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干预治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虽然我国目前整体的教育环境呈现出健康良性发展的态势,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校园欺凌现象在中小学校园内时有发生,这不仅会给事件双方的学生都造成不利影响,更会影响校方形象,甚至威胁到社会风气的构建。因此,本文就围绕着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其相应的干预治理措施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欺凌;干预治理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越发频繁的校园欺凌事件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处理,并由此成为了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为了有效改善这种情况,我国接连出台了多项通知、意见与治理方案,以不断严格规范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并促使各校方依据自身具体状况来构建出校园欺凌监管与治理的系统,以尽可能地避免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认知到校园欺凌的危害以及成因,并以此来建立起更为完备的预防机制,给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舒适的教育环境。
  一、校园欺凌现象的危害
  1.对被欺凌者的危害
  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造成的危害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身体损伤。依据欺凌者所使用手段的差异,被欺凌者所面对的身体伤害也从四肢淤肿、牙齿断裂、失明、甚至于到下身永久性瘫痪等程度不等。另外就是心理伤害。被欺凌者会在欺凌现象发生后对融入人群感到恐惧,出现极强的排他感,并长久性的处于消极、紧张与恐惧的心理状态,甚至于被诱发出自残自杀倾向[1]。在极端的心灵冲击下,他们的精神状况也会由此出现不安定因素。有些受害者会产生报复心理,并对其他人造成伤害。
  2.对欺凌者的危害
  在欺凌现象产生后,欺凌者需要根据自己所造成伤害的严重程度来承担相应的学校处罚或者刑事责任。但多数欺凌者并未因为接受处分而转变思想态度,反而容易走上极端,甚至于直接加入社会上的暴力组织,以通过暴力行为来发泄自身的狂躁与不满。这一部分人难以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只能游走于社会道德法律的边界。
  3.对学校和社会的危害
  校园欺凌现象所产生的危害是极为长久的,当一所学校内部产生欺凌行为,学生就会对身边的人群产生恐惧心理,并加深对校方以及他人的不信任感。而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容易因为追求刺激而模仿欺凌者的言行,甚至于直接造成更多欺凌现象的产生。
  二、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的形成。然而当下的部分家长过于追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而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和关爱,并且采用不当的教育方式来管理自己的孩子。父母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引导与心意行事,一旦孩子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部分家长就会采取极端的暴力行为来迫使孩子遵从自己的意见。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学生身体里的暴力因子也会随之被诱发出来,甚至于直接反馈到其他人身上。另一方面,部分家長由于缺失陪伴而产生愧疚的心理,孩子无论提出什么要求他们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满足,而当孩子出现错误行为,他们也由于过于溺爱而不及时进行修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分享与相处的意义。
  2.学校法律道德和心理教育环节薄弱
  在当下,部分学校仍然遵循着应试性的教育理念,将一切精力与教学资源都投入到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却忽视了对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疏导。校方领导更加重视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安排,也并未开设相应的法律以及心理课程。致使整个学校环境中并未形成相应的教学氛围。
  3.司法的缺位
  在目前的刑法领域,判定犯罪行为危害性的依据仍主要是生理损害程度。而实质上,某些欺凌行为给被欺凌者造成的心理伤害已经远远超越了身体损伤,甚至于直接影响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
  三、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干预治理策略
  1.重视家庭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关键作用,并主动构建起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与照料,定期与孩子进行沟通,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最新观念与想法,并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引导。当欺凌现象已经产生时,家长需要让孩子明白伤害别人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处罚。而当孩子面对欺凌,家长需要以足够的耐心和关爱来引导学生走出恐惧,并积极与校方、教师联系,商讨处理措施,以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2.增强法制教育与心理疏导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也同样具有着关键的引领作用。校方需要重视法制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并适当开设相关课程、讲座,以帮助学生掌握法律法规常识,对国家法律系统形成一个较为明确的认知,并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当中的各种问题。校方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来构建起法制与心理教育的文化氛围,比如举办法律常识问答比赛,法制社会演讲比赛,邀请社会法制专家进行专业讲座,在校园内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等等。除此之外,校方还应设置专门的后勤部门在学校内部进行巡视,一旦出现欺凌现象便第一时间采取治理措施,以防止事态扩大。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确认刑事责任的唯一标准不能只是被欺凌者的鉴定伤残等级,更要参考欺凌者的主观恶性[2]。司法部门还应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学生的人权与人身安全。
  总而言之,针对校园欺凌现象,家长与校方都需要提高警惕,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渗透合理的教育理念,以尽可能地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与拓展。国家也应该不断完善法制建设,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天. 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2]白鹭,董海霞.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林区教学,2018(12):114-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2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