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理利用新教材,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较好的做法。这些做法对于促进教師的教与学生的学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更体现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理念。不过,某些课堂中出现的一些教学现象却值得我们反思。有些教师不管教学什么课文、什么内容,千篇一律地让学生讲,让学生活动,让学生感悟探究。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闹,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做文章,而不顾及教学的实效。我认为应该合理利用好教材,从编者精心选取的例子中挖掘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明确讲什么,怎么讲,踏踏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材内容;认真筛选;创新利用;课堂实效
  一、合理利用教材,明确讲什么
  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讲什么?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作为教者,要学会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一)、研究文本,提高实效
  文本是作者思想感情最直接的表露,每一个文字中都渗透着浓浓的深情,作为教师,无论以什么方式进行教学,都不能脱离文本,凭空想象。我们要依赖文本,选取恰当的突破口,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1、抓住文本的详略,明确教学内容
  每一篇文章,作者都会有侧重点的进行叙述描写,所以抓住详略,作为突破口进行教学,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例如教学《木兰诗》,学生们会固有的认为花木兰是巾帼英雄,英勇善战,从而忽略文中所表现的小女儿情肠。教师要抓住文本作者重点描述的场景进行教学研究,让学生看到:木兰是因为担忧父亲和自己的家庭,所以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毫无怨言的替父从军,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孝顺的女子形象;路途中的描述,都表现了一个小女儿对家乡、家人的深切思念;而真正体现战争的持久惨烈,将军英勇善战的描述,只有主要的一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后面作者又详细地描述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淡泊名利;回到家乡,急迫换回女儿装的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爱美,俏皮的小女儿形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更多的是描述了一位有着儿女情长,孝顺、渴望美好生活的女子形象,而不是我们从其它途径中获得的英勇善战的女英雄形象。所以语文教学,文字是代表,我们要从文本出发,回归文本,文本究竟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这是由作者的写作目的支配的,我们要想很好的理解文章,体会作者的感情,一定要抓住文本的详略,品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2、抓住关键语句,明确教学内容
  一篇文章,如果找不到恰当的突破口,就会让整节课变得拖沓无味。教学时要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从而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体会所要抒发的感情。比如教学《背影》一课,一个问题抛给学生“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学生会一下子抓住文中对背影重点描述的语句进行分析,从而懂得肥胖、笨拙都是表象,饱含父爱才是内涵。这篇中文章中大部分老师会抓住父亲攀爬月台的动词进行分析,我觉得除此之外,父亲简短、平常的几句叮嘱我们也应该着重分析,伟大的爱就隐藏在平凡琐屑的言语中。再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中,对父亲的细节描写,也可以作为理解父亲感情非常好的突破口。“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经过讨论探究,从这个细微的举动中,真切的体会了父亲对女儿的爱,无能为力的隐忍,很多孩子都被感动了。所以抓住关键语句,找到突破口,就可以让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提高实效。
  3、抓住文中矛盾,明确教学内容
  语文老师要善于“制造事端”,善于在课堂上设置矛盾,最好的设置矛盾的方法是比较。比如教授《孙权劝学》,可以和《伤仲永》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再比如《皇帝的新装》,教师可以设置“为什么让一个孩子说出真相?”的问题,激起成年世界与儿童世界的矛盾,让学生们在矛盾中激发思维,更好理解文章,提高课堂实效。
  (二)、研究学生,明确教学内容
  教者如何从教育的视角了解学情,基于学情,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出教材内容的甄选,是给教师们提出的新课题。
  教师备课,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学生对什么感兴趣,知识能力欠缺点在哪里,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更好的针对学生的现状,合理使用教材,明确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我们可以在教授新课前,设置学生调研报告,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便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
  比如教授《背影》,学生反馈回来的调查报告中有这样的问题:
  1、文中题目是背影,为什么要在写背影之前进行如此多的铺垫?
  2、表达父爱有很多种方式,为什么作者选择背影?
  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做充分的备课,让学生明白家中的变故使父亲重担在肩,如此大的压力下,父亲对我的关爱更显真挚。
  再比如教授《孔乙己》,学生会有这样的问题:孔乙己每次都能给大家带来笑声,他就是个开心果吧?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就要敏感的抓住这个教学契机,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孔乙己是幽默大师吗?在文中就是充当开心果的角色吗?找找文中为大家带来笑声的段落,小组讨论一下。
  通过学生们的阅读探讨,很快会发现这是不对的,从而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如此选择的教学内容,既关注了学情,又研究了文本,教学效果必定很好。
  二、合理利用教材,明确怎么讲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和启迪。但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不少,合作学习的效率低。比如:有的把合作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一两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兵;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少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思维训练的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合作过程的指导。深入研究一下,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没有问题,关键是什么样的内容适合这样的方式,教师如何抛出适合合作学习的问题。   那么,如何合理利用教材,在分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全面参与讨论,突破重点、难点,使之真正收到好的效果呢?
  (一)、精选内容,引趣激思
  比如在教授《背影》,学生认为这篇文章写得过于普通,不能打动自己,那我们就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教材,设置讨论问题,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热情。
  1、提出的问题要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要有针对性,扣住教材的重难点;不可过于琐碎,而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助于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
  2、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以从三方面努力:
  (1)、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
  (2)、创设引趣激思情境,使学生爱问;
  (3)、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善问。
  针对《背影》这篇文章,抛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作者描写几次流泪,对于成年男生来说是否夸张?”等问题,让学生从合作探究中看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儿子对父亲由不理解到理解,以及对父亲无限的怀念。
  (二)、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交流的需要时,再进行合作学习。
  现在有很多老师并没有正确理解和运用新课程的要求,在显示“课改”的形式,而没有实质。我们的语文课上要有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是三分钟,也不是五分钟,是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有些老师为了追求形式的多变,采取小组合作学习,问题不经过筛选,都要求合作,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一定要有读书声,要有合作学习的谈论声,更要有学生安静独立思考的时间。
  (三)、明确分工:一是组内成员角色分工;二是学习任务分工。
  (四)、加强指导,教师应该是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
  教师加入某些小组的交流中,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以利于调控合作进程,辅导学生正常开展交流。
  总而言之,我们的教学应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不是单方面地吸收文本所负载的信息,而是学生与文本“对话”。这是因为阅读的过程就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阅读时,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体验都被读物的信息激活,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有人将阅读活动比喻成“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很有见地的。基于个人生活经验与相关知识积累而产生的对文本的理解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可以让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理解,进行平等的、无偏见的、无权威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发问、评价,以促进学生加深或反思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新教材与前一套教材相比,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比重,可读性和趣味性得到加强,尤其增加了外國文学的分量,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大量优美的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受学生喜爱。作为教师,我们要抓住这本教材,又不完全依附于教材,为了教而教。我们在课前要有充分准备,在上课时不拘泥于原来设定的程式。如果我们一味以完成课时计划为第一要务,急着走过场,则很难在学生中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按照现代教学论的理念,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份。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星,教师应敏锐地捕捉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和争辩的机会,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教师应不惜为卓有成效的对话付出大量的教学时间,虽然通过对话也可能得不出什么结论,但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这才是给予教者最为丰厚的回报。所以,作为教者,合理利用手中的教材,找到教学的突破口,用自己灵活多变的授课形式,帮助学生完成与文本的对话,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52页。
  [2]《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作者:孙媛媛(1977年11月-),女,北京人,本科,中学一级,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研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16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