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年来广西特色小镇的培育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广西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从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来看,虽然各小镇彼此间的风格迥异,特色产业类型也不一样,但都注重立足本地优势产业深入发掘特色产业链;打造小镇特色文化,培养小镇居民和游客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依靠创新的力量推动小镇主导产业发展。但在广西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中存在着盲目开发,缺乏特色;企业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小镇未能有效构建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基础设施落后,服务功能并未凸显等问题。因此,广西应当因地制宜,认真从挖掘小镇特色,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搭建创新平台提高创新能力,塑造小镇特色文化,着力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特色小镇;广西;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4-0024-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ulti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in Guangxi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the province.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at home and abroad, although each town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they all focus on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chain based on local superior industries, creating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of small towns, cultivating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identity of residents and tourist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ading industry of small towns by relying on the power of innov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in Guangxi, such as aimless development and lack of characteristics, weak innovation 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failure to effectively construct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model, backward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 function and so on. Therefore, Guangxi should take measur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earnestly ta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towns, introduce a number of strong leading enterprises, build innovative platforms to improve innovation ability, shape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of small towns, and strive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with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town, Guangxi, innovation
  2014年10月,特色小鎮的概念在云栖小镇被首次提及,并在201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一批聚焦七大产业,并兼顾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而在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到2020年培育出1000个各具特色的特色小镇,以此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
  2017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广西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广西要培育30个左右国家级特色小镇,100个自治区级特色小镇,来推动广西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截止到2018年9月初,广西已申报成功的国家级特色小镇共有14个,区级小镇(加上国家级特色小镇)有45个,极大地促进了广西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加快广西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的意义
  特色小镇并不等同于传统行政区划上的小镇,也不是一种单纯的产业园区,特色小镇是城市化发展特定阶段产物[1],是以自身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导,集休闲旅游、当地特色文化、创业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发展平台。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寻求地方特色,合理配置地区资源,实现区域良性发展。特色小镇在形态上追求“小而精”,在内涵上凸显自身的特色,在区域内带动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塑造小镇文化上烙下创新的印记,在人与自然上讲究和谐相处和保护环境。   (一)促进广西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是特色小镇的根基,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便是以某一优势特色产业作为依托,带动与主导产业相关的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产生联动效应,彼此促进、相互发展。当前,广西很多企业分布较为分散和零乱,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没有足够的信息交互,上下游企业没有形成一条联系紧密的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未能完全凸显,导致产业结构转型过慢,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特色小镇所产生的产业集聚效应,使得广西各产业链相关的企业间的交流变得更为频繁,企业之间的信息孤岛也随之消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加紧密,由此减小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企业作为特色小镇的主体,企业的良性发展能够促进特色小镇的市场化运营,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因而能够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推动广西旅游业的发展,保护当地民族特色文化和建筑
  广西14个已申报成功的国家级特色小镇中,其中过半的小镇都以旅游为主导产业,说明了广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极具地方特色。如位于柳州市鹿寨县的中渡镇,历史悠久,文化源长。境内不仅有响水瀑布、鹰山、东岭、香桥、洛江等瑰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有如武庙祈福、百家宴、庙会等传承悠久的洛江文化。还有位于河池市宜州区的刘三姐镇,据传为刘三姐的故乡,镇内风景旖旎,民族风情浓郁。小镇管理层把特色的刘三姐文化和独特的石灰岩岩溶地貌,糅合成一体,勾勒出一座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旅游型特色小镇。由于特色小镇对于环境要求较高且兼具旅游功能,因此,建设和发展特色小镇,能够完善当地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广西区内旅游资源更为高效的整合与利用,打响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招牌。
  (三)保护广西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
  独特的小镇文化,不管是否是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都对游客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甚至成为某一区域的旅游黑马[2]。广西区内少数民族众多,光是世代居住的少数民族便有壮族、侗族、瑶族等11个民族,這些少数民族有着缤纷多彩的民族风俗和独具风格的历史建筑,如壮族有男女载歌载乐的“三月三”歌圩和地方特色吊脚楼、侗族有见证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哆毽”活动、独具风情的“侗族禾廊”和饱经风霜依旧屹立不倒的风雨桥等等,都是广西区内宝贵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应当加以保护和弘扬。而恰好特色小镇讲究的便是“特色”二字,不仅在产业上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导,而且在内涵上凸显自身的特色文化。推进广西特色小镇的建设,首先便是对当地的历史建筑进行翻新和保护,然后以深入挖掘当地的民族风俗文化为支撑,打造具有特色文化内涵底蕴的特色小镇,在小镇发展的同时,也是对广西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很好的保护。
  (四)加强广西城乡联系,缩小贫富差距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广西区内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人口也在不断地往城市迁移,给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积极意义,在于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变,并为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但从消极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由于城市过度地集中资源,导致其区域范围内的村镇建设缓慢甚至停滞,扩大了城市居民和村镇居民的贫富差距;另一方面,城市过大便会带来种种“城市病”,如社会犯罪率的提高、交通的拥挤和环境的污染等,降低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在此时,需要出现一条能够增强城乡联系的纽带和一种分散城市资源过于集中的媒介——特色小镇,便应运而生。首先,由于特色小镇一般坐落在郊区或者是农村,作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缓冲带,能够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其次,建设特色小镇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不仅能够缓解城市资源过于集中、解决城市产能过剩的问题,更能为广西当地村镇带来经济的长足发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最后,由于特色小镇的环境优美、公共服务设施健全,能够吸引大批对于居住环境要求较高的居民,从而缓解城市化人口过多所带来的种种负面问题。
  二、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一)国外经验
  国外特色小镇种类繁多,但大多数可以归结为以下五类:生态农业型小镇、高科技型小镇、高端制造型小镇、金融类型小镇、历史文化类型小镇、资源禀赋类型。下面以三个知名的国外小镇为例进行相应的分析。
  生态农业小镇——美国纳帕谷特色小镇。其多样性微气候非常适宜种植优质的用于酿酒的葡萄,政府便以葡萄种植业为依托,同时大力发展酿酒业、葡萄酒文化产业、旅游业等一系列与葡萄种植相关的产业,依靠多元化的产业经营,帕纳谷小镇每年为政府带来的税收超过8000万美元。
  高端制造型小镇——法国维特雷小镇。是法国内陆型工业城镇,因为落后的工业体系而导致发展滞后,但在上世纪60年代,政府依托其原有的工业体系,以创新理念为先驱,加之以优惠的政策吸引的大批工业人才,构建了以机械工业为主导,印刷厂、芯片厂和外包工业等产业为辅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获得新生。
  历史文化型小镇——英国温莎小镇。位于伦敦的郊区,街上到处都是鲜花,风景如画,充满了英伦风情,镇上的建筑大多数保留了中世纪风格,坐落着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王室温莎城堡。管理者以游客为中心,以游客的认同感为目标,建立了许多配套设施,如购物中心、咖啡馆等,加上对历史悠久的景点进行严格、细微的保护,小镇每年吸引着诸多世界各地的游客,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小镇。
  (二)国内经验
  浙江省早在15年便提出了特色小镇这一概念,作为国内特色小镇的先驱者,浙江省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上有着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时尚创意型小镇——浙江余杭艺尚小镇。该镇牢牢地把握住了当前的国际时代潮流,并以电商、产业互联网两大产业为支撑,加强产业链的上下游联系,依托品牌力量,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营造了良好的时尚产业生态圈,将小镇打造成了在世界时尚服装领域拥有影响力的特色小镇。   资源禀赋型小镇——浙江龙游红木小镇。红木小镇以当地特色红木资源为主导产业,并对红木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整合、各产业的联动,开展了特色红木文化展示、生态旅游、红木产品展销、家具体验等活动。通过对红木资源进行包装和开发,小镇逐渐的发展壮大。
  (三)启示
  以上列举的五个小镇,虽然彼此间的风格迥异,特色产业类型也不一样,但其中的成功经验和启示,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1.立足本地优势产业,深入发掘特色产业链。如龙游红木小镇和纳帕谷特色小镇,它们的优势产业是红木资源和葡萄种植业,但两个小镇并不仅仅只是把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简单的加工便投入到市场当中,而是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挖掘和延伸,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在获取更高利润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小镇打响了招牌。
  2.打造小镇特色文化,培养小镇居民和游客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特色小镇的灵魂是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要做到“一个小镇,一种文化”,文化的培养方向要与小镇的主导产业相符,如高端制造类型的维特雷小镇,便是培养了创新文化作为小镇的灵魂,依靠创新的力量推动小镇主导产业——制造业的发展。
  三、广西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开发,缺乏特色
  特色小镇,顾名思义,便是要拥有特色的小镇才是特色小镇,小镇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不能盲目地照搬他人的发展模式,必须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建设。当前,广西许多特色小镇,并没有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资源和小镇文化内涵,而是粗略地开发,眼前有什么便用什么,然后大摇大摆的便挂牌自称为特色小镇。更有些小镇,仅仅是简单地复制别处发展较好的特色小镇,盲目地建设,没能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发展特色小镇,导致地域特色模糊,更没有特色文化内涵。
  (二)企业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强
  特色小镇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开展经济活动不仅能给当地提供就业岗位和带来丰厚的税收,而且企业的创新成果也会首先运用于小镇,促进小镇的进一步发展。广西企业由于自身基础薄弱,且科研经费支出极高,因此,不论是企业的主观意愿上不愿意投入过多经费用于创新研究,亦或是客观能力上的不足,无力独自承担大型的科研活动,所带来的结果便是广西企业的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的更新换代落后于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如浙江的企业,也因此导致了竞争能力的不足,无法与浙江的企业进行竞争。
  (三)小镇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乃是特色小镇的核心要素,是特色小镇持续、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不能抛开创新不谈。广西特色小镇在创新方面,由于缺乏对应的专业人才、自身现有的创新平台的不完善、加上原有的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导致在特色小镇的产业、机制、运行模式和规划思路等方面,缺乏相應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导致广西特色小镇未能完全实现从要素资源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四)基础设施落后,服务功能并未凸显
  特色小镇与普通产业园区的区别,便是二者的公共服务能力的强弱并不相同,特色小镇能为居民和游客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居民和游客的需要。广西特色小镇对比于浙江特色小镇而言,广西特色小镇起步较晚,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导致了在特色小镇的基础建设方面,如道路的建设、内部建筑的完善程度、小镇环境的美化水平,未能匹配的上特色小镇所应该拥有的公共服务水平。
  四、广西特色小镇发展路径
  (一)因地制宜,挖掘小镇特色
  对于小镇特色的挖掘,可以从整体规划、产业定位上入手:第一,从整体发展上来说,特色小镇的建设,首先要找准自身的特色定位,根据小镇的现有优势特色产业资源和实际发展情况,以此来编制小镇的发展规划,捋清未来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统一全镇思想,形成“先规划,后建设”的发展思路,做到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第二,在产业方面,产业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小镇的发展布局,便是以所选的产业作为依托,所以对于小镇主导产业的选择,一定要基于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而不是哪种产业好便发展哪种,做到因地制宜谋发展,对于一些历史悠久的手工业、制造业,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也要加入创新的元素,实现古典生产工艺和现代科学制造的结合。
  (二)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
  国外著名的硅谷,上百年前,此处还是一片荒凉的野地,但随着一些实力雄厚的高科技公司,如微软、苹果、谷歌等入驻后,便迅速地发展了起来,由无人问津的小村落变成了一座引领美国科技创新的高科技小镇。引进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首先能够给特色小镇的其他企业带来很好的示范作用;其次,龙头企业能够吸引相关企业,促进区域内产业的集聚;最后,由于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链的联动效应,促进了产业的创新。推动大型龙头企业进驻特色小镇,可以做以下工作。首先对于自治区政府来说,一方面可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如免征两年企业所得税等,用来吸引企业到广西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成立自治区专项扶持基金,鼓励和支持特色小镇引进大型企业。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则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大型企业进驻小镇的前提,二是优化政府服务职能,降低企业进驻门槛,做好用地审批、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三)搭建创新平台,提高创新能力
  特色小镇的建设要追求创新,创新的理念应涵盖在特色小镇发展的每个阶段和每个方面。第一,政府可以成立专项创新基金,扶持企业创新,解决企业的科研投入金额过多、压力过大的难题,同时还可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知识产权、专利的重视,鼓励企业创新。第二,打造众创空间,形成开放式创新平台。众创空间是促进创新集群形成的重要载体[3],打造众创空间,对于提高特色小镇的创新能力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首先可以利用创新平台效应,加强各方联系,消除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加快信息的交互速度,构建出完整的创新生态圈;其次,完善小镇内部的硬件设施,降低个人创新准入门槛,提高创客创新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小镇创新环境。第三,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在人才引进方面,通过完善小镇的基础设施、美化小镇的环境等措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小镇定居。而在人才培育方面,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并制订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和科研机构输送更多的人才。广西特色小镇可从以上三个方面搭建创新平台,提高创新能力,并实现创新的常态化,形成从要素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四)塑造小镇特色文化
  特色小镇的灵魂是文化,文化不仅是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更承载着小镇居民对于小镇的归属感。文化再造的核心是培育具有创新特质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其基本特征可以用16个字来表达:崇尚冒险、宽容失败、激励众生、包容异端。[4]特色小镇不仅要在小镇规划、管理和产业上实现创新,文化上的创新同样不容忽视。特色小镇作为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尝试,旧时代城镇文化已经不能满足于特色小镇的需要,所以要塑造出具有当前时代特色的小镇文化。对于特色小镇的文化塑造,要以创新为主题,并围绕自身优势主导产业,深入挖掘小镇文化的内涵,树立属于自己的文化标识。
  [参考文献]
  [1]王振坡,薛珂,张颖,宋顺锋.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进路探析[J].学习与实践,2017(4):23-30.
  [2]张环宙,吴茂英,沈旭炜.特色小镇:旅游业的浙江经验及其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4):178-184.
  [3]池春阳.创新集群理论视角下长三角众创空间优化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2):135-139.
  [4]周晓虹.产业转型与文化再造:特色小镇的创建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7(4):12-19.
  [责任编辑:高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8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