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而在农村,音乐教育也得到了普及,其重要性也逐渐被认可。但由于大多数农村地区,设施设备稍显落后,环境较差,专业性的音乐教师比较缺乏,所以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基本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理想。
  在这样的条件下,除了要进一步提升对音乐学习的正确认识、补齐专业音乐人才的空缺外,还应从教学中入手,提升教学质量,达到真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并掌握知识的目的。我作为一名农村初中音乐教师,根据所在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就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经验,粗浅的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课堂内
  (一)游戏互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农村初中的学生,缺乏对基本音乐知识的掌握,而最基础的识读乐谱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可以说并未达到初中生所应具备的水平。因此,我认为,在课堂内,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识读乐谱,普及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
  识读乐谱又分为识读简谱和识读五线谱。在一开始进行教学时,大部分农村学生会因以前从未进行过乐理知识的学习而感到困难,这时教师若直接让学生通过背诵来记忆简谱和五线谱的相关知识,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而不去记忆直接放弃。因此,在学习必须要掌握但对于农村初中生较陌生的简谱和五线谱知识时,应变换一下教学方式,不要一板一眼的在黑板上进行书写让学生背诵。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
  比如,在进行乐理知识中七个基本音级的学习时,可以做这样小游戏:将学生分为七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代表一个音符。当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音符,相对应的那个组的学生就要站起来并且大声的喊出自己所代表的音符的名称、唱名等等(视具体教授的内容而定),以此来增强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也增强了学生的记忆。
  再比如,在进行节奏节拍等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身体的律动,简单的动作,如拍手、跺脚等,来让学生进行节奏的感知与体验,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体,比如说笔、杯子书等等,利用这些物体,进行敲击、轻拍等动作进行节奏节拍的教学。
  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和教授内容,教师用一些小的游戏带动学生进行学习,学生不仅有兴趣,也能更深刻的记住所学的知识。
  (二)创设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在学习一些音乐知识时,可以将之相关的图片、音乐片段以欣赏的方式进行展现,也鼓励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关学习内容的资料收集,在一开始学生可能无法收集准确的资料进行展现,而这时以学生收集的资料为主,老师为辅进行引导和补充,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与思维,还培养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欣赏学习中,学生一开始可能无法获得正确的知识要点,收集的资料也可能和本堂课的内容关系不大,但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纠正、补充,学生通过欣赏课进行鉴赏、聆听、学习,不仅能拓展知识面,同时也能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长。
  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教学环境所限,并没有那么多的设备可以让教师进行ppt或者其他先进的教学手段的使用,那么这时教师就应该根据具体学校的实际情况,用其他的设备来代替,进行欣赏课的教学,若实在是没有,也可以教师自己进行器乐演奏或演唱,让学生进行欣赏学习。
  在通过欣赏学习相关音乐知识时,也可以创设环境来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和民歌相关的音乐知识时,学习民歌中的三种分类——山歌、号子、小调时,可以分别创设相对应的环境,如在学习山歌时,让学生想象自己正在山林间放马、农作等;在学习号子时,让学生想象自己正作为一名船夫划桨等等。创设环境后,带领学生跟随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跟唱或做一些简单的律动,以此来让学生体验、感知它们的特点,并学习相关知识。
  这样来进行课堂,不仅能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也达到了在让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引导学习知识。
  当然,在初中,三个年级及各个班的学生情况是不同的,无论是通过做游戏、还是创设环境进行欣赏学习,都要考虑到各个年级及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视教學内容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但课堂内教学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理论性的音乐知识,所以也要注意学习后的知识反馈,在学习新的知识后,及时在下次的课堂上进行复习、检查,对还有问题、疑惑的地方进行再次讲解,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知识。
  二、课堂外
  课堂外的教学主要是指相关的音乐活动。比如音乐活动课、兴趣班和文艺展演、比赛等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爱动是他们的天性。而农村的学生,只要一听说有活动,都充满了干劲和积极性。因此,课堂外的音乐活动,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指导,让学生在活动时更加喜爱音乐,在活动中加强相关的音乐知识技能学习,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并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一)音乐活动课
  既然是音乐活动课,教师就应让学生“动”起来,将音乐知识同身体相结合。
  比如,在音乐活动课中,教师可以运用手鼓击打节奏,让学生做出互相拍手、拍肩,跺脚等简单动作代替节奏,而前进、后退、旋转、踢腿等简单的舞步动作代替旋律。以此来让学生加深对节奏和旋律的印象及感知体验。教师还可以选定某个主题,让学生根据此主题进行简单的节奏和旋律的创编,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身心都“动”起来。
  而一些音乐活动的主题是和农村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各个地方也可以根据各个地方的特色,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将学生带领到大自然中进行音乐的学习。
  (二)兴趣班
  一般农村初中都开设有兴趣班,大部分是常见的舞蹈班、合唱班等,而担任这些班级的指导教师,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及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进行指导,提升学生的相关音乐技能。
  大多数农村学校都有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及实际情况配备一两种乐器,比如电子琴、腰鼓、口琴、竖笛等等。除了声乐、舞蹈的兴趣班外,也可增设电子琴、腰鼓等兴趣班,让学生有机会进行乐器的学习。而乐器的学习,也能使学生更好的将课堂上所学习的音乐知识,特别是乐理知识进行实践和运用。在刚刚开设兴趣班时,会有学生因接触到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内容感到陌生而感到困难,特别是在乐器的学习中更甚,此时教师应耐心对待且好好的引导学生渡过学习的困境。
  而在声乐或合唱兴趣班中,农村学生在歌唱时常常“依仗”着自己的嗓音条件而不注意自己的嗓音保护,所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也是教师在对待农村初中生时应注意的。
  (三)文艺展演及比赛
  文艺展演及比赛是每个学校基本都有的一项音乐活动。学生的参与性往往是比较积极的。教师依然应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进行指导。适当的与所学内容相挂钩,使学生及有突出个人特长的同学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转化为艺术才能展现出来,充分的表现自我,也能使学生们更认真的对待其他音乐内容的学习。
  我还发现,在大多数地方,基本都是有自己地方性特色的方言歌曲或乐器,教师可以活用这些地方性特色的内容,选择适合初中生学习的内容作为校本课程来进行教学设计并教授。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教学,也能使学生倍感亲切。
  最后,无论是通过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或是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只要能牢牢抓住、提起学生的兴趣,从农村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进行引导学习,相信农村初中的音乐教学一定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1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