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特色小镇不仅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着独特优势,而且对乡村振兴有重要的带动作用,而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从小镇规划、产业支撑、产业层次、创新驱动等方面剖析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产业适应性、关联性、创新性及生态性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特色小镇;产业;河南省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河南省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仅为50.16%,2018年虽提高1.55个百分点,达到51.71%,但仍低于全国59.58%的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较低。而全国水平虽已超过世界平均城镇化水平55%这条线,但距发达国家80%以上的城镇化率仍有不小的差距。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城镇化率达到60%之后,未来城镇化增速也会略有放缓。在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遇到一些阻力的情况下,需要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来推动城镇化持续发展,特色小镇正是对城乡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在空间位置上,特色小镇处于城市“核心区”和乡村“边缘区”之间的缓冲区,即“亚核心区”,一方面能借由“核心区”的扩散效应来带动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村地区实现就地城镇化[1]。由此可见,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2]。河南省应把握这一难得的新机遇,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创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3]。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
  特色小镇于2014年在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是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经济创新模式[4]。2016年10月,國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将“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同时提出讨论: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5]。 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又出台《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各地区可结合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产城融合,循序渐进发展“市郊镇”“市中镇”“园中镇”“镇中镇”等不同类型特色小镇[6],但仍未明确界定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2018年8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首次确定了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的基本条件,并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以引导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强调特色小镇要构建小镇大产业,集聚高端要素和特色产业,特色小城镇要有较强的带动乡村振兴能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政建制镇排头兵和经济发达镇升级版[2]。由此可见,特色小镇建设主体上更加灵活,可以是建制镇,也可不是建制镇,其发展目标都是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7]。
  二、河南省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一)省政府重视程度不断加强
  为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巨大的资金需求,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与上海浦发银行早在2015年2月就共同设立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其中主要包括建信豫资城镇化发展基金、交通银行发展基金和浦发银行豫资城市运营发展基金,总规模达到
  3 000亿元[8]。另外,自2015年8月以来,河南省政府也陆续出台多个重要文件,对特色小镇的建设提出总要求,布置重点任务,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二)运营路径逐渐成熟
  目前,河南省特色小镇的建设项目大多是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立,由政府出面进行项目规划,然后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建立项目公司进行小镇项目的建设、维护和运营,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等各方面的特点来合理化分配各部门的工作范围。例如,郑州祥云特色小镇,由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管委会进行规划形成“一环两廊四片区”的整体结构,并携手中国建筑总公司,建设期限是从2017年初到2022年底,总投资接近200亿元。而建设周期长是特色小镇建设的一大特点,河南省特色小镇建设成果尚未突显。
  截至目前,河南省共有国家级特色小镇18个,其中包括住建部命名的15个特色小城镇、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3个特色小镇。另有国家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个、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100个、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68个。
  三、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河南省特色小镇的建设起步较晚,尚处于摸索时期,相比国内外成功特色小镇,河南省特色小镇在发展中尚显示出许多不足,尤其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追求面子工程
  许多小镇在建设前期没有完善的发展规划,在规划过程中没有与当地的特色产业、文化习俗和生态环境进行结合,有些地区在规划时方式单一,对区域特色没有充分挖掘,甚至存在重复规划的情况。在面子工程与政绩工程的驱动下,一味追求“大”和“洋”,将小镇建设为单纯的“造镇运动”。
  (二)缺乏产业支撑,发展动力不足
  在小镇建设中,经济功能是处在第一位的,特色经济依靠的是特色产业。河南省许多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实质性的产业进行支撑,对产业不能精准定位,一味照搬照抄其他特色小镇成功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出“特色”这张大牌,因此就没有形成特色产业,在建设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三)产业层次不高、关联度不够,缺乏核心内涵连接
  河南省农业资源禀赋丰裕,多数小镇仍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模式,但粗放化经营现象严重,规范化生产程度不高,农业发展平台薄弱,致使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从而降低了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而农业产业链条短,“种植+加工”模式没有形成规模化,使得农产品转化率较低,产业层次不高。另外,为了完成建设特色小镇的任务,争取特色小镇建设名额,盲目地以政府干预作为特色小镇的推动力,简单地将特色小镇功能分区分块叠加,不仅脱离其产业基础,更忽视文化内涵在小镇产业链中的连接作用,使得特色小镇产业断层化发展。   (四)创新驱动意识薄弱,小镇不能持续发展
  创新对于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发展而言,是其内在的核心驱动力。河南省多数小镇的资源本身就很“传统”,倘若不在文化、技术领域进行创新,那么其发展前景与产业寿命可想而知。比如,有的以农业产业为主的小镇,没有依托其自身资源优势,构建新型产业体系,致使产业结构单一,而且科技含量低使得其产品附加值低,盈利空间大大缩小。有的以旅游产业为主的小镇,没有对以特色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功能结合当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进行转型升级,致使文化旅游创意不足,吸引力低。
  四、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对策
  (一)整合小镇独特资源,做到因地制宜、适应市场
  从产业适应性方面,要整合河南省小镇的独特资源,定位小镇未来发展,做到因地制宜、适应市场。对于传统产业优势突出的小镇,利用自身优势对产业进行优化,用科技手段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对于产业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要实现规模化突破,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承接和引进必要的资源,如创新资源、人才资源、企业资源等。
  (二)发展核心产业,加大产业关联,主副产业协同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河南省特色小镇要发展核心产业,形成较明显的支柱产业。在同样的资源和条件支持下,小镇要对自身的优势劣势、发展定位、建设任务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小镇鲜明产业特色,突显产业优势,提升品牌效应。同时,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拓展能力,加大产业关联,增强经济拉动力,主产业协调副产业共同发展。
  (三)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密切关注前沿技术,以创新驱动小镇发展
  入选特色小镇名单的小镇,在资金、人力、土地等方面都會得到更多的支持。但没有入选的小镇,往往会通过牵强附会、移花接木等形式“人为”造镇,使得小镇特色差异性不足。照搬照抄式的小镇开发,并不是实质上的符合特色小镇内涵的开发,容易形成新的“空镇”“死镇”。故从创新方面,河南省特色小镇要紧扣产业升级趋势,聚焦前沿技术,将小镇项目由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四)注重生态建设,实现小镇人居、自然、产业的有机融合
  在国家及省政府出台政策扶持特色小镇培育时,许多地方容易出现揠苗助长的现象,而顺其自然、遵循小镇的发展实际,才能让小镇原生产业更具生命力。故从生态角度,应秉承绿色共享理念,实现人居、自然、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河南省特色小镇建设中要补齐生态环境、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短板,注重生态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特色小镇运营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82400410191)
  参考文献:
  [1]刘国斌,英杰,王福林.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98-107.
  [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发改办规划〔2018〕1041号)[Z].2018-08-30.
  [3]王晖.创新运营模式  助力特色小镇建设[N].河南日报,2019-2-25(06).
  [4]王晖.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5):136-138.
  [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Z].2016-10-08.
  [6]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发改规划〔2017〕2084号)[Z].2017-12-4.
  [7]颜佳,李响.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的趋异性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12):42-44.
  [8]魏蓉蓉,邹晓勇.特色小镇发展的PPP创新支持模式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10):125-1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