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抗挫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体育教学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许多教育专家都推崇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但实际上,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综合因素的影响,部分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小学体育教学该如何采取措施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提高抗挫折能力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关键词】体育教学;小学教育;抗挫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139-01人的一生总会经历大大小小的问题,在经历不顺和逆境时,能够以积极心态面对而不选择逃避畏缩或者出现情绪崩溃十分重要。大量研究证明,那些从小接受过挫折教育的人,往往表现出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抗挫折能力都比较强,未来也能更好的适应来自工作和生活的挑战。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体育课堂教学是增强学生之间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教学形式而言,体育课堂教学中,既充满着合作,又充斥着竞争,属于集体教学。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具体到个人体育课程和相关技能的学习,更需要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唯有此,才能最终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学。就目前而言,国内大多数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表现如下:1.重视竞技,轻视合作。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小学学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时还是过于注重个人竞技类赛事的开展,学生一味地被灌输以纷繁复杂的运动竞技标准,而忽视了在课程中与同学之间的团体合作,浓厚的竞技氛围致使学生过度重视体育竞技的胜负结果,以至于少数学生一旦在体育竞技中失败就难以平复情绪,这种教学氛围其实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此外。“重竞技、轻合作”的教学理念普遍增强了学生的胜负欲,小学生愈加重视以把握运动技术技能为目的的“教”和“练”,而忽视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学”与“练”。2.教学方法单一。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小学开展体育教学时,学生只是被动的参加体育锻炼,无法真正从体育课堂中获得真正的提高。多数小学的体育教学的开展存在着滞后、止步不前的状态,状况令人堪忧。大多数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的方法依旧墨守陈规,欠缺科学性,没能很好的接受新课改的教学新思想,还是原来老一套方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需求。这样一来,小学体育课程只是一门门面上的课程,不能吸引小学生的参与欲望,更别谈在小学生素质教学中发挥价值和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了。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1.因材施教,教学目标分层。《体育与健康課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体育教学要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4个方面进行教学目标的分类设定,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和身体状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学习某一项运动相关技能时,要将这项技能划分为“技能体验”“技能提高”“技能掌握”等多个层次的学习要求,充分满足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的个体需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差异结合课程的内容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困难和挫折,自觉地认识和体会,慢慢学习如何坚持,如何放弃,如何自我加压与自我平衡。让学生通过分组练习与团队合作,形成正确的挫折观,有效的提高抗挫能力。同时学会调节情绪,控制行为。如老师在上体育课教学生跳山羊时,先把大家分成几个小组,试跳之前先问大家:这时你们最怕的是什么?想想如何面对和解决?通过议论,克服了畏难情绪,提高了学习兴趣。2.巧妙利用体育竞技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尽量多以体育竞技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要在教学期间设置科学的竞技方法,例如,以班级为单位定期举办小组篮球赛,可以让学习小组内部自己协商成员的位置分配,在体育课和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期间老师教学相关技能,并对每个小组的练习情况作出指导,还要协助基础较弱的小组组织练习,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组与组之间进行邀约竞赛,通过定期举办这类赛事不仅可以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拓展体育教学课程,在活跃课堂氛围中实现不断磨练学生的意志。3.注重对学生的有效激励。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激励方式主要包括言语激励、眼神激励和奖励激励等。小学生年龄较小,涉世未深,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产生挫败心理。而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扮演者引导着和组织者的角色,小学体育教师采取科学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自身潜力,当学生在体育活动或体育竞技中处于遇到挫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挑战自我,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强化自身素质,磨练自己的意志。结论近些年来,我国的基础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小学体育教学本质上还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自学、表达、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总而言之,开展小学教学,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定位,改革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实践,注重教学反馈,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从而科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参考文献[1]韩瑞霞.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6):152-152.[2]李红.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对策[J].中华少年,2017(29):189-190.[3]王美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3):155-155.[4]张俊玲.强化学生抗挫能力,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上),2014(8):149-1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