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民工的职业教育现状及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他们为追求更好的生活,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务工,由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农民工。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城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进城务工的过程中,农民工由于自身的教育水平较低、专业技能缺失,阻碍了他们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农民工目前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  职业教育  发展现状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018-02
  引言
  社会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的要求与日俱增。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转型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行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给农民工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水平不仅关系着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培养,也是整个社会生产、经济发展不断向前推进的基本条件之一。提升国民素养,培养专业技能,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培养体系,这不仅需要农民工个人的努力,更需要行业、社会、政府等多方协调处理。
  一、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来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是我国企业和个人发展之间存在的供需矛盾。企业需要有技术、有能力的员工,而农民工的教育水平却普遍偏低,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这种矛盾迫切要求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下面将从农民工个人、用工单位和相关部门三个不同主体出发,详细分析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
  1.农民工职业教育意识薄弱。作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一般而言这个群体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农民工平时忙于勤苦劳作,余下接受职业教育的时间本就不多,再加上对未来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打算,致使农民工对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没有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农民工自身的技术、能力、素养就很难在实践工作中得到提升。越是没有专业的技术傍身,越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越没有合适的工作,越不会去接受职业教育,这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不利于农民工自身的发展[1]。
  2.用工单位欠缺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用工单位雇佣的农民工一般都是临时工的性质,具有很大的流动性。由于缺乏长期且稳固的劳务关系,企业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一般而言,企业很难花费大量的时间、费用、精力去培训农民工的各项素质,最多培训岗位所需基础技能,以便农民工能快速上手,开展工作,创造价值。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打着培训的幌子,用陈旧老套的课件,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实用价值,甚至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的培训内容来为农民工进行培训,这就与培训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旧,培训经费少,培训规模小,这是目前用工单位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时存在的普遍问题。
  3.相关部门缺乏健全的职业教育监督机制。相对于其他群体较为完善的教育机制而言,农民工群体的教育机制保障显而易见的存在问题。没有明确的责任单位,没有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没有大而全面的推广宣传,这些都造成了农民工职业教育难的现状。同时,这也导致了市面上培训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这些培训机构单以盈利为目的,视农民工权益如无物,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急需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监督条例,以保护农民工的合法受教育权利。
  二、优化改进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的策略分析
  不断优化和改进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是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有效保障,也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提升我国国民综合素养,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高效增长,从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2]。
  1.提升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的自我意识,从自身做起,强化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农民工应该认识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现状,过去单纯靠出卖体力的劳作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变化,应该意识到接受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夜校、网络授课等方式,农民工应专门留出时间进行学习。只有了解行业知识,掌握先进技术,提升综合素质,农民工才能在社会中有一席立足之地。同时,对农民工的培训课程设置要先经过一定的社会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式,了解农民工知识水平,知识需求,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此外,课程讲解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理论知识入手,逐渐过渡到实践操作阶段。
  2.加强用工单位开展职业教育的软实力,从企业做起,重视培训内容和用工素养。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要通过个人、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圆满解决。作为用工单位,企业要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加大技能培训资金投入,在与农民工签订合同时,尽量从长远出发,在稳固合作的基础上,让培训也能分阶段随时跟进。用工单位通过与高校、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整合课程资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从而保证培训质量,达到预期效果。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促使农民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完善有关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监督机制,从政府做起,加大宣传力度、规范教育培训市场。政府有关部门设立专门行政机构,负责农民工职业教育等相关工作事宜。根据《劳动法》等相关条令条例,制定鼓励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措施,多渠道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多维度普及职业教育的必要性,让职业教育真正渗透到农民工群体中去[3]。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职业教育资金的投入,减轻用工单位培训负担,整合社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等多种社会资源,向农民工职业教育领域倾斜。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保障农民工职业教育服务,让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朝着健康有效方向发展。
  结语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主力军,这个群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的高低影响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慢。作为家庭主要的劳动力,农民工承担着赚钱养家的责任,相对来说会存在时间不够用,意识不到位的问题。而放眼社会,用工单位和培训机构对职业教育的培训内容略显陈旧,培训周期也较短。其主要目的一个是为了快速投入生产,一个是为了充分盈利,都没有真正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负责。而政府有关部门由于宣传不到位,相关制度和政策的保障也没跟上,导致农民工职业教育陷入困境。
  農民工的职业教育应该由个人、用工单位、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等多方进行协调,各司其责,共同保障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顺利进行。这不仅有助于农民工职业素质的提升,也推动了我国国民素养的整体提升,对于社会稳定繁荣,经济加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肖称萍,徐文新.新时期农民工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11):55-62.
  [2]郜攀峰.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提质增效”的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7(15):154-157.
  [3]李群山等.代际更迭与教育培训出路——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研究综述[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04):138-139.
  作者简介:
  魏超(1978- ),女,汉族,四川广汉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涯规划、职业辅导、思想政治教育。
  祝孔婷(1994-),女,汉族,河南商城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1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