。
(三)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有待提高
黑龙江省以往每年对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都不是特别高,同时在资金分配上存在“雨露均沾”现象,对重大项目、重要产业、重点改革和创新等倾斜与支持力度不强,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现如今,金融产品和融资方式种类繁多,但黑龙江省财政对开发区建设的支持方式则比较单一,多是简单直接的资金支持,且由于地方财政的限制,资金扶持的规模也不能满足发展建设的需要,缺少多渠道、广维度、多元化的扶持融资方式。
三、开发区改革与创新对策建议
(一)解放思想,推进相关政策落实
1.要加强统筹协调。按照2018年出台的三个指导性文件中明确的发展目标和牵头部门责任,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政策实施,确保开发区改革创新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更新观念。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赶超意识,学习发达省市的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地复制推广。通过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发达省市开发区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源于思想解放,敢为人先的精神。这些开发区通过不断摸索实践,改革创新,根据自身的特点,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跨越式发展之路。要以“两高联动”强化创新驱动,以“三大改革”提升政府治理,全面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示范平台建设。在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体制机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方面探索创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在国家级开发区全面推行,在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试点推进。
(二)确立主导产业,提升创新动能 未来开发区要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引导和推动相关产业向工业园区、向专业智力密集的区域集聚,着力加强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土地节约使用、资源集约利用和污染集中治理,培育一批在自主创新、品牌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世界高端制造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全省各开发区进行产业规划时,要超前思考:规划想得多,想得远,整体布局;开发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将建设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开发区作为发展目标。应着力构建本区产业发展体系,围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及以知识产权为特征的创新创意产业,研究产业布局和定位,制定产业标准和产业体系,明确发展目标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集群化、标准化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淘汰落后产能,对耗能高、有污染、附加值低的项目,即使投资额再高,也坚决拒之门外。如:棉纺、印染、造纸、以及“三来一补”等项目。发展新经济,创造新供给,形成创新集群,建设绿色工厂,建设生态园区,谋求开发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改革创新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
1.加快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开发管理体制架构。探索开发区内“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精简机构,构建大部门制工作格局,加强事中事后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电子政府”,普及“数码办公”,降低服务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有条件借鉴发达省市的成功经验,如苏州工业园区在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中主要采取:互联网行政审批+项目建设电子踏勘;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基于不同服务对象的分类服务模式;推进“办税一网通”税收管理改革等。做到三个为:为企业发展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为改善投资环境服务。做好三件事:给政府补位;给国家补缺;给企业雪中送炭。
2.加快干部管理和薪酬制度改革。明确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管委会职责权限,除管委会领导由相关部门任命外,赋予开发区在自主设置内设机构、人员聘用、确定薪酬、绩效考核等方面职能,避免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增强用人的灵活性,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四)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2019年3月1日起,《黑龙江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全省正式实施。这是黑龙江省第一部系统性的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法规,彰显了黑龙江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全力推进“放管服”,按照哈尔滨必要率先做到,其他市地分步推进,以下放为原则,以不放为特例,将能下发到开发区的审批事项全部下放到位,试行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相对集中一个部门行使行政审批权,实行一个窗口管受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建立完善招商促进机制,打破产业梯度,转换惯性思維。通过体制改革、机制改革、手段改革、模式改革、措施改革等手段,积极推行产业链招商、环境招商、质量招商、专业化招商、委托招商、“互联网+招商”、合作招商等新模式。加强招商项目的筹备、管理和评析,建立招商项目库,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提高招商引资技巧,做到为了招商,少提招商;为了引资,少谈优惠政策;善于抓住投资者的“兴奋点”。招商引资过程中切忌互相削价竞争,以邻为壑;当面承诺背后食言;急功近利,为招商破坏生态环境和历史遗迹。
(五)金融创新,完善投融资平台
推动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改变“资本结构单一、融资渠道单一、激励分配约束机制单一”的状况,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撬动、社会多元投入的方式,筹集科技创新资金,如通过政府专项扶持资金、企业自筹资金、社会及市场资源资金、创投基金等多种渠道。推进中俄跨境人民币结算新业务试点,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创新业务,推动地方金融市场体系形成。多方式,多渠道、广维度的设立支持开发区基础建设和产业扶持专项基金,破解开发区基础建设和产业扶持融资难的问题,推动开发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晓滨,侯曼泽,邹宇.黑龙江省开发区提档升级的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2017(10).
[2]方伟,李静会.深入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实验的思考和建议[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8(1).
[3]勒川.智囊谈:发挥智库作用,共谋创新发展[J].中关村,2017(5).
[责任编辑:王凤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8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