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给学生传授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推理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0-0190-01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它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可以通过设置数学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推理,引领学生合理猜想,开拓他们头脑中的数学空间,以此来促使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
  素养。
  1 在问题情境中,促进推理猜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理猜想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应该根据数学课本设置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而且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质疑,敢于阐述自己的数学观点。学生在质疑问题、阐述观点的过程中,還可以理清思路,提高数学认知,培养推理和分析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挖掘数学潜能,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充分发挥自身的数学优势,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请大家画出一个长方体,并且任意标注长、宽、高,老师可以根据你们标注的数字,算出长方体的面积和体积。”话音刚落,学生就开始画了起来,并且标注好数字,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给出任意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师算出他们的面积和体积,一位学生见状,立马问道:“老师,你是不是根据什么公式算出来的啊?”还有的学生说:“长方体前后,左右,上下面两两相等,只需算出三个面,就可以知道整个长方体的面积。”通过上述问题情境,不仅有效引发了学生的推理猜想,而且还调节了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 在感性经验中,进行合情推理
  推理是一种数学方法,是建立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如何合理运用好这一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在教学“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运算,然后出示课件1:×2=?×3=?×4=?学生把整数2、3、4、的分母看作1,然后分子和分子相乘的积为分子,分母和分母相乘的积为分母;教师出示课件2:
  ×2=?×3=?×4=?学生看了之后,很快计算出答案,最后教师问学生:“通过这两组乘法算式,你们看出了他们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乘积有什么不同?并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分数乘法规律?”学生通过比较这些分数乘法算式,一一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并且得出规律:①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然后分子和分母约分,要是能约分,就要先约分,然后再相乘。②当得出的乘积为假分数时,需要转化为带分数或者整数。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自主计算,思考和探究,不仅找出了分数乘以整数的规律,而且还锻炼了推理能力,学生的解题经验更加丰富。
  3 在已有知识中,增强推理深度
  原有知识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基石。”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迁移和学习数学新知识。因此,需要教师督促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并且把新知识连接起来,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通过学生日积月累的实践,不断增进对数学问题的推理深度,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间接地推动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为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地基础。如在学习“分数四则运算”这一课时,学生之前就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分数四则运算是将加减乘除法混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数字运算。教师先带领学生回顾原有的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用原则,然后让学生去推导分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思路和法则,学生通过温习旧有的知识,进行合理推导,很快得出了“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学生借助原有认识来学习新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而且还能优化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利用逻辑推理来引导学生猜想新知;借助原有认知来吸收、消化新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合情推理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5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