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中高年级名著整书阅读策略探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培养学生整书阅读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就小学中高学段而言,整书阅读的主体应该是经典的名著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多与名著经典相遇,并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让语文课标中“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理念落地生根。本文将以《三国演义》为例,具体阐述整书阅读的策略。【关键词】中高年级;《三国演义》;整书阅读策略探究【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185-01叶圣陶先生曾问:“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可见,整书阅读在学生读书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地位。经典名著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從小接收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说,将经典名著和整书阅读的有效结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还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一、整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历史走到今天,阅读已经成为世界范围讨论的主题,阅读也已经从婴幼儿阶段开始了。小学阶段进行整书阅读不但成为了可能,而且成为必须要做的事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整书阅读是相对于单篇或者多篇文章来说,它不同于一篇文章,一个片段的阅读。整书阅读是结合小学生不同学段的年龄特点,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不同类型的书籍,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整本书的故事脉络和细节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讨论交流发展语言、锻炼思维、丰富体验的阅读活动。经典名著整本书负载着文化,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受到文化的熏染。学生品味的语言越多,接受的文化越丰富,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为了迎合小学生的阅读心理年龄,很多名著经典都有其配套的青年版阅读课本,有插图,可以让学生图文并茂的理解。可以说,经典名著的整书阅读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二、整书阅读策略探微——以《三国演义》为例语文人教版小学教材,对于四大名著的渗透主要集中于五年级下册的课本,包括出自《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出自《水浒传》的《景阳冈》、出自《西游记》的《猴王出世》、出自《红楼梦》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这些课文时,就可以很好的抓住时机让孩子延伸相关的课外名著阅读。那么如何将这些课外阅读拓展为学生的整书阅读呢?以下,笔者将以《三国演义》的整书阅读为例,做一个具体分析。1.阅读初期有趣味。虽然说,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加强,他们对文质兼美的书籍有更多的期待,但是如何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带着浓厚的兴趣去阅读整本《三国演义》,需要教师在导读开始时有针对性的引导。首先是对女学生的引导。《三国演义》中目录中罗列的战役和英雄人物的描写,对于女生来说吸引不大。因此需要根据女生的需求“对症下药”。在引导初期,结合女生喜欢玩洋娃娃、芭比之类的特点,从《三国演义》中女性人物入手,吸引女学生的兴趣。以貂蝉为切入口引出吕布、董卓这两个人物;以大小乔为切入点引出周瑜、孙权等吴国人物;以孙尚香为切入口引出刘备、诸葛亮等蜀国人物等。这样的引导,不仅初步为女学生划分了书中的人物阵营,也让女学生有针对性地以某位感兴趣的女性人物为主进行一系列人物的阅读,从而对相关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是对男学生的引导。男孩子对于战争打斗的描写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不同于女学生,男学生普遍存在崇拜英雄心理。因此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和乱世枭雄曹操就是不可多得的切入点。为了了解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们也会迫不及待阅读相关的章节。因此,《三国演义》整书阅读的初期,是唤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并让他们完成部分章节的阅读工作,女生除了阅读相关章节,在教师对三国中女性人物的介绍,对三国中四大阵营有了最初步的了解。2.阅读中期有变化。当学生阅读完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有了足够的了解,往往会对阅读整本《三国演义》失去兴趣。因此,此时教师的阅读策略要开始调整,并在中期指导中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以点带面,唤起学生阅读整体的欲望。第一,师生分享,互相吸引。学生是《三国演义》阅读的主体,教师是辅助。当学生熟读相关章节后,可以通过师生互相声情并茂地讲述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书中故事,激发他们去阅读《三国演义》更多的人物故事。第二,片段观摩,迁移文本。视频片段更加具体可感,可以更好的激发孩子继续阅读的兴趣。《三国演义》已经被拍成多个版本的电视剧和电影,可以选择故事性强、有悬念的画面播放给孩子们。比如《三顾茅庐》,影片中刘备一遍又一遍的拜访诸葛亮,让孩子心生疑惑,并且对于诸葛亮在第几次会被成功邀请,刘备如何劝动诸葛亮都有浓厚的兴趣。当然,还可以结合人物图片,如展示不仅骁勇善战还英俊潇洒的赵云来吸引孩子的兴趣;运用多彩的成语俗语,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来激起孩子的阅读欲望。总体而言,中期需要教师不断变化形式,让孩子保持持续不减的兴趣,将一个个章节串接起来,进一步完成对《三国演义》的整体阅读。3.阅读后期有收货。其一,人物分析,体会经典。在《三国演义》阅读到一定周期后,所有学生选择自己想评价的一位人物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有理有据的分析这位人物性格上的特点,包含优点和缺点。从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过程中,分析和辨别《三国演义》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也让自己的语言和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其二,思维导图,全局概括。让学生制作一张A4纸的三国脉络图,将三国人物按照魏蜀吴进行分类,再将相关事件按照相关人物进行归类。学生也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巩固自己在书中获得的知识,也可以提升自己语言的概括能力。参考文献[1]刘兆明.小学语文阅读古典名著的作用分析[J].品牌,2015(02):229.[2]李怀源.由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谈小学整本书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9(04):31.[3]孔曦.小学语文阅读中关于名著导读的实施策略[J].学子:理论版,2014(3S):31.作者简介:陈淑琼(1989.9-),女,硕士,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与学生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