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学校园欺负行为的原因机制及干预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校园欺负现象是当前中小学中常见的一种不良现象,它对青少年的心理、生理都将造成很大程度的伤害,甚至会形成巨大的心理阴影。本文将从中小学校园欺负行为的概念、现状、原因机制、对策、心理干预等方面入手,以期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欺负行为;校园欺负;干预
  一、概念及现状
   1.1校园欺负的定义
   20世纪70年代,瑞典心理学家Dan Olweus首先对校园欺负问题进行研究。在有关“校园欺负”的相关概念中,包含一个重要的“欺负行为”概念,该行为概念是指故意伤害他人,属于侵犯行为的一种方式。校园欺负行为是指任何发生在校园、上下学路上或者以校园为媒介的社交群体内的欺负行为,是青少年群体中的一种不良行为。欺负行为分为两大类——直接欺负和间接欺负,其中直接欺负又可分为身体或语言上的欺负行为,间接的欺负是指通过某种中介手段来达到伤害对方的目的的行为,如通过孤立、散布谣言和诽谤等社会排斥行为。
   1.2校园欺负问题的现状
   许多专家学者对“校园欺负行为”、“校园欺负行为的原因机制”、“校园欺负行为的不良后果”、“校园欺负行为的积极干预措施”等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当代社会中,校园欺负现象已十分普遍。研究表明,在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中, 近半数的学生参与过欺负事件并做出一定的伤害他人的行为,而将近23%的学生充当过被欺负者的角色,在校园欺负行为中收到过一定的身心伤害。在学校里经常受欺负的青少年,他们的身心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往往会导致他们性格孤僻、情绪消沉、丧失社交能力等不良后果,甚至将会诱发心理疾病,如抑郁、狂躁等,更为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青少年自杀。而对欺负者来说,经常性的施暴行为也会导致其今后的行为失控或暴力犯罪等,这将是危害社会安全的一大隐患。青少年校园欺负行为不但会对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同时也对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和谐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与威胁。
  二、校园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
   2.1学生的人格特点影响欺负行为的发生
   在对校园欺负行为中的欺负者与被欺负者进行研究时发现,无论是欺负者还是受欺负者,他们在人格上都呈现出一些较为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都会诱发欺负行为的产生。根据受欺负者的有关特点,可将其划分为被动型受欺负者和攻击型受欺负者。其中被动型受欺负者通常存在敏感多疑、容易自我怀疑、性格内敛、自尊心较强、无法正常融入社交圈的问题,他们脆弱的心理防线再加之敏感沉闷的性格特点容易在其受到伤害时惯性选择自我伤害;攻击型受欺负者在人格特质上往往呈现出过度活跃的特征,他们大多性情暴躁、容易激动,话语带有攻击性。无论是欺负者还是受欺负者都存在着周围人不太能接受、喜欢的人格特点。
   2.2旁观者效应的助推作用
   在校园欺负行为中,不仅包括欺负者与被欺负者,还存在另外一个群体即旁观者。旁观者通常是指在某一个欺负行为发生时,不仅对整个事件有一定的知情度,目睹了该事件,甚至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参与了该事件的角色。他们往往被分为协助者、煽动者、干预者。其中协助者通常对欺负行为不仅不加以干预,甚至帮助欺负者对受欺负者实施暴力行为;煽动者是指一些雖然没有直接参与欺负行为,但却使用煽动性的语言或行为鼓动欺负者继续或加剧欺负行为的旁观者;干预者则是指在有欺负行为发生时以积极的态度来进行干预,通过报告老师或寻找成年人的帮助来制止欺负行为的发生和继续。相关研究表明,旁观者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校园欺负行为发生的频率与强度,二者存在着较强的关联度。即对于校园欺负行为这一问题持支持态度的旁观者越多,那么校园欺负行为发生的概率、频率就会越大,强度也会更剧烈。
   2.3学校及教师的认知偏差
   目前,一些学校的管理层及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校园欺负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并且对校园欺负行为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首先对涉及校园欺负行为的学生人数估计不足,将一部分欺负行为划分为了普通的“小打小闹”。其次,对校园欺负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没有做好正确的认知,尤其是忽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创伤。大部分教师认为这种行为对青少年的身心伤害是极小的,并会自主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缓慢减轻甚至消失。但许多学者研究证实,经常性遭受校园欺负行为伤害的青少年心理上受到的伤害很难自主平复。在校期间他们可能会经常性逃避学校而选择逃课、逃学的行为,学习成绩出现下滑,为了逃避现实甚至还会沾染一些不良嗜好,同时会诱发一些心理疾病,例如抑郁、狂躁等,而这些伤害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成年后也将受到影响。
   2.4原生家庭因素对校园欺负行为的影响
   除去自身的人格特质、旁观者、人际关系、学校管理等因素,原生家庭的影响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刺激校园欺负行为的产生。家庭影响包括家庭大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亲子关系等,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会对青少年的欺负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研究证明,曾经在家庭暴力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涉及校园欺负行为的概率是未曾有过该类经历的青少年的三至七倍。这也就是说,孩童期的家庭暴力阴影将会持续的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是推动其参与校园欺负的推手。其次,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构建。除此之外,拥有良好亲子关系的青少年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即他们拥有融洽的同伴关系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就会拉低参与校园欺负行为的几率。
  三、校园欺负行为的积极干预措施
   3.1校园欺负行为的预防对策
   校园欺负行为应做到重在预防。首先,学校应当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以正确的价值观率先占领高地,同时加强师生的法律意识培养,知法才能守法,敬畏法律才能最大程度保护自己;其次,也应注重家庭教育,加强父母与青少年间的有效沟通。家庭的教育、环境等都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子,家长的合理引导和行为教育将会很大程度上降低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发生;同时,要提高教师素质,着重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素养,能够及时洞察出心理波动起伏较大的同学,及时疏导。提高教师素质也是为了建立师生良性互动的前提;并且也要致力于改善学校的环境,学校的学风、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等都影响每一个班级的班级氛围。良好的班级氛围能促进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从而降低校园欺负行为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全社会都要树立“保护意识”,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单纯、轻松的生活学习环境,使青少年尽可能远离色情、暴力等不良现象,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三观。
   3.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积极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指一种以心理学原理及其相关理论为指导,针对一定对象的心理、行为、个性特征等问题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行为干预过程,从而使得这些对象产生预期目标内的变化。而对于校园欺负行为中的相关“对象”绝不能一概而论,欺负者、受欺负者及旁观者的相关心理、行为与个性特征都存在着各自鲜明的特征。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心理健康监测与教育,心理辅导老师及班主任等相关任课教师要密切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变化,提早预判,对相关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舒缓他们的心理压力,洞悉他们的心理变化,降低校园欺负行为的发生概率。同时,学校也应建立包括危机(校园欺负行为)发生前的预防和准备干预、危机发生后的心理干预和有效评估在内的完整地系统地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若最终还是发生了校园欺负事件,学校要组织相关教师对受欺负者进行心理安抚,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受害者的身体及心理创伤,尽量减少他们的心理阴影,将暴力行为的伤害降到最低;同时也需要对欺负者进行心理教育,减弱他们攻击性,以防止他们日后继续施暴;除此之外也要对旁观者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日后在此类事件发生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之,中小学校园欺负行为应当在全社会得到重视。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是全社会的希望,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相关的人员、部门应当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征,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校园欺负的发生,为青少年营造一个纯净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姚建龙.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
  [2]陈光辉.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本土化内涵、基本特点及其与同伴背景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
  [3]顾骏.治理校园欺凌亟需有法可依[N].中国教育报,2017-3-1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988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