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乐读——善读——活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篇作辅佐。”儿童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时,我采用“乐读——善读——活读”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炼阅读方法,并开展了阅读的延伸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整本书阅读策略。
  【关键词】乐读;善读;活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234-02
  1941年,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篇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新课程标准继承和发扬了叶老“读整本书”这一重要的语文教育理念,教学建议中说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为什么要读整本书呢?叶老这样阐述:“读整本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速读,有利于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与文体阅读的训练,学生阅读的心理会更加专一,阅读效果也会更好,收到一石多鸟之效。”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依赖声像材料,从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媒体获得感官的刺激,纸质阅读被排挤,被忽视,阅读时间很少,更不用说达到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在这种情况下,儿童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显得尤为重要。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带领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从绘本到纯文字书,从童话到名家作品,从有趣的故事情节到内容丰富多彩,一路走来,书籍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精彩纷呈的大门。畅游书海,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这学期,我精心选择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采用“乐读——善读——活读”的阅读策略,带领学生进行了整本书的阅读。
  一、熟读整本书,让学生乐于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一部作品,书中描写了她小时候在巴学园的一段经历。这是一本关于爱、关于教育、关于成长的经典书目。在阅读前,我对学生说:“有这样一个学校,没有围墙,教室和我们不一样,吃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运动会的项目和奖品让人意想不到,还会去露营和捉鬼。”学生一下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阅读这本书。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正是这种兴趣,让学生徜徉书海,乐此不疲。
  二、汇报交流,让学生善于阅读
  “水尝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读书交流课能延伸学生阅读的触角,增加学生阅读的深度,让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完成对整本书的梳理,在汇报交流中获取新知,在汇报交流中把散落在心中的信息重新排列组合,在汇报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这节整本书阅读交流课中,我在板块教学的基础上,注重提炼出阅读方法,教给学生閱读的策略。
  (一)封面加封底,阅读的前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阅读一本书,从封面开始,这是阅读的前奏。作者、译者、一部分章节的题目、书的主题——关于爱、关于教育、关于成长,都是学生交流的内容,还有学生交流到封面的一句话“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阳光灿烂的童年”。在进入这本书之前,学生对整本书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二)合作加辩论,体会不一样的学校
  为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对教育充满热情的小林校长可谓用心良苦。巴学园的一切都是学生交流的热点。在第二个环节“体会不一样的学校”时,我采用学习单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巴学园与一般学校有什么不同之处,并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课前已经认真阅读过《窗边的小豆豆》,能够找出巴学园的与众不同,有的从校门和教室,有的从午餐和上课,有的从运动会和运动会奖品……在小组汇报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讲述得头头是道。
  紧接着,我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你更喜欢巴学园还是我们的学校呢?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如电光火石般进行激烈的碰撞,课堂犹如一个辩论赛场,有学生喜欢巴学园的电车教室、自由的课堂,有学生认为现在的校园更安全,更有序,更有利于学习;有学生喜欢巴学园的运动会多么有趣,有学生认为现在学校的运动会有竞技性,能展示个人实力;有学生喜欢巴学园的露营,有学生认为我们的春游和实践活动也很快乐……学生从讨论中明白:巴学园的教育思想至今影响着现代教育,但世界是多元的,文化也是多元的。不同文化、不同习俗所呈现出的教育形式也是不同的。不同的教育形式有不同的特点,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命价值。
  (三)导图加对比,感知人物形象
  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第三个环节“感知人物形象”时,我采用了“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学生的思维形式。学生罗列出书中的人物,并且用两三个词语评价人物或写出相关的事情。在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时,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人物,并能够举出相关事例,总结出人物特点。
  在这本书里,小林校长是最让人难忘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方法,他对教育的热爱,让小豆豆们和读者们感动和感激。在挖掘小林校长这个人物形象时,我请学生采用前后对比,将巴学园孩子小时候和长大后相对比,就不难看出难忘的巴学园生活如何奠定了小豆豆们辉煌的一生,就不难看出小林校长对小豆豆们的影响有多大,教育有多成功。
  (四)精读加批注,感悟内涵,品味语言
  熟读让学生建立了整本书的框架,而一本书中,总有那么一两个片段让你怦然心动,记忆犹新。《窗边的小豆豆》里有许多精彩的片段。学生在交流时,将自己喜欢或感受深的片段饱含感情地读给同学听,对书本的理解就在这绘声绘色、真切动人的朗读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用一两句话或几个词语在精彩片段旁写下批注,感悟文章的内涵,品味语言的魅力。
  三、阅读延伸,让学生活读整本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本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陆游诗中写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汇报交流课后,我们开展了阅读的延伸活动,学生们办读书小板、写读后感、表演精彩情节……在延伸活动中,再次将身心融入书本,成为书中人物,学习思考,形成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下面是学生读后感中的几段话:
  1.这本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因为它教会了我什么是谦让,什么是倾听,什么是尊重。作者黑柳彻子用文字抒发自己的心声,告诉人们:曾经有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为孩子们奉献了一生;曾经有一所学校,是属于孩子们的,她在无形中使孩子们有了鲜明的意识,使成年后的他们感激不尽。
  2.记得书中有这么一个片段,小豆豆和爸爸去滑雪,一些外国友人说小豆豆可爱,小豆豆说:“Thank you.”没有到,大家对小豆豆更加喜欢了。这句话,是礼貌、懂事的表现。作者仅凭这句话就表现小豆豆的成长。而外国友人对小豆豆的尊重与彬彬有礼更加说明了友谊是无局限的。最后的景物描写,更衬托了纯洁的友谊。
  3.小豆豆引领着同学们,一圈圈绕着校园,一次又一次用心赞美它,这也许是书中最美的一幕了吧。小林校长为孩子们做的一切,让孩子们铭记于心,这是孩子们给小林校长最好的礼物。看了这一片段,我一遍又一遍地想:我爱过自己的学校吗?学校的老师为我们付出着,我们是否爱过他们?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的确,书,就是良师益友;书,就是快乐的源泉;书,就是人生真谛所在。学生们在整本书阅读中扩大了阅读空间,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了整本书阅读策略,同时,发展语言、锻炼思维、强健精神、提升境界。我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喝彩,同时也深深感到整本书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整本书阅读指导这条道路还需砥砺前行。
  【作者简介】
  唐海燕(1973~),女,四川省彭州市延秀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