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时代”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微时代”的传播主体平等,传播途径便捷,传播信息即时,传播范围广泛,传播过程透明,这些特点给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载体、方法、主题、内容等方面带来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微时代”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应该以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为载体,加强职业指导“微传播”;以职业指导课程为基础,打造职业指导“微课堂”;以职业指导教师为主体,开展职业指导“微咨询”;以丰富职业体验为目标,充分利用碎片化课余“微生活”;以智慧就业为导向,构建职业指导工作“微体系”。
  [关键词]“微时代” 职业指导  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罗锦丽(1972- ),女,湖北孝感人,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北京  1022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bjjtky00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09-0063-05
  随着“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快速涌现,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微时代”。据2018年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止到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30%为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高中(含中专、技校)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比达45.8%。可以说,现在大学在读生就是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出生、成长于这个环境,是如今“微时代”的享有者和受益者。职业指导工作是地方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帮助毕业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微时代”,如何用行之有效的微媒介开展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地方高职院校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微时代”的主要特点
  (一)传播主体的平等性
  “微”传播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不受年龄、性别、学历、专业、职业等限制成为“微”传播的主体,可以生产和消费任何信息。他们可以轻松注册任何一个微媒介的账号,并自由使用这些新媒体工具发布文字,发表言论,发起活动,传输图片视频等。任何一个微媒介的使用者都是自媒体,都有更多不受限制“说”的自由和“知”的权利,他们都具有平等性。
  (二)传播途径的便捷性
  便捷、快速是网络发展的显著特点。微媒介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除了具有传播快速、共享高效、互动便利等特点外,还具有言简意赅、简明扼要等特点,受到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朋友的喜爱。微博、微视频等短小精悍,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打磨、修饰,通过任何途径、任何方式就可以推送。
  (三)传播信息的即时性
  “微时代”的微媒介在传播信息方面还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不管什么时间,不管什么地点,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将信息用指尖一键即发,且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媒介主题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允许,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发布此刻随想、此刻心情、此刻发生的事情等,信息内容可以即时由这一头传递到世界的另一头。
  (四)传播范围的广泛性
  受技术条件等限制,传统媒体的影响范围比较小,而微媒介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的传播范围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它所发出的内容会在瞬间传至世界的另一头,引发共鸣,引起评论。它的传播范围无比廣泛,可以瞬间传遍全球,覆盖全世界。可以说,传播范围呈指数级增长。
  (五)传播过程的透明性
  微传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传播过程的透明性。微传播过程是公开透明的,任何人都没有什么隐私可言,以往很多常见的“潜规则”现象,在如今这个微媒介时代已经被展示得一览无遗。随时随地发生的事情,都能瞬间在网上曝光和流传,并且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他们可以成为信息的调查者,只要有疑问,就可以去探索。
  二、“微时代”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一)职业指导重结果轻过程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萨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该理论是一种纵向的职业指导理论,提倡对个人职业选择过程本身进行关注,而不是仅限于阶段的结果性就业。目前,地方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是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对职业指导的认识还停留在关注毕业生就业率以及与之有关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业务,将职业指导简单等同于就业指导,对学生的全程化职业指导以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重视明显不够。
  (二)职业指导重课程轻实践
  目前,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能够按照国家规定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但该课程较多地停留在课堂教学上,且这些课程大多采用大班教学,混合专业甚至混合年级上课,其人数远多于普通课堂的人数,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另外,上课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缺少师生互动,缺少实践教学指导,无法与实践有效对接,导致该课程的实效性不大。
  (三)职业指导缺乏个性化指导
  1908年,弗兰克·帕森斯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与能力特点,并与社会的某种职业相关联,只有根据个人的能力、兴趣、性格等特点跟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相匹配,从而选择一种职业,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和成效。目前,地方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过程中缺乏个性化指导,没有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特质、实际能力出发,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就业岗位。
  (四)职业指导师资缺乏“微思维”
  在如今新媒体尤其是微媒介盛行的时代,如何更好地利用微博、微信等微媒介平台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是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师面对的挑战。目前,很多地方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由不太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兼职担任,而辅导员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同时缺乏相应培训,导致辅导员职业指导水平不高,职业指导工作实效性并不尽如人意。同时很多职业指导教师缺乏“微思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擅长利用微媒介平台开展工作,仅仅将微媒介作为一个简单的辅助工具进行使用。   三、“微时代”给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微媒介作为“微时代”的产物,已经为全社会所接受。大学生作为信息的主要接受群体,微媒介给他们的学习、就业、工作、生活等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给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在职业指导工作载体方面
  在传统职业指导工作中,学校利用就业信息网、QQ群、就业宣传栏等传播就业信息。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等各种微平台的出现,使得职业指导工作的载体更加丰富,这些载体体现了信息传输短、平、快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使得这些信息极易被当代青年所接受,且使用率非常高,从而使得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大大提高。但是,在“微时代”,每个学生都是传播的“主体”,他们有话语权,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机发布各种内容,他们也有权选择关注哪些信息,不关注哪些信息。如何拓展适应成长于“微时代”青年的职业指导工作平台,是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二)在职业指导工作方法方面
  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主要是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职业素养课、职场沟通课、人际关系等课程,以及各类就业讲座来实施。这些课程、讲座多是要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授课、交流,且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职业指导工作的效果。而微媒介具有实时性等特点,可以随时随地引发学生对其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并且可以通过文字或者语音的方式进行,且只要有传播工具,不需要面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因羞涩或是难于启齿等因素而无法参与的情况发生,使得学生可以毫无顾忌、毫无戒备地积极参与讨论与互动。这使得职业指导工作方式方法更加丰富多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信息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学生在接收正能量的同时,也在接收负能量,有时他们无法清晰、准确地辨别,现实与虚拟同时并存,增加了职业指导工作的不可控性。为此,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微媒介传播平台,提升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是如今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三)在职业指导工作主体方面
  目前,很多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人员主要是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辅导员等,还未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教研室,也缺乏专职职业指导教师。而随着微博、微信等的出现,很多职场经理人、职业咨询机构人员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等熟悉职场世界、精通职业指导的工作人员,他们常常会开通职业指导相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传播职业指导相关知识、图片、视频,设计职业指导相关话题进行讨论,远程为有需求者提供生涯、心理等相关咨询与指导,这大大丰富了职业指导的内涵和内容。然而,这些职业指导专家对学校的职业指导师资形成了一种挑战,学生会通过对比,对学校职业指导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迫使学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因此,地方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整合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和网络平台的优质资源,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强有力的团队力量,占据职业指导工作的主体地位,提升职业指导工作成效。
  (四)在职业指导工作内容方面
  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在内容方面主要依托教材,根据教材制定课程框架及上课时长,学生主要以学习课本知识为主,这存在照本宣科、缺乏創新等问题,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在“微时代”,随着网络“微平台”出现,与职业指导相关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且其创新的形式是当今青年喜闻乐见且易于接受的。为此,在“微时代”下,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师要将教材知识和“微平台”上的职业指导内容充分结合起来,并传递给学生,不断提升职业指导质量。
  四、“微时代”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途径创新
  “微时代”给地方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这就要求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工作途径,充分利用微媒介的特点,构建适应“微时代”背景下的职业指导工作新体系。
  (一)以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为载体,加强职业指导“微传播”
  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微媒介,以学校为主体申请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或企业号等,通过这些微媒介,将高职院校、学生与企业三者有效连接起来,并对就业创业、职业指导等相关信息分层分类管理,不断拓展职业指导工作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加深职业指导工作服务的“温度”和效度,让大学生们随时随地都能接收到有效的职业指导相关信息,丰富职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升职业指导质量。同时,还要加强基于机器学习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合教师团队开发,设计出数量足、质量高、多样化的移动教学资源,利用“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QQ群、微信群等线上工具,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分享,激发学生参与到相关交流讨论中,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内容需求,提高课程资源的使用度和活跃度。
  (二)以职业指导课程为基础,打造职业指导“微课堂”
  传统职业指导课程多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大班填鸭式授课模式,讲授就业指导相关理论知识和就业求职技巧等。这些传统授课模式师生互动较少,成效不明显。在“微时代”,如何充分利用微媒介,打造丰富多彩的微课堂,是地方高职院校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高职院校应加强研究“微时代”背景下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革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将“微课”引入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情景创设和课后反馈与反思等,让学生在上课前、上课中、下课后都能进行频繁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增强职业指导的实效性,扩大职业指导的覆盖面。同时,还要加强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利用好“云班课”“雨课堂”等新型智慧教学解决方案,增强职业指导教师对于课堂的统驭能力,将更多的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激发课堂潜在的火花与活力,使实体课堂成为不可被MOOC所替代的环节。
  (三)以职业指导教师为主体,开展职业指导“微咨询”   微媒介的主体是青年一代,他们是“微时代”的原住民,已习惯使用微媒介平台开展各类交流活动。为此,地方高职院校着力于如何利用好微媒介开展职业指导“微咨询”活动,是适应这个时代的必然要求。地方高职院校应积极尝试组建一支理论扎实、实践丰富、校内外专兼结合的职业指导教师团队,建立网上“微咨询”平台。学生通过留言、随时提问、咨询等多种方式,将自己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呈现给平台,职业指导专家通过后台回复或即时互动问答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微咨询”服务。这种方式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避开学生的羞涩心理,及时关注受困学生群体的动态,以提早预防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同时,通过“微咨询”,有利于职业指导教師充分了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实际困惑,可大大丰富职业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实现教学相长。
  (四)以丰富职业体验为目标,充分利用碎片化课余“微生活”
  在手机功能日益完善的今天,不应简单将大学生使用手机定性为负面问题。对于学生手机依赖症问题,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部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从自身学习需要和健康状况出发,合理使用手机;另一方面除了在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等设置手机端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还可以开通与职业体验相关的,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的微媒介平台,我们可以称之为“微生活”平台。通过“微生活”平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碎片化时间,利用手机体验与职业生涯、职场体验等相关的各类活动,不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并且为学生提供职业实践机会,学生可以根据体验实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倾向,以便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寻求合适的、精准的就业岗位。
  (五)以智慧就业为导向,构建职业指导工作“微体系”
  在新媒体不断迭代、信息不断爆炸的网络背景下,如何做好智慧就业,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地方高职院校可以以智慧就业为导向,构建职业指导工作“微体系”。智慧就业平台包含就业市场、就业管理、就业调查、就业指导、就业办公、用户管理、系统设置等多个功能模块。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和微信互通,实现两个平台即时同步更新。招聘会、宣讲会、职位、通知公告、问卷调查、讲座活动等均可一键推送给学生。推送方式可以点对点地给部分学生精准推送,也可给全部学生推送,学生可直接在微信上查看详情并报名参加相关活动,系统自动根据学生的简历标签、求职意向等进行职位的自动推送。学生也可以设置自己关注的专业、行业、工作职能、工作地点、工作性质等,从而个性化地订阅就业信息。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如何开展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职业指导工作,是高校尤其是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尚不完善的地方高职院校的一项长期任务。地方高职院校要与时俱进,在“微媒介”充分发展的“微时代”下,不断创新职业指导工作方式方法,为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东.微时代、微文化与微批评[N].光明日报,2015-
  12-20.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创新职业指导——新概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
  [3]彭涛.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探析[J].科技资讯,2017(30).
  [4]陈明振.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11).
  [5]陈华健,陈惠玲.“微时代”下加强高校职业指导教育的思考[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13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