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教学与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一线教师,需要认真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和实践。笔者以亲身参与的一次校际公开课教学为例,从课题选择、教学构思、课堂实践、课后反思等方面,阐述了教师在教学研究、实践和反思中如何提升自我。
  【关键词】硅;多元化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0-0144-01
  1 选题的背景
  在学校的安排下,笔者承担了本年度校际公开课的教学任务。按照计划要求,高一需要安排一节新授课。经过反复考量,笔者最终决定把课题定为更加注重教法传授的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化学1》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2 教学安排
  硅这一节内容可以分成四个部分。①Si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②硅酸的制备及性质。③硅单质的制备。④硅酸盐的性质及生活应用。如果在一节课上讲这些内容,显然内容较多,难以在一个课时内完成,假若强行实施,教学目标恐怕难以实现。基于这样的考量,笔者决定将硅这节内容分成两个课时完成,在笔者公开教学的这节课里只讲二个问题:SiO2的性质和硅酸的制备。
  3 多元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助力
  3.1 创设情境让学生想学
  笔者利用从沙滩到CPU的相关视频,向学生具体介绍了含有SiO2成分的沙子,如何通过相关的化学手段转化为CPU原料最终制成电子计算机芯片的过程。在视频播放之初,诱发学生对沙子能够制造出CPU芯片的质疑心理,让他们在这种质疑心理的驱使下想看完视频。在視频播放之后,通过设置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指导学法使学生易记
  SiO2作为一种酸性氧化物,有着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通过化学的类比记忆法,让学生利用熟悉的酸性氧化物性质知识去认知不熟悉的SiO2。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化学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中,补充过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相关概念,在这里笔者介绍CO2和SiO2同属酸性氧化物,依据酸性氧化物的概念,指导学生运用类比法,轻松地完成了Si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补充SO2也是酸性氧化物,学生通过类比很快就答出了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见,类比法在这里的运用,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变得更加容易了。
  3.3 依托实验促学生提升
  实验是化学的根基,任何化学理论的形成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化学实验基础上的,教师以实验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往往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硅酸的制备实验中,笔者利用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在用激光笔照射液体出现一道光亮的通路时,学生真的相信有胶体生成了,因为在第二章的学习中,教师正是利用这种方法鉴别了胶体。通过实验,学生获得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成就感。
  4 实践后的一些反思
  4.1 教学不能“想当然”
  在设计类比法讲解CaO与CO2反应时,笔者一直主观印象上认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反应会很容易,但在设计教学时,踌躇于CaO与CO2反应到底要不要加反应条件?为了稳妥起见,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有两种说明:①有水的条件下,不需要写条件,反应实质为CaO先与H2O反应,CO2再与生成的Ca(OH)2反应最终生成CaCO3。②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但温度不能过高,因为温度过高的情况下,CaCO3会发生分解。这让笔者意识到,教学中如果遇到自己不确定的问题,一定要本着严谨的教学态度,及时通过向同行请教、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4.2 教学要注重细节讲述
  在讲授存放NaOH的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的知识时,笔者只关注于SiO2与NaOH反应生成对玻璃有粘性的Na2SiO3,使玻璃塞与试剂瓶黏合,导致瓶塞打不开的分析,却忽视了为什么瓶口会生成Na2SiO3?一位老师在听课后的评析中指出,可以在讲授这个知识时,顺便提一句“因为试剂瓶中NaOH溶液的倾倒,在玻璃瓶口不可避免的会出现NaOH溶液残留,从而发生生成Na2SiO3的反应”。这样一个细节问题的交代,让学生结合SiO2与NaOH反应的知识,对“装碱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对这节课堂教学的反思中,应该意识到关注细节的重要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5067.htm